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he Queen's Gambit》---女王的棋局

(2021-03-02 08:08:56) 下一个

刚出炉的金球奖最佳短剧《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

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又译后翼弃兵,Netflix的一部七集短剧,2020年最火的剧之一,去年刚看完的时候就想聊一聊,可没几天看剧的热乎劲过了,就没了兴致。可就在昨晚,The Queen’s Gambit 获得了本届金球奖最佳短剧,Anya Taylor 也拿下了最佳女主角,这让我又想起了这个茬儿,觉得今晚应该敷衍一篇评论出来,夸一夸这部剧。

看了这部剧的,估计大多是看爽了的,所以我接下来要说了什么不对您心思的话,您也别当真,闲聊吗,就图一乐,要较真儿甚至动气,那就不懂交朋友了。

The Queen’s Gambit好看吗?好看!看着爽吗?真爽!那爽完了呢?Seriously?…当这是结婚生孩子呢,爽完了还得有个说法,甚至于还得有个结晶?晚饭后睡觉前的一个消遣,一笑了之的事,差不多得了。

先说剧情,当然了,还是那句说烂了的话,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呃---也可能是哈姆雷特,whatever,我说的也只是我眼里的故事:女主出场就成了孤儿,被送到孤儿院,这个孤儿院可不是《简爱》里充满阴森冷漠气息的孤儿院,女主也并没有经历Jane Eyre 那样的歧视,被欺负和虐待,更没有经历所谓的斑疹伤寒而死了最好的朋友,上来就是天才范儿,孤僻,寡言,冷漠,高智商,上课等于浪费她的时间,题拿来就会做,考试一定第一个交卷,(反正就那样吧,你们也都见过,毕竟谁上学的时候班里还没有几个装逼上瘾的孩子呢,至少两个吧,一个是总考第一的那个,另一个是个傻子)这也罢了,还正巧在地下室看到了老校工下国际象棋,凭着碾压级的智商还有过人的洞察力拿眼角看了两回就无师自通的了解了下棋规则,老校工再稍加点拨,就已经青出于蓝了,又借着吃六十年代美国盛行的镇静剂Librium(氯二氮卓平类药物)而有了特异功能,天花板上看棋盘,开上帝视角,洞悉攻杀占守,决胜于谈笑之间……之后也没有一直待在孤儿院直到走向社会,而是在几乎比养母都高都壮胸部都大的时候被领养了,突然间有了个家,接着一路开挂,以不败纪录成为全美冠军,奖金也赚的盆满砵满,还睡了被她各个击破的前州冠军和前全美冠军!从一个孤儿走到全美国际象棋冠军,all what it takes 也不过就是一个新发型,几件精致的时装,和好几大瓶子后来被DEA列为禁药的镇静剂而已,成功就是这么简单!轻松不?唉---天才吗,命运的宠儿吗!再之后,也就象征性的经历一两个人生小挫折吧,比如养母兼经纪人突然过世,自己困于烟瘾酒瘾药瘾,然后就直接在莫斯科横扫本土作战的苏联的一众象棋大神,最后刺世界冠军于马下,在前败将兼前男友们和众多崇拜者热泪盈眶且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中,站上了人生巅峰!

剧情就是这么爽,这么直接,这么迎合观众心理,您看的时候只要一代入,立即就有快感,进而高潮, 这能不得金球奖吗?!

不仅剧情爽,制作还精良!你光有个好故事,呈现不出来也枉然。《冰与火之歌》是不错,可要不拍成《Game of Throne》,哪有上亿的人如痴如醉的追了好些年!(当然了,烂尾另当别论,就说这意思,别抬杠啊)女王的棋局,这个剧,成功之首要,就得说演员选的好。普遍认为人物是一部剧最重要的,然后是故事/情节,我不认同,那只适用于小说,因为读小说整个的体验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读者的想象完成的,我说电影电视剧最重要的是演员,听起来有点异端,一点都不学院派对吧?那我举个例子您可能就会觉得我有道理了:还拿GOT举例吧,整部剧什么都不变,就给你换几个演员,不用多了,就两三个,对一个几百上千人物的剧不算什么吧?就把Kit Harington 踢走,让赵本山演John Snow, 守夜人的黑斗篷还原封不动的给他披上, Emilia Clarke 也别成天露着雪白又下垂的大乳房跟马王演床戏了,走人,Daenerys Targaryen 就宋丹丹演了……那还能看吗?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晚饭吃不下去了吧?早就说了别跟我抬杠!

