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下旬开始的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其重要导火索就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以及其后被俄罗斯冠名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那俄罗斯的这些担心是从何而来的,很多人都知道是因为北约的五次东扩,让俄罗斯感觉它的战略缓冲被侵蚀,需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尽管北约作为一个集体安全同盟,从来没有自动去威胁过俄罗斯的生存)。
抛开不同立场和不同观点,北约东扩的这些国家都是前华约国家,那为什么它们要冒着被俄国侵略的风险,他们在历史上到底受到过什么样的威胁和委屈,才会如此不顾一切的要求加入北约。
很多人可能多少了解一点华约的一些历史,但是对于它如何系统性的做内部斗争不一定了解很全面,今天就转载加补充,聊一下那个被历史抛弃的内战内行的华约。。
提起北约,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臭名昭著”,而想到北约,很多人就会想到那个无比强大的华约,事实上华约比北约更臭名昭著。苏联解体后,虽然一分为多了,但总实力依旧未减,俄罗斯依旧是第二大军事力量,为何华约国家都要退出华约,说白了就是华约给自家成员国的从不是安全感,而是恐惧感。北约华约最大的区别就是,北约狠起来会叫自家人出去打别人,华约狠起来自家人打架。
1945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拉开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1949年,美英加等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1954年10月,西德加入北约,在威胁西德加入北约无果后,作为回应,1955年5月14日,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8国在波兰的华沙签订华沙公约。华约有效期20年,到期可延续10年。1985年到期后又重新签订,有效期20年。
从成立之初,北约和华约性质就完全不同,这也注定了二者不同的结局。北约就是军事一体化组织,但华约则不是,华约其实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组织。他更像是一个另类形式的加盟共和国。华约各成员国自主权远比北约成员国小得多,甚至在苏联方面“有限主权论”的影响下主权意识都很模糊。这从其机构设置也可看出。
华约组织中政治协商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协商和决定缔约国的国防、政治、外交和经济等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华约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交出了所有的主动权。而相比之下北约最高决策机构的北约理事会则没有这么霸道,各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独立的外交和经济决策机构。
国防部长委员会是华约最高军事机构,苏联国防部长作为主席。到了1976年,又成立了外交部长委员会,一定程度上控制各国外交权。
华沙条约组织最高决策机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由各缔约国党中央第一书记、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组成,讨论和决定缔约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下设常设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联合司令部、联合武装部队军事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参谋部和技术委员会。华约常设机构均在莫斯科。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参谋长均由苏联人担任。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后,逐步完善各种常设机构,经常协调对外政策;组建联合武装部队,不断更新各缔约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推行军事“一体化”,举行各种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为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指挥机构,其实这里就发现苏联完全是按一个国家内部管理模式对华约进行控制管理的。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一直由苏联元帅担任,华约的各项重要领导职务都由苏军将领担任。其实华约各国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局面,波兹南事件后波兰国防部长向华约武装部队总司令科涅夫建议由华约各国轮流担任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此举惹得科涅夫大怒,而且一众波兰领导人也被请到莫斯科喝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又名波兹南抗议或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波兰人民对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大规模抗议事件。
