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为,岳飞有军功,并且是大军功。有人说,岳飞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威震一方的大将军,能说不是因为军功吗?在《满江红》里写得明明白白,“三十功名尘与土”,即是军功的体现。
真的是这样吗?有几个人正真了解岳飞呢?这里简单说说。岳飞从军之后,正真与金军“大规模”交锋,是在建炎三年十一月,地点在长江南岸的马家渡。岳飞与陈淬等十七员战将,统领三万之众,竟然守不住长江天险,纷纷夺路而逃,再不敢与金军接战,这不能算功吧。而建炎四年弃守通泰二州,不能算功吧?
岳飞的功绩来自于绍兴元年之后至绍兴九年等一系列的平内乱中,既有叛军,也有民军,还有伪齐军,并不包括金军。这对朝廷来说,稳定国家秩序,也能算功绩,于是岳飞不断得到提升,官做得越来越大,朝廷委他一个镇守一方的节度使要职。
绍兴十年,秦桧主导的“绍兴和议”失败,以完颜宗弼为主帅带领一帮汉人将领,杀奔陕西、河南、安徽,意图收复失地。岳飞才有了一次立功的机会。岳家军在河南有著名的“三大战役”,一战颖昌,张宪败之;二战郾城,岳飞败之;三战小商河,杨再兴、王兰等皆战死。于是金军再攻颖昌,王贵、姚政合力败之。随后岳飞“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颖昌、蔡(州)、郑(州)诸州皆复为金有。”此为《宋史》记载。
历史文献记载,岳飞在河南与敌多次交锋,战果是夺马五百,杀敌四百。杨再兴等全军覆没,且岳飞不予救援。在金军的反扑中,岳家军皆被动防御,未见出击,前沿颖昌部队原地不动,直到“军皆溃”。
至绍兴十一年岳飞被杀,其再无出战,并无战绩。可见对金作战,乏善可陈。至于演义小说,另当别论。真相是历史的前提,如果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就要看靠谱的东西,演义小说是不行的。学者沈志华说:我们看到的历史,原来人们脑子里的那些东西,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是假的,但大部分是有误解的。那么就需要历史学家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弄清楚,这个历史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岳飞死后二十年的绍兴三十年十一月,高宗诏诸军将士,但与金虏战斗,并守御立功之人,于理为战功。除杀金坪、和尚原、顺昌府、大仪镇、明州城下立功人外,余不得为战功。杀金坪、和尚原是吴玠之功,顺昌府是刘锜之功,大仪镇是韩世忠之功,明州城下是张俊之功,可见没有岳飞什么事。
在高宗眼里,著名的黄天荡之役算不上,郾城、颖昌更算不上。乾道二年,岳飞死后二十五年,宋孝宗在位,蒋子礼执政,以明州城下、和尚原、杀金坪、大仪镇、顺昌、皂角林、胥浦桥、唐岛、采石、蔡州、茨湖、确山、海州,为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仍然没有岳飞什么事,而现在跪在岳庙的张俊,其战功独占其二。用现在的评定军衔说,张俊、韩世忠为元帅,岳飞大将而已。
由此可见,岳飞并无战功可论、可夸、可炫耀的。
早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真实性不超过百分之五。南非的曼德拉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忘记仇恨,就永远不会自由。如果我出狱之后仍然纠结过去,那么我的心就还始终没有走出牢笼。秦桧、张俊跪岳飞,是仇恨所致,并且引发对金人的仇恨,这就是宣扬岳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