Anya Taylor有特点,长的让人过目不忘,气质呢和整部剧的氛围也特别契合,再加上夸张的近乎做作的神情和肢体语言,搁在别的地方是表演的大忌,在这部剧里正好,充分彰显了女主的天赋异禀,骨骼清奇,与众不同,和独立特行。其他的配角也都在水准之上。演员之外,服装道具布景音乐那更是上乘,精致,符合历史背景,一丝不苟,同时也实现了这部剧画面呈现上的独特艺术气质。

演员+服装道具布景音乐+摄影+导演这些执行和制作层面上的条件都具备了,那只要有个好故事,故事里有个能抓住观众情感的人物,那必然火。接下来就聊聊人物和故事。依我看,这部剧的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必是影视剧产业里看的通透,想的明白,做的漂亮的那类人,因为他们深谙观众/大众的心理,更看透了影视剧核心价值的本质。那什么是它们的价值的本质呢?说到这儿,我突然想扯几句不相干的,你说武侠小说为什么有市场?金庸写的那些东西无论从文学性还是思想性上都那么有限,怎么就成了世界曾经最畅销的华语读物?这可能又得罪人了,说那些东西低级,不是我能装,我年少的时候也看,还津津乐道,甚至于热血沸腾,我年少的时候看A片,也这样。这些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必出身寒微或者境遇困窘,或者概括为“弱势”,但虽说弱势,却天赋异禀,骨骼清奇,本质上是个还没被开发的“天才”,初期必受尽屈辱和“不得志”,偶得“奇遇”, 或是吃了灵丹仙草,或是濒死体验反而因祸得福打通任督二脉,或是得了武功秘籍,或是受了世外高人传授,或是自己开悟,或是以上部分及全部,然后一路打怪“升级”,进而攀上“人生巅峰”,其间再点缀上爱情,那种所有漂亮妞都无条件爱你甚至于为你死去活来的爱情,还有友情,那种所有关键人物都甘当你的垫脚石甚至为你两肋插刀的友情,再凑点宗教哲学主义政治,释道儒,正与邪,仁义礼智,侠之大者,男权女权,白的黑的……

这一全套下来,好人也给看废了,更何况受众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生活有诸多不得意的成年人和一些浑浑噩噩特容易被洗脑的大众。也不光是武侠小说/剧/片,其他的也一样,令狐冲/甄嬛/孙悟空/Forrest Gump/ Elizabeth Bennet / Arya Stark /圣斗士星矢其实是一个人,那个你“意淫”的载体,那个让你代入就能暂时逃离现实的“精神鸦片”。完美逆袭的公式很简单,小学加法乘法:(弱势+天才+不得志)X (奇遇+升级)= 人生巅峰, 化学式是C5H8NO4Na, 用在剧里好看,加在菜里好吃。

唉---怎么扯这来了?不是要说影视剧的价值本质吗,嗨,扯了这些有用没用的,到底它们的价值本质是什么,连我也忘了,who cares?