1956年6月28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的罢工,约有十万人从策杰尔斯基工厂展开到波兹南市中心,遭政府武力镇压行动。在此次事件中,超过一千人受伤,至少74人死亡(官方说法),包括一名13岁的儿童Roman "Romek" Strza?kowski(1943–1956)遭政府军杀害。这个小孩后来成了波兰的反极权主义象征之一。该事件反映出波兰人对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不满情绪。
自1948年起,波兰的经济改革采苏联斯大林的集体化模式过度地将决策集中,使庞大的官僚机构未能处理许多实质问题,致使资源及人力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并于1956年引发政治革命:1956年在波兰的斯大林神话崩盘,而波兹南事件加速扭转了波兰公众讨论的调性,批评斯大林模式的不当。
所以说北约和华约最大的区别就是华约核心苏联控制欲极强,看起来更像是隶属模式,而非合作模式,各成员国对于苏联而言更像是古代藩属国的性质。北约虽然核心国家美国提供了高达70%左右的经费,但是对于成员国,除了军事同盟之外,基本上没有外交和经济的强行附加条件。
而苏联这种家长式的管理也为华约带来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切建立在苏联绝对的意志之上。华约成立之初便面临着内部挑战,而且处理得相当失败。
1956年随着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主义,东欧各国经济面临各种问题被摆上台面,同时由于和苏联之间无平等关系,东欧各国也开始谋求改良。1956年,波兰波兹南事件爆发,谋求改良的波兰人民被苏联认为是背叛,在苏联压力下,最终被镇压,事件结束后波兰换帅,开始试图建立平等外交和苏联平起平坐,遭到苏联严厉训斥。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爆发,20多万人大游行高喊“俄国老滚出去”,事发24小时后在未经过匈牙利政府邀请下苏联直接派兵进入匈牙利。而由于苏联介入。导致匈共退党人员高达96%。而在10月23日停火后,10月31日,苏联方面否决了温和派米高扬的由匈牙利自行解决内政的方案,再次出兵匈牙利。11日1日。匈共总书记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并退出华约,而这也是第一个提出退出华约的国家,而此时距离华约成立仅1年。意识到玩过火的苏联赶紧停止军事行动答应和谈,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KGB借和谈之名扣押了所有匈牙利谈判团成员,并随后出动17个师再次进攻。最终占领匈牙利全境,纳吉被苏军劫持并软禁在罗马尼亚并在1958年被叛国罪判处死刑,事件使得匈牙利产生20多万难民。
而这场事件有两个不良影响,一是加深了华约各国对苏联的恐惧,二是华约的稳定性被大幅度破坏。到了1958年7月,不满苏联无限膨胀的控制欲,誓要维护主权的罗马尼亚虽然并未退出华约,但却把境内苏军全请走。并且表态罗马尼亚军队只参加华约的参谋人员演习,不参加实兵演习,罗马尼亚也不允许华约在其境内举行任何军事演习。至此罗马尼亚在华约中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1960年再次引发华约内乱,1960年华约峰会上苏联狮子大开口,要求阿尔巴尼亚将法罗拉港直接划归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管辖遭到阿尔巴尼亚拒绝。随后苏联方面要求阿尔巴尼亚在中苏分歧问题上站队苏方和交出法罗拉港控制权上二选一。而阿尔巴尼亚两个都不选的强硬表态也让苏联大为恼火,在同年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会议中,苏联放言阿尔巴尼亚要么跟中国走,要么跟苏联走,如果不跟苏联走,就扔一颗原子弹消灭阿尔巴尼亚。说实话,这操作除了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谁也想不出来吧?拿原子弹威胁自己人?1961年苏阿断交,阿尔巴尼亚断绝华约一切义务和活动,实际上退出华约。而这是继匈牙利之后第二个要退出华约的。至于为什么不打阿尔巴尼亚,很简单,没价值,同时华约其他国家和阿尔巴尼亚之间还隔着一个不结盟的南斯拉夫(铁托作为不结盟的领袖之一,当年对于苏联也是有很多防范的)。
让世界第一次见识到华约大兵团打自己人是在1968年。1968年,面对着国内拉跨的经济,捷克开始进行捷克式共产主义的改良,史称布拉格之春,但改革被认为是对苏联地位的挑衅。1968年华约在捷克斯洛伐克军演结束后拒绝撤退,在苏联做出军事打击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定后,苏联为首的华约5国(缺少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纠集了50多万军队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捷共的杜布切克等领导人被送往莫斯科举行进行“喝茶”。虽然这次事件只有80多人伤亡,远不及匈牙利事件,但这无疑是在加深各成员国的恐惧。事后,阿尔巴尼亚完成了最后一步,形式上正式退出华约。
