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黑洪秀全的文化水平低,其中一大依据就是洪秀全流传于世的《天父诗》实在不堪入目。对此,笔者已在博文《洪秀全的文化水平不低》中进行了说明:《天父诗》不能用来衡量洪秀全的文化水平。
黑洪的另一大依据,则是洪秀全没能考上秀才,而且考了四次,都没有考上。比如有人说,洪“复读了几年都没有考上中学,看来也确实不是读书的料子”;还有人认为,清代的科举制度比较公正,秀才也就相当于中国今天的二本,“只要智力正常,稍微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考上的”,洪秀全自己没本事考上秀才,居然“开始仇恨社会,起兵造反”等等。
清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比较公正。但这些批评者不知,考秀才在清代中后期,其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考上秀才的难度之大,远远超过1980年代的高考,根本不是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二本"可比的。
清代的秀才考试及秀才的地位
清代科举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六级,其中县试、府试和院试又统称为童试,分别在县城、府城和省城举办。县试和府试每年举行一次,院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两次,通过者才能成为官办府学或县学的学生,即生员,亦即一般所说的秀才。
清代的秀才名额随各地情形而异,但皆有一个确定的数字。例如在京师,满蒙二族定为60名,汉族30名——想想诺大的北京城,汉人就30个秀才名额,还不是每年都有。在直隶省靠近京师的大兴与宛平两县,秀才名额25名。其余全国各县,秀才名额更少;一般按其规模分为几等,每县8-24人不等。清末时各地秀才名额有所增加。
当时有人这样形容科考之惨烈:“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其中最难考的,就是考秀才(生员)这一关。有考生付出四十二年的心血才考上秀才,而之后只用了十五个月就登进士:“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赢”。
清代全国约有1360个县,官学1725所;有学者推算,每次院试录取秀才27,700名左右。由于院试系每三年举行两次,平均每年录取的秀才人数只相当于18,000多名。2015年中国招收博士生就有7万多人,对比总人口数量,比当时考上秀才的比例还高(太平天国起事前的中国人口一般估计为4.5亿左右)。考虑到本科、硕士及海外留学已分流了大量优秀学子,笔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清代秀才的含金量大大超过中国现在的博士,绝不是一个"二本"可以相提并论的!
另外,在清代,成为秀才意味着摆脱了"民"的身份,获得了进身和入仕的第一道门槛。但清廷只有大约20,000个官职,非常有限。因此读书考秀才的目的已经不是,或者说不只是入仕为官、建功立业,而是“轻者兼商,重者兼吏”,成为士绅集团的一员。学界对传统中国社会有皇权不下县之说;乡绅作为乡民与官家之间沟通的渠道,协助官员管理地方百姓,比如收税、征粮等。而秀才构成了基层士绅的主力。
清朝的秀才大多并非如戏曲里那种脸谱化的贫穷书生。他们享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特权,比如免徭役、免税、不跪官、不受刑等等,实际上已开始进入社会上层,成为统治阶级,或至少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员。秀才的这些现实利益,成为人们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的直接动力。所以不仅普通耕读之家,就是当时的富裕或地主家庭的孩子,也对考秀才趋之若鹜。洪秀全自然也是其中一个。
洪秀全的求学与落榜史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是广东花县官禄布村的客家人。他父亲洪镜扬“薄有田产”,因“公正才能,众村公举堡尊”。就是说洪父为人公正,有领导才能,被邻近各村公举做保正。中国古代一般每五百户设都保,都保的领导叫都保正,大体类似于现在的乡长。其工作性质需要上传下达。据此推断,洪的父亲应该粗通文墨,家庭条件尚可,是位循规蹈矩的良民,绝非晁盖晁保正那样桀骜不驯的人物。
仁坤7岁(虚岁,下同)进入本村私塾读书,表现出聪颖好学,引起了家族的关注。客家人每以读书耕桑之家自勉,寄望后人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洪镜扬就重点培养仁坤。仁坤的两位兄长早早辍学干活,支持其弟。旧时中国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每人都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中共元帅徐向前早年被迫辍学,以保障其聪明的兄长能继续念书,徐曾因此绝望至极。
洪仁玕是仁坤的族弟,太平天国的干王,曾一度总理太平天国朝政。他被清廷擒获后写下《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此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仁玕在这篇自述中记载,仁坤12岁时已博览群书,熟读四书五经,诗词、作文等方面都表现不凡。有老师不收学费,自愿教他读书。
