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孔乙己如果脱下长衫,恐怕连内衣都没有

(2023-04-06 18:27:43) 下一个

孔乙己活着的时候是个笑话,死了之后还欠着店家19文钱。没想到百年之后,当代年轻人忽然意识到:孔乙己啊,没想到啊,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你。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我一定心安理得去从事体力劳动。可如今,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我成了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唯一人。”

因为这些年,委实是青年人的寒冬。大学生越来越多,去年的1076万很多还在漂着(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统计,就业率只有20%—30%),今年的1000多万又要涌上社会了。

可喜的是,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至57.8%,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可悲的是,毕业即失业成为了真实写照。昔日的天之骄子光芒全无,热评留言里写满了孔乙己式的无奈:

“读书让你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读书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发现那个世界遥不可及,深重的无力感”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

害得央视网马上出马了:

央爸央妈出手,满满的正能量。就像体制内的成年人谆谆告诫年轻人:

不要向往体制内的生活呀,不要在意工资的多少呀,年轻人要到农村去呀。云云。就像哥哥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

“好好干活啊,明年给你娶个嫂子。”

但是年轻人有眼睛啊,看得到身边发生的这一切;年轻人有脑子啊,知道背后的花花肠子弯弯绕。他们会怼,“别跟我扯,你以为我傻呢?”“就请你自己或者你家的孩子带头去干是最好!”

如果回报合理,谁会抱怨“长衫”?

这些孩子从小扎进书堆,在题海里涮来涮去,因为被告知只有读书能改变命运。从小学到大学,到硕士,到博士,无数的投入,数不清的代价。但是最后竟落得连一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省吃俭用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乎没有任何发展前途。而即便这样,还要感恩戴德?如果不从,就要被批眼高手低,放不下身段?

如果社会宽容,谁愿意穿着“长衫”?

人是活在比较中的,社会是有鄙视链的。在家长那里,不给孩子择校,不上补习班是要被鄙视的。然后读了大学,还有清北>985>211>普通本科>民办本科>职业院校。孩子未必不喜欢某一份不那么华丽丽的工作,但是真要是去做了,旁人就会讥讽,原来读大学就读了这么个玩意啊!曾经有29名硕士生争当环卫工人的新闻,只因为“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有时候,不是孔乙己不愿意脱下长衫,是周围的人不让他脱下。

如果待遇足够,谁不肯脱下“长衫”?

这些年卷天卷地卷不休,学业卷,工作卷,结婚卷,生娃卷,养老也卷,漫漫人生路,怎一个卷字了得!不就是社会资源紧张么?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行业中,“996”“007”成为常态,公然违法,但僧多粥少,能奈我何?难怪职场人以“社畜”自嘲。

还有些周公子之流,靠着七大姑八大姨,张罗了一个网,躺着就通吃了。

一些人吃得好,不管是别人赏的,还是祖上荫庇,在一群面黄肌瘦的人中间满嘴冒油,还吧唧嘴巴,就不厚道了。

央视网认为高学历是当代青年脱不下去的“长衫”,希望当代青年人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实际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越蹦跶越迷茫,精神越内耗,到头来发现躺平就是止损。
当代青年被困住的不是长衫,而是长衫下面没有内衣的尴尬。

社会发展的系统性问题,却让“长衫”扛下了所有。

一些人看不得问题,听不得别人提意见,一听就要跳,就条件反射地去粉饰,去攻击别人,像阿Q说不得的癞疮疤。无论体制内和外,既不需要掩耳盗铃,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回避问题。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大厦将倾,覆巢无完卵,这是孩子都懂的道理。

在一个公平和信心缺失的社会,先从学历卷起,再卷工时,996不够就007;再卷消费,再卷生育。2022年1076万大学毕业生,2022年新生人口956万,人人上大学都填不满学位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而人口红利却是实实在在地消失了,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了。于是各种“优惠”急赤白脸地来了,什么产假延长、派发奖金、考试加分,变着法子刺激。民间用粗口来怼,“孩子死了你来奶了,猪撞树上你知道拐了,大鼻涕到嘴你知道甩了。”

发展的问题要用发展解决,比如制造业升级,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岗位,让国产车驶向海外,服装品牌占领全球市场,动漫游戏PK掉美日产品,等等。

发展的问题要用系统性改革去解决,比如贫富两极分化问题、阶层固化问题、免费教育医疗问题、退休金双轨制问题,等等。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摸着石头不过河。摸着摸着上瘾了,还趁机浑水摸鱼。啃硬骨头,并不真啃,磕出点印子,请媒体拍个照报个道就鸣金收兵了。

青年是人生中最丰富、最具活力、最有冲劲的阶段,也是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孔乙己文化”的兴起,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焦虑,应该引起有司重视。

焦虑是一种病,但并非不可治。是形成“焦虑-羞耻-绝望”的闭环,还是走上“焦虑-勇气-希望”的正循环之路?这是考验大国担当的时候。

年轻人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抱怨“穿长衫”的年轻人多了,国家的希望就少了。

现在年轻人自嘲是孔乙己,再往后,可能就自嘲为骆驼祥子、甚至祥林嫂了。

 


作者:殷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hniu 回复 悄悄话 翠老农看人是人口,即牲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