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描述一个家庭一百多年来五代人的经历,刻画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并对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索。
本书奇就奇在看书的角度不同,对本书的看法也不一样。
商人看到的是经商,学生看到的是学习,科学家看到的是科技,上班族看到的是工作。
数学家看到的是方程,物理学家看到的是天文,化学家看到的是反应,生物学家看到的是进化。
儒家看到的是中庸,道家看到的是阴阳,佛教徒看到的是行善,穆斯林看到的是求真,基督徒看到的是一神,印度教看到的是多身。
东方历史学家看到的是传统,西方民主派看到的是现代,保守派看到的是守成,革新派看到的是变革。
官员看到的是统治,百姓看到的是民生,左派看到的是左,右派看到的是右。
杂文家看到的是短评,小说家看到的是长篇,娱乐界看到了嬉笑,学术界看到了严谨。
故事家看到了演义,哲学家看到了哲理,中国人看到后思索的是中国,外国人看到后联想起了外国。
有人看着像曹雪芹的《红楼梦》,有人看着像吴承恩的《西游记》,有人看着像但丁的《神曲》,有人看着像卢梭的《忏悔录》。
有人看到了阳春白雪,有人看到了下里巴人,有人看到了迷信思想,有人看到了理性分析。
有人看到了和谐,有人看到了统一,有人看到了教育,有人看到了发展。
同样是这本书,看书的时间不同,对书的看法甚至可能正好相反。
可分明,这是一本自成一体的书。
每个人都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可谁也说不清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沉心读下去,分明又看到了“中华兴盛、世界和平”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