1828年,15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洪这次秀才考试的成绩还不错,县、府试都顺利通过,只在院试落榜。不过其后,洪秀全因家贫而停学数年。后来同族父老请他做本村塾师,洪秀全因此得以于八年后的1836年,再次到广州参加院试。
有的网文说洪只是县试通过,在广州参加府试时就被淘汰了,这是不正确的。广州当时既是府城,也是省城。据洪仁玕所述,洪秀全每次在广州考试都是“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覆考则又落第”。而在童试中,县试一般为五场,府试三场,只有院试分初试和复试两场,因此洪秀全每次都是在院试中最后的复试时落榜。瑞典籍巴色会教士韩山文(Theodore Hamburg)在1852年所著的《洪秀全之异梦及广西乱事之始原》(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对洪秀全参加科考的成绩有类似的记载。
次年(1837年),24岁的洪秀全第三次参加院试失利。这次落榜对他打击很大,洪秀全在广州就病到了,被人抬回家里。大病期间曾“死去两日”,还魂后,“俱讲天话”,变得疯疯癫癫。
洪秀全病愈后,去了外村做私塾老师。1843年,再次童试落榜。洪秀全回乡后,就砸了私塾的孔子牌位,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当然也因此砸了饭碗。
洪秀全落榜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洪秀全科考屡次落第的首要原因是,清代秀才名额太少,竞争过于惨烈!
据夏春涛教授在《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中介绍,当时广州府下辖14个县,每次录取秀才二百多一点而已。花县系从南海、番禺划地而设的小县,相对比较落后,其秀才名额估计在10名上下。
参加童试的人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从十几岁的孩子,到白发老翁都有。比如大家熟知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上秀才时已经年纪一大把了。也就是说,参加童试的主要以复读生为主。大家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熟读经史子集多年,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乃至于广州当时流行一种名为“闱姓”的科场赌博 —— 以童生的姓氏押注,以是否中榜定输赢,由此滋生出行贿、买题、雇枪手代考等弊端。
那时的科举考试对户籍管理极严,在外地生活的考生必须回原籍考试。这些外地考生不少拥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和竞争实力,比如早年曾经师从胡林翼的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其父系兴义知府),就是回到原籍河北南皮参加科举考试的。这就进一步压缩了本地考生的空间。
从文献记载上看,洪秀全曾在县试五场中的其中一场排名第一,至少有两次洪秀全列县试榜单前十。不知道网上嘲笑洪秀全不够努力的朋友们,自己的高考成绩能列全县或全区的前十吗?有人说那时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人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那好吧!那么您的高考成绩能不能列全县/区前二十呢(院试是三年两次,再考虑到文、理两科的因素)?您有没有如同洪秀全一般考过全县或全区第一名呢?其实,您询问自家高祖是不是秀才,大体就明白当时考上秀才有多么不容易。
有网文提出,与洪秀全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骆秉章等人,都靠自己的本事通过了科举考试,洪秀全若真厉害,为什么秀才都考不上呢?
确实如此,洪秀全算是一个比较聪明、也比较用功的读书人,但水平离当时的秀才要求还真差了那么一点。这是洪落榜的另外一个原因。如果洪是像梁启超、蔡锷那样的天才和神童,也能考上秀才。只是智力超常的天才和神童是小概率事件,与普通人无缘。另外,据笔者所掌握的生物学和营养学知识,如果在发育过程中营养跟不上,孩子长大后的智力多半平平。这就意外着在物质条件普遍困乏的清代,家庭的贫与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智力。
比较一下洪秀全及当时几位风云人物的科举之路,会发现洪秀全落榜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其家庭条件无法给他提供较好的师资,也不能让他专心读书、长期备考。
曾、左、骆的科举之路
曾国藩前后参加了七次童试,几乎是年年参战,屡败屡战,直到成功。看来从小毅力就不错,而且脸皮也有些厚度。他的父亲更有毅力,脸皮更有弹性:考了十七次,最后终于拿到秀才的功名。没办法,曾家父子俩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曾家有这样的物质条件——人家输得起。
而左宗棠呢,他的秀才是“纳资为监生”,就是用钱买来的。左买秀才花了108两银子。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有人替左辩护,说他水平早够了,因为丁母忧和丁父忧给耽误了6年,左宗棠不想再耽搁了,所以才买了个秀才身份。这种辩护苍白无力,因为左宗棠买秀才那年才20岁,耽误啥了?洪秀全第二次有机会考秀才都22岁了!
