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刺激”成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词——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刺激就业,整的就像个刺客,在全方位测试市场的应激能力。指望把群众刺得一激灵,浑身是胆雄赳赳,可大家连个机灵都懒得抖,任你刺遍穴位就是没反应,好像全身无练门了。用刺激拉动经济,备齐了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戏的喜剧色彩。
以前在街上常遇上方圆百里几个著名的精神病,叫“高疯子”“李疯子”“杨疯子”来区别。说起病因,有知底细的邻居说是“都受了刺激”,因为恋爱失败或其他失败受刺激。失败能刺激人奋起,也能刺激人犯精神病,主要看受体的精神结构及承受能力吧。所以,刺激从来不是什么好词,尤其对爱较真的人不友好。现在有关部门加大“刺激”力度,也许能让关闭的商铺“化悲痛为力量”起死回生继续开门,更有可能让无力消费无钱投资的人被刺激成精神病,到处都是嘟囔声“我若知道恒大也会爆雷,咋会买他的两套期房”……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很不利吧?领导常讲“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职能部门也不能忽略了“精神安全”哦,加大刺激力度也要兼顾不提高精神病发病率。
看到领导这么着急,人民群众也很急眼。群众跟领导心连心: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担忧着你的担忧,捉急着你的捉急。他们面对着一波波刺激,心有感应,无奈口袋里无钱去响应刺激。如果钱口袋争气,谁不想跟随领导的步伐,夜夜笙歌、挥金如土“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有觉悟的群众发出了倡议,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觉得大家要反思一下: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国家一直误以为我们还有消费能力,只是欠刺激。我们到底要做对什么,才能让国家不再误会,而是真知道我们没能力了。”
反思自己是否误导了国家,既体现了心系领导的主人翁意识,又包含着群众的精神自保:认清自己财力响应不起刺激的现实,不能舍身迎刺激,否则有被激成精神病的风险。虽然精神病有医保兜底,但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弊大于利。
一个身体健康的单身汉不结婚,肯定有综合原因,单纯给看黄片刺激他寻觅异性的欲望,不是治本的路数,他可能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住房没有足够的娶亲费用。读过红楼梦都知道盲目刺激的后果:贾瑞受了凤姐的仪态万方的刺激,一时忘了地位及才貌的巨大差异,猛扑上去,结局很悲惨。跛足道人送贾瑞“风月宝鉴”治病,让他只照反面别照正面,他这病经不起刺激了,照着反面看到的骷髅就是纵欲的前景,是抑制欲望和消费的处方。照正面是王熙凤的性感毛片,贾瑞豁出性命去受王熙凤美丽性感的刺激,一命呜呼了。群众接受了贾瑞的教训,奋力抵抗着刺激。顺便说一句,曹雪芹发明的“风月宝鉴”,还能看正反双面的,预言了后来的惊悚片和岛国片,甚至还预演了正能量和负能量,了不起的《红楼梦》啊。
有关部门若真心刺激群众消费,就大大方方地发钱呗。用黄段子撩拨用毛片刺激,总不如直接送配偶效果好。有网友指出了关键:日本为了刺激消费就给民众发日元,美国为了刺激消费就给民众发美元,台湾地区为了刺激消费就发台币。咱这发了很多文件和文章,商务部《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发改委《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新华社《多部门发力深挖家居消费潜力》。
这些文件含金量很大,但群众提炼不出来,拿着这些文件去消费,面额太大,谁也找不了零,就像《百万英镑》里的亚当斯。能否收起文件给换点零花钱?
当然,也有见效快的政策,比如明文规定取消各种罚款,整治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物流等各项成本,还真能刺激出点啥来。就像公安机关宣布百日不抓嫖赌,棋牌室、茶楼、夜总会生意会好很多。娱乐圈人士表示:不需要国家发钱,也不用老板打折,只要不理睬朝阳区群众举报,就是刺激消费了。
20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