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资料
正文

2021年(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

(2021-08-05 08:23:05) 下一个

有什么东西属于你?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个。。。只有业力是一直跟着你的,如果你认为还有个“我”的话。放过他们,放过你的身体,放过你周围的一切。

那么换个角度来看,站在果位上,一切都是你,都是你自己:那花是你,那草也是你,石头是你,那个说了你的坏话的人也是你,那个表扬了你的人也是你,那个伤害了你的人也是你,那个有恩于你的人也是你,大到宇宙整体,小到微观粒子,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你拥有一切啊,一切都是你的,你还要什么?(当然不能这样说“你的”,意味着,还有拥有者和被拥有者,还有一个“我”在,就不能称为是果位上的话,还是有主体客体的,这里只是一个方便说法)。~你自己~就是“爱”本身,就是极乐本身,就是你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找的那个绝对真理,那个基督徒的天家,那个佛教徒的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主体客体,也就是说没有“我爱什么什么”,只要有主语和宾语那就是还有主客体区分,所以道理上,在我们二元对立的思维里,一切都是方便说法。

对下一刻没有任何期待,那意味着,下一刻怎样都好。如果有人打扰你正在做的事,你还烦恼生气的话,那就是没有做到下一刻怎样都好啊,你还有期待,期待你不被打扰。如果入睡困难的你正在熟睡,有人无缘由地叫醒你,你还暴跳如雷的话,嗯。。。。。那你就没有做到怎样都好啊,你没有做到臣服,臣服当下每一刻啊。那就请。。。。继续做努力,继续努力,直到做到最后无努力的努力。。。。。

我们一直说因地和果地是一个,修行就是原地转圈圈,但是这个圈还是要转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看到什么,他就以为那就是他自己,因为他还没有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发展还要等几个月以后,甚至一年以后。那么,婴儿和一个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洞察一切之后,回归赤子之心,还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个比喻,我不是说任何一个耄耋老人都很睿智,很多人年龄很小,但是他说不定已经活过上千世上万世上亿世了,我只是想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修行和不修行,尽管站在果位上看是一样的,但是站在道位上看,也就是站在“有”的角度上看,也就是站在人间你我都还是有“自我”(也就是“我执”还没尽的角度)的角度上看,当然要修行,当然要做,要尽可能的做一切,可以让我们到达那个终点的事情。

我们经常听说,要身口意合一。听多了,就当耳旁风了,我们也会人云亦云地,也跟别人说要身口意合一。就像现在流行说“活在当下”一样,其实根本不知道“活在当下”是啥意思。那么,身口意合一是啥意思?身,就是指你的身体所做的行为,动作。口,就是你说的话。意,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就是说,你说话,做事,还有脑子里想的,都要保持一致。说好话,做好事,动善念。假如一个人做慈善,捐了好多钱,盖学校,建老人院,说的也是非常漂亮的话,但是,心里想的是,我能有多大的名气,我可以因为这些善举迎来多少赞许,等等虚荣心在作祟的话,嗯,那没有用,你就没有身口意合一,当然,你“身”(捐钱做善事的行为)和“口”(到处说自己是不求回报做善事)合一了,但是“意”(所思所想)没有。这个小到吃饭睡觉上厕所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正在吃饭,然后就想着,嗯,我吃完饭要去干啥干啥,那件事很急,我要快点吃,那你就没有身口意合一啊。儒家也提倡言行一致嘛,言,就是我们这里的“口”,行,就是我们这里的“身”,但是少了“意”,就是你说你言行一致了还不够,要所思所想也一致。所谓正身正意正言。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人锻炼身体,跑步,塞着耳机听音乐或是广播,这就没有做到身口意合一啊,当然这里没有“口”(说话),但是“身”(跑步)和“意”(把注意力放回身体,这里是跑步,所以放在两个脚的脚底,感受脚底和地面的接触)没有合一啊。还有些人跑步的时候跟朋友一起跑,边跑边聊天,这就更糟糕了,“身”(跑步)“口”(不知聊的什么)“意”(不知道是不是跟聊天的内容一致,即使一致,也肯定是没有把注意力,没有把所思所想放回跑步的脚底),身口意三个各是各的,散的不得了,哪里一致了呢。还有些人,边跑边东看看,西看看,这样也是没有身口意合一,你想啊,看一眼那里,哦,有个小孩在玩水(“意”动了,马上就被带跑了,不在跑步上了),又看一眼这里,咦,这里在施工,这是在修啥呢?修路还是修管道?“意”马上又被带跑了。哪里合一了呢?身口意合一的跑步,应该是,哪里都不看,眼睛低垂,就看脚前面的一点点地面,当然要稍微远一点,别撞上前面的车和人或者障碍物,一步一步地,把注意力全神贯注在脚底,深长的呼吸,不说话,不听任何东西,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跑步。其实,这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任何其它活动,吃喝拉撒就都变成了修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hongloum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eemanli01' 的评论 : 所有的语言都会产生悖论,这是肯定的,所以真正的大师都是不说话的。语言是相对的产物,无法描述绝对。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这些回答不完善,缺了点什么呢?比如:
你如果说“每个当下都是完美”,那就不能说别人不完美,甚至不能劝说别人“应该”如何。
因为任何“应该”,都隐含着“不应该”。

必须有更元初的公理才行。否者都是口头禅的戏论。呵呵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修行靠想永远做不到,活在当下那是修炼的功夫,没有真实功夫,只能是在探讨哲学,跟修行没啥关系。其实要想弄懂修行,先解决为什么佛道修行都要打坐参禅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要做动作呢?如果活在裆下,何必忍受盘腿的痛苦? 修行是要吃苦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缺一不可。功夫到了,活在当下才可成为真实的境界。
gwangmsn 回复 悄悄话 那你就没有做到怎样都好啊,你没有做到臣服,臣服当下每一刻啊。不臣服也没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