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茅台院士,干杯
邱开冒???????? 一丘万壑
喜闻茅台集团总工王莉女士被推荐院士选举,给腐气沉沉的两院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不禁独酌一杯散装军马酒,先干为敬。
这容易被误会是讽刺,尤其网上那些迷恋芯片与航天的科技花痴在埋汰王女士的时候。这帮科技花痴很单纯,把国际承认和“国际前沿”当命根子,弄得没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医生,都不好意思做阑尾切除手术了。叫个外卖也要从蛋白质含量比较性价比,把生活质量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
科痴们太把两院当回事了,钟院士的板蓝根、张院士的“大药丸子小型化”已经让两院无毒有副作用了,酱香型科技凭什么不能进驻两院?
何况,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半导体功臣李爱珍及世界级青年才俊饶毅、许晨阳、颜宁都没入选两院,就像宋江、卢俊义、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没入选梁山,由白衣秀士王伦领导着杜千、宋万、朱贵在研究“替天行道”一样。王女士带着的“雅香醇厚,清澈透明,回味悠长”的酱香科技进驻两院,如晁盖携“生辰纲”礼物入伙梁山,凭什么不收留?不怕酒过三巡,火拼两院?
把科学当做生产力,就像野蛮部落里把物质分成可吃的和不可吃的一样原始。动植物分可吃不可吃,科学分有用无用,这对科学伤害性很强,侮辱性巨大。
科学,是少数人的兴趣与好奇,是一部分人“吃饱了撑的”的产物。
“吃饱了撑的”另一个后果就是酒的诞生。酒与科学,都是粮食有剩余后的结果,气质和兴趣的不同开辟了两个方向——科学是向外探索,酒是内向的沉醉。古希腊用“日神”和“酒神”代表这两个方向,从此,文明在清醒与迷醉的纠缠中展开……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食物有了剩余,就有了闲暇,有了阶级,也有了酒和科学。闲人们分成喝酒和科学探索两大流派,也有跨流派兼顾喝酒与科研的。
造字的仓颉和造酒的杜康,都享受神级待遇。仓颉造字而“鬼夜哭”,以此类推,杜康造酒而“妖夜喜”吧。有了文字,人就走出蒙昧,有了酒,人就可以自主晕眩。“人生识字忧患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仓颉与杜康是相辅相成甚至是相依为命的。如果远古时代就有两院的话,仓颉和杜康都应该是骨灰级院士。今天,咋对杜康的后人入选两院院士感到惊奇呢?
造酒的科技进步曾经制约着历史,甚至改写了历史。如果楚汉争霸时就有蒸馏高度酒技术,鸿门宴上53度高度酒,刘邦贪杯,肯定烂醉如泥,咋能“起入厕”而逃命呢?蒸馏酒技术的落后,才成全了刘氏汉朝。
后来,曹操跟刘备喝的“青梅煮酒”更是低度酒,所以才让刘备装逼躲过一劫。如果喝的是酱香型酒,曹操一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酒上头了:“操,知音啊!”那还有后来的三国时代吗?
李白站在战略高度上指出了酒的地位: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也包含了对蒸馏高度酒技术的期待。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唯有白酒蒸馏技术突飞猛进,终于发展出现代的高度白酒,与世界上的威士忌、啤酒、葡萄酒并列为四大酒系。而茅台,就是几千年蒸馏科技的结晶。说酱香型茅台是我们核心科技,名符其实嘛。
红军1935年开始长征,除了初期的湘江之战,并没有发动太大的战役。被誉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四渡赤水”,据芦笛考证,真不是故意用兵,而是打的糊涂仗。有人考证,“四渡赤水”是因为舍不得离开茅台镇的美酒,渡了赤水又回去喝酒,如是者四次,可见茅台对红军的诱惑力。来回四次,直到喝光茅台镇的存酒后,才安心出发,从此顺风顺水,所向披靡。为啥?有茅台酒垫底,士气高昂,想不胜利都难呀!枪炮虽然落后,但有酱香型科技支撑,气势如虹啊!
后人对部队钟爱茅台不理解,还误会是腐败。其实是因为不了解我军“四渡赤水”结下的历史缘分。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不渴也喝酒,就是这“几希”之一。18世纪,西方人也取得的关于人的定义的阶段性成果:“人是不渴而饮,四季发情的生物”(法国 博马舍)。
这定义放在今天,可以定义高端中国人“四季皆发情,不渴而饮茅台”。
高大上的芯片研究,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啥的,最终的高潮不就是摆上茅台庆功嘛。好多科研人员勇攀高峰,不就是为了有一天也能跟领导坐一桌上喝茅台吗?“我奋斗了28年才与你一起喝茅台”是更高端的励志。茅台是成功的终点站。
也许,以后不用西方文化、儒家文化来定义东西文化的不同,而是用威士忌文化、啤酒文化、葡萄酒文化和茅台酒文化来定义。酱香科技不仅事关国运,还影响到文化自信,而两院院士竟然让酱香科技缺席,这不科学吧?
综上所述,你还以为茅台王总工要入选两院院士有问题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