跑题啦啊!再说回女王的棋局,女主,咱们的国际象棋女王,Elizabeth Harmon,就叫Beth吧,九岁成了孤儿,无依无靠,来到了孤儿院,在另一个时空,有个叫张无忌的,十岁父母双亡,寄居在武当山;Beth有超高的智商和对国际象棋过人的感知推演能力,张无忌体内有中了寒冰掌后留下的寒毒;禁药镇静剂 让Beth有了对棋局的上帝视角,山洞里的白猿给了张无忌九阴真经;Beth没有接受过任何国际象棋的系统性专业训练,只不过读了几本几乎每个棋手都读的棋局步法书,就成为了本领域的大师级,以赛代练,一路不败的加冕全美冠军,张无忌也没有师父也没像泰森一样苦练力量速度抗击打能力,被困在光明顶的密道里几个时辰,就练成了乾坤大挪移第七重,然后出了密道一决战光明顶,转眼成了明教教主,相当于现在的UFC拳王吧;Beth不仅在棋盘上征服了一众强势的男性对手,还虏获了他们的心,他们要在事业上全力扶持Beth,甚至还得被Beth在床上征服,并且他们互相之间友爱又包容,为的是能形成合力来在精神上,技术上,物质上和身体上支持Beth,所谓的全方位的燃烧自己,照亮Beth,另一边,除了灭绝师太,几乎所有张无忌遇到的女性,都无条件的爱上了他,什么郡主圣女掌门表妹,见了张无忌就死心塌地了,非他不嫁了,互相之间又争锋吃醋,打的死去活来,正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最后,Beth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近乎不可能的却又几乎轻松的击败了终极大魔王,一战封神!胜利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胜利就是为她准备的,最重要的是胜利的“姿势”,一定要漂亮,务必要潇洒,绝不能像一般Nerd那样头发扁扁的垂在额头,带着厚厚的黑框近视镜,瘦弱的身板支撑着硕大而聪明的头颅,穿着活动主办方免费赠送的超大号的T恤,还有因为羞怯紧张而一直盯着正前方地板的眼神……Beth 得穿法国高定,发型和妆容必须精致完美,side-parted bob of cascading curls, perfectly powdered face, neatly lined eyes, and bold red lips, 还有买不来也画不出的自信又犀利的眼神……成为冠军算什么,刚刚败给她的那个,在一天前不也是世界冠军吗,咱们的Beth是真正的偶像,是冷战中东西方两大阵营共同的宠儿,就这么大魅力,怎么招吧!另一个时空里的张无忌, 也毫无悬念的被公推为武林盟主,铲除了世界的乱源,并且抱得美人归,甚至于推掉了做皇帝的机会。当然这都是基本配置, 最重要的是拥有这一切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名利鲜花美女掌声之后的“境界”,不能是Trump那样的,太low,也不能是Bezos那样的,简直唯利是图,你得是Mandela, 你得是Elon !(之所以别人都用姓, 而直呼Elon的名,是因为以我跟一郎的关系,叫Musk就远了)身怀绝世武功号令群雄还娶了大美女,那还远不够,充其量就是实现了个美国梦,要想起范儿,你必须得侠之大者,救国救民,还得挽天下于即倒而功不居之,并且深藏功与名而隐之,无所为而无所不为,许愿就许世界和平!做梦就做火星梦!!

