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与朋友聊到一个话题,说是put a letter of intent, 想试试医用房,100多万,10年,owner lease back, 3N lease, 砍价6%,结果5天了,石沉大海,listing agent 没回复。对于owner lease back 卖房model, 我的理解是:1)200万以下的商用房,是最易买卖的,也最易用上lease back 的model, 因为当初买家买入这个物业的目的就是地主+老板二合一,然后卖楼,把地主身份卖出个好价,赚到大头,这个自产自销自成一出好戏,最后再把老板身份/生意卖掉,挣到另一个卖点。一鸡两吃了。
2)买这种物业的风险是如果地主变租户,如果对方有心金蝉脱了壳,到时候以生意不善,申请破产保护,那么N年租约也是一纸空文。
3)这类物业因其专业性,受众接盘者小众,比retail/office的买卖家,房客源小得多,因此,一旦空置期拉长,纯内耗,小地主是难扛住的。
4)后续:朋友说,卖家收到另外一个同价的offer,只是对方只要求lease back 5年,于是卖家就和那家谈判去了。这就是一个明显信号,买家希望金蝉脱壳,越快越好。
5)think out of box, 那些五百强大公司除了固定自有物业之外,如果有业务发展,那么他们选择租房还是买呢?答案大多是租。比如3M公司宁愿1年花100多万去租一个办公楼,它也不愿去买?毕竟10多年租金也许可以足够买下那栋楼。那为什么租而不买,这是因为资金周转,债务计算的问题,也许这个扩充的部门业务只是临时几年的项目,并不需要长期办公室。比如Home Depot, 也是长租retail building, 一般也是二三十年一签,基本上扎根,他们为什租而不买,因为做生意care more about cash flow. 我们农村一个HD building 2000多万。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上市公司此前都拼命买房,如今都是卖房保壳。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悖论:卖2套房可抵一家上市公司一年的业绩,那么,房市和股市,哪个泡沫更厉害呢?所幸,美国是投房与各种business 可以安全分离,这也说明了体制/法规完善之下,每条赛道都有黄金,至于你能抢到多少,就看实力了,而不用象国内那样华山一条道,关键时刻只能靠房保命。my 2 cents.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