买了秀才身份的左宗棠,得以有资格参加举人考试。他本来也是落榜,因为考官胡鉴给左的考卷批了个“欠通顺”,这在当时等于是判了"死刑"。发榜前因道光皇帝大寿,突然给湖南增加了6个举人名额。主考官想补上左宗棠,胡鉴坚决不干,但不曾想胡鉴因急病猝然去世。即便如此,有其他考官仍然反对录取左宗棠。双方为此相持不下。当时的湖南巡抚吴荣光是左宗棠的老师,吴直接对他们说,这位学生我了解,很好!左就这样上去了。不服气是吧?这就是命。
骆秉章是洪秀全的同乡,师从拔贡谭守让,庠生方西昆、罗次蕴,举人谢敬轩、谢畹兰和宿儒梁平健等名师。庠生是在官学中保持学籍的生员(即秀才);拔贡则是因绩优而被拔入太学的生员,可直接出任下级官职。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贺昌,他的父亲就是拔贡。
天资聪颖的骆秉章,17岁就在南海县试中取得第一名。不过被人揭发"冒籍"(就是"高考移民"),考试成绩取消。骆不以为意,后来回花县考中秀才(看来与曾、左、骆相比,洪的心理素质颇有差距)。
对于曾、左、骆这些太平天国时期的风云人士,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多少有点陌生。再举一个大家比较眼熟的人物吧。
周家兄弟的科举成绩
大文豪鲁迅,18岁时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县试成绩排137名。虽然会稽文风鼎盛,这个成绩也太"中庸"了些。也许有人要说了,鲁迅是中共吹出来的,就是能写写杂文而已,从纯文学角度,鲁迅不怎么样。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比如鲁迅写的《伤逝》就是纯文学佳作,颇有艺术感染力,能彰显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只是这种纯文学作品,他不太喜欢多写罢了。Anyway,如果大家有异议,那么他弟弟周作人算是公认的文学大家了吧?周作人的县试成绩更差,第484名。可见,周氏兄弟的科考成绩,明显不及洪天王。
鲁迅的祖父是进士,在鲁迅父亲科考时曾请托主考的同窗,并意欲行贿,因而坐了牢,导致家庭中落。不过从笔者在中学时代学习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家族为其后代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当不错,根本不是洪秀全家可以想象的。
鲁迅后来拒绝参加府试,其家族就请了一位枪手代考(这周家看来一点也没吸取教训啊!),只是枪手在府试中失利了。
说到这里,也许您不会再认为洪秀全没考上秀才,是因为其文化水平低了吧?
结语
科举制为下层布衣提供了获取功名、提升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机会,满足了一些有才华的人向上层晋升的需求,但这些人所代表的家族,很可能本来就是当时社会的赢家,有钱、有地、有产而且有智识。俗话说,“老爸决定起点,老婆决定终点”。出身于普通耕读之家的洪秀全,本身也不是什么天才,自然就成了这场秀才功名争夺战中的失意者。
有种观点认为,如果当初洪秀全考上了秀才,可能就接替他父亲继续做保正,生儿育女,再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也就没有了太平天国;如果毛泽东当年考上北大,或者他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月薪从八块大洋,涨到二十,也许他会和杨开慧有滋有味地过小日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新中国。
历史没有如果,但现实可以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曾经打破贵族垄断朝政的局面,促进社会上下层的流动,有益于社会稳定。但如果当政者试图传承、甚至强化世袭制,放任社会阶层的固化,堵死平民向上提升的通路,甚至剥夺下层百姓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可能就是在提前敲响自己的丧钟!
【注】博文同时发表于文学城论坛《几曾回首》,有兴趣的朋友可通过以下链接,阅读网友们的评论。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9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