当然,这部剧值得聊的远不止这些,显而易见的,制作团队有更大更高远的诉求,比如说对童年心理创伤的探讨,所谓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思考;更有那个年代开始觉醒的种族平等意识和诉求……但标志性的,贯穿始终的,本剧的精神内核,是女权。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还算年轻的男性,我不只是支持女权,我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由内而外的,全身心的,女权的拥护者,因为我是那么的热爱女性,简直是在用我的灵魂去爱!但是这部剧的女权逻辑,还是超乎了我的认知和想象!比如说,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女孩子玩国际象棋,棋社里也没有女同学,更没有职业女棋手,而咱们的Beth,单枪匹马的闯进了国际象棋的男权世界,搅动了腐朽的男权社会的一池污水,想来她将面对怎样的艰辛和阻力?但并没有,Beth一上来就斩将夺旗,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还黄沙百战穿金甲,大破楼兰衣锦还,22岁就成为世界冠军,整个过程那么的轻松,那么的effortless,并且在这个象棋圈里的男权世界,食物链上几乎各个层级的男人们,没有一个动用所谓的男权去阻止,打压,排挤这个男权社会的局外人,挑战者,反而近乎无条件的爱上了她,忘我的,尽自己所有智力财力体力去支持她帮助她,Beth本来就天赋异禀了,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男权社会,还值得几代女性不懈的伟大努力去跟它抗争吗?自己应该早就fall into parts了;还有,父权,男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象征,在Beth生命中全程缺席,这是作者/编剧的巧妙安排,生父和别的女人另有家庭,从未参与过Beth的生活,她生母的精神问题和死亡也间接的于此有关,养父更是小丑,从Beth被领养起就借口工作逃离家庭,并在Beth养母死后近乎无耻的与Beth争夺房产,与其说作者/编剧的安排巧妙,不如说是一种偷懒,用符号化的人物角色传达Message,这是要把纷繁的世界复杂的人性京剧舞台化吗,红脸白脸黑脸省了多少事!另外,Beth永远是屋子里最年的那个棋手,永远是唯一的女性,永远是唯一的胜利者,她不费吹灰之力战胜苦苦挣扎的男棋手们,使他们更显得无奈又可怜,但却人见人爱,是那个挑选别人的人,而其他所有男性都是被挑选者,是Beth下棋和生活之余探索感情和性爱的工具而已。还有一个细节更绝:Beth跟Harry Beltik 做爱, 完事之后,Harry躺在床里边,用两只手死拽着床单挡住自己的胸部,眼神不安而飘忽,Beth坐在床外侧,一翻身坐起并靠在床头,顺手点起一根事后烟,头一瞥,吐出一个烟圈……躺在身旁的Harry怯怯的问,我是该睡在这儿还是回自己的房间,Beth满不在乎,又吐出一个烟圈,说随你便……

这是怎样的一种男性视角啊!一种符号性的,标志性的,陈旧又俗套到无以复加的男性视角!!本剧以一个典型的男性视角,用下意识的男权逻辑,自以为是的又大张旗鼓的宣扬女权,这种行为逻辑,这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的价值观,简直让我耳目一新,真的!!!

最后,我要说,这部剧处处是亮点,而真正让我有所悟的,是一个人在困难面前,要怎样去面对。那怎样去面对呢?看看Beth你也许就能悟出真谛了:在她整个的象棋生涯中,无数的棋局,但凡当她不知如何应对,甚或无路可走时,就摆出她那招牌式的Pose,两肘拄着桌子,双手十指交叉,平平的托住下颌,两眼死盯住对面的棋手,少则几秒钟,多则几十秒,必然福至心灵,神来之笔,几步就将死了对手……这让我联想到了圣斗士星矢每每在被强大对手打到奄奄一息时,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左掌前伸,右拳后撤至肋下,并用生命喊出“天马流星拳”,同时右拳击出,对手必在slow motion的特效下应声飞出,再强大的敌人,也灰飞烟灭……更让我联想到,一休哥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也一定会将左右食指,在额头两侧太阳穴处画圈,并施念咒语“膈肌膈肌,休息一会,休息一会“,所有难题,随之迎刃而解…… 这些注定的天才们命运的宠儿们,是怎样的相似啊!我妄自揣测,生活的真谛,可能就是用生命去摆Pose,找到了适合自己的Pose,我们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Jas.J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alore' 的评论 : 我觉得你说的特好。其实这部剧挺好看的,我写完一读,立即感觉我的sarcasm 有点过了,可我一旦进入讽刺模式,自己也刹不住车
Jas.J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ufang' 的评论 : 作贱不敢,最多就是小调侃,小借题发挥。
valore 回复 悄悄话 很奇怪,金庸,甄嬛,圣斗士的确是爽剧爽文,看的时候就为他们赢,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满足,目标非常简单明确。功夫高便拥有一切,地位,名气,别人的崇拜。Queen's Gambit看时却并不怎么在意女主是否赢棋,打败对手,总是觉得她很孤独,生命里没有什么活气,是个边缘的survival,赢再多的棋也可能放弃自己。所以完全不觉得是爽剧,只希望她找到活下去的意义,输赢都可能点亮她的生命。旁人对她的态度也和我们习惯的社会不一样,除了赢棋时鼓鼓掌,之后不会贴上去。觉得这是东西方社会的不同,与张无忌的类比恰恰反映出这种不同。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就爱看作贱名剧的散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