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经过17天的激烈比赛,终于尘埃落定,中国一路领先的金牌首位最终在最后一天被美国超过,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国运动员在此次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
奥运赛场的激烈比赛,金牌获得者的激情流露,都是奥运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在欣赏竞技体育带来快乐的同时,还有许多闪光之处让我们难以忘怀。
这几天,中国女孩,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网民的高度关注。我看了这个14岁女孩夺冠的电视转播,一脸的稚嫩,完美的表演,极小的水花,罕见的满分(三次),朴素的获奖感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非常纯真,赛后面对记者采访,没有像其他金牌获得者说那么多的感谢**,而是毫不掩饰地说,支撑她精神力量的,就是赚钱给妈妈治病。“我妈妈生病了,可是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她得的什么病,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赚很多钱,治好她……”
这样的理由,让国人泪目。她生在广东农村,一家本是村里的低保户,穷困潦倒,父母又生了五个孩子,她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估计她父母曾经身背“超生游击队”的污名多年。因为家里没钱,14岁了,但从没去过游乐场动物园,她有个愿望是开小卖部,这样可以多吃零食。奥运会前,家里爷爷和妈妈都患重病却因贫难就医,可以这说是目前中国农村许多贫困家庭儿女的真实写照。
如今全红婵因为获得了奥运冠军,一切都在瞬间改变了。广东湛江市卫生部门和相关医院的领导,已经为全红婵的爷爷和患病的妈妈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服务了。领导们还大声宣告:请全红婵放心!她自小就有的小卖部梦想也实现啦!有三家企业公司为其赠送了住宅商铺和奖金。
更有意思的是,这几天,全红婵的家门庭若市,几十年不来往的亲戚纷纷来祝贺,还有一些开着豪车的富贵亲友也蜂涌而至,曾经的寒门破屋变成了人间圣殿,连全妈妈在采访时都这样感叹:原来不知道自己家有那么多亲戚。
人啊,为什么要这样势利眼呢?当女孩家先前遇到困难之时,这些达官贵人和亲戚朋友又在哪里呢?
全红婵奋勇拼搏,奥运一战成名,在为国争光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她家的困境,小小年纪承担了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压力,这可以说是体现了她奋发向上的精神,她毫无掩饰的真情流露,应该也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她还那么年轻,我们可以期待三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再看到她的卓越表现。
聊完中国运动员,再来看看外国运动员,前几天我在博文里赞扬过了为奥地利出战的乒乓球选手倪夏莲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体操选手奥克萨那,这里不再重复。
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场上,荷兰自行车手高举着双手轻松冲过终点线,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可她做梦也没想到,早在75秒之前,来自奥地利的安娜·基森霍夫,已经冲过了终点,创造了这届奥运会最大冷门,为奥地利赢得125年以来首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这是奥运史上最大的奇迹之一,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也没有国家的支持和补贴,安娜·基森霍夫“单打独斗”,出战奥运。
她是有数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老师,同时也一直从事铁人三项比赛(跑步、游泳、自行车),在奥地利参加过很多比赛,并且获得冠军,只是没怎么参加国际性的比赛,这也是对手不了解她的一个重要原因。2014年因伤退出了铁人三项,选择较为容易的自行车项目继续其体育生涯。本届奥运会,由于合同到期之类的种种原因,她没能加入职业团队,于是这次就以个人骑手的身份重返赛场,以至于对手未加以重视、悄悄地成了一匹夺冠黑马。
她参加奥运不是为了国家荣誉,也不是为了奖金地位,她只是想将自己的执著和孤独的梦想,融入到奥林匹克的坚持和拼搏精神中。
安娜的胜利,也是个人奋斗或者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这也许是西方人士的价值观,是否也符合奥运精神呢?我的回答是“yes”。
中国的女孩全红婵和奥地利姑娘安娜·基森霍夫,虽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但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奥运精神都值得我们尊敬。
注: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特此说明。
还是美国计算奖牌总数比较科学。中国都是职业运动员,真没什么可”得意“的。:)希望等国家富了,全民的基础能跟上。我看上海市级的少年游泳比赛,相当不错,都是家长自己掏钱训练、上课、比赛。 慢慢的这也会成为一种风气吧。
我也在写一篇,不过我写的是一个美国的选手。
做人难啊!
我觉得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全红婵 的成功。
毕竟她只有14岁,还不能完全理解奥运会对运动员一生有多重要 就获得了奥运会冠军,这么多的荣誉她能不能完全消化不说,她最大的困难就是,她还很小,还没发育,她马上就要长身体,要开始长身高、长体重。在这个阶段,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
她将面临不同的窗口期,如果她在练技术的窗口期去练力量,那她的技术不能发展;如果她在练力量的窗口期去练技术,那她容易受伤,当她的力量和技术不能匹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在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中,对小姑娘就像走钢丝一样,所以 她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以外,她还有很多坎需要去面对。
如果我们想在下一届奥运会再看到她,她首先要想好如何走过那一条条钢丝。
我其实是想在这里呼吁,大家还是冷静一点,不要把这小姑娘给“吓”着了。希望大家在她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雪中送炭。
最后,如果我们能在巴黎奥运赛场再次见到她的身影 请用“强者”代替“天才”称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