苏联所做之事早已将华约彻底拉下神坛,条约规定的“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内政”、“不以武力相威胁并使用武力”等显然是一纸空谈。
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总结就是,作为直接对立的两大集团,华约成立后北约和华约并无任何冲突,反而是北约很安静。北约发起的战争都是在苏联和华约解体后,而华约则是行动频繁,行动频繁也就罢了,关键是专打自己人,尤其是苏联作为华约老大对于各个小弟的暴打。宗旨俨然由应对西方世界的武装威胁变成了干涉各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华约存在的35年里,也就只有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没有与苏联发生矛盾冲突。
而北约成立后也就只有法国在1966年退出北约,而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退出理由也是要谋求独立自主、大国地位,改变北约由美国主导的格局,建立美、法、英三国指挥机构,但事后北约也没因此直接干涉法国,更加不要说军事威胁。43年后的2009年,法国重新加入北约,成为骨干成员国之一。
而且北约与华约最大的区别是北约真的敢保护自己的盟国,只要你真的受到威胁想加入且条件符合我就要。很多人一直在说北约扩张,其实华约也可以扩,为何扩不了,一是他爱干涉成员国事务,老挝、蒙古、越南、古巴都是华约观察员国,中国曾派观察员参加华约会议,但后来为啥不加入大家都知道。同为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从1948年开始就和苏联相敬如宾,苏联一直插手不了南联盟,直到南联盟解体后俄罗斯才有机会伸手到南斯拉夫。二是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太看重自身利益,北约是只要条件符合你敢来我就敢要,波罗的海三国离莫斯科那么近,到只要你敢,我就不怕俄罗斯态度,我就敢要。但当年的苏联呢?害怕朝鲜处境太危险不要,想想也是,抗美援朝还是怂恿中国去打,苏联都不敢去参战。古巴的卡斯特罗曾强烈要求加入,但也不要,害怕和美国冲突(当然古巴导弹危机被解除后对于美国的私下承诺也是原因之一)。反倒是天天盯着和西方八竿子打不着的蒙古,为的还是要防范和威胁苏联的最大潜在社会主义对手中国,结果被其他成员国一致反对。所以华约成员国要退出,加入对手北约还真不赖他们。
当年华约与中国是直接敌对关系,珍宝岛事件中和中越战争中,华约为苏联和越南摇旗呐喊,《人民日报》曾多次指出“华约已经由一个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组织,变成了侵略成性的反社会主义的工具”,当然这些历史在“三个无上限”的新中俄关系之后,好像都被新一代中国的领导人抛到脑后了。
所以华约的解散是必然的,甚至说如果不是苏联绝对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华约解散得更早。北约和华约好比两个互相竞争的公司,从成立之初,一个公司不断有人申请入职,一个公司不断有人申请离职。众人申请入职的公司不一定都好,但大家都要跑的公司一定不好。最终离职不断的公司破产,然后就要求竞争对手一起破产,想想也不可能。
而现在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经常表现出的依旧是当年苏联的那种对盟国打压,对非盟国小心处理的做法,从内部剿灭车臣,对外出兵格鲁吉亚,再武装公投克里米亚,最后雄心勃勃的发动对于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不过从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都不愿意在关键时刻和俄罗斯共同出兵乌克兰可以看出来,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风格,但是它毕竟没有苏联那种绝对的军事实力,它的小弟也都是三心二意,骑墙观望,这个可能也是华约后遗症的结果之一吧。
北约在苏联解体后的东扩行为,没有超出大棋局概念,仍旧是殖民主义为基础的地缘政治理论。
人类做选择的基础是成本,这是人类思维方式。如果想要他人做出对你有利的选择,只需要增加对方某方面的成本,就能迫使他做出你希望的选择,这种方式你认为无害?
而这就是大棋局的立意,北约不过就是重复这个概念,不断东扩。
比如美国把军队驻在韩国,这就在亚洲大陆有了军事干涉的机会,如果在日本就失去这种能力。而如果美国有军事干涉亚洲的能力,亚洲国家就不能自由发展,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美国因素,比如是否会影响美国的利益?
这叫地缘政治。
同样的,美国每一次让北约东扩,都是迫使俄国不得不强化西部的军备,这是要花钱的。经济发展也不得不考虑可能的军事影响,毕竟北约是个军事组织,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战争。这类似大陆在五六十年代尽管在福建修了全国最好的公路系统,但不敢在福建投资发展,因为老蒋已经试过很多次反攻大陆了,任何政府都不会在可能出现战争的地方大量投资。
对于美国来讲,每次北约东扩引起的俄国的抵制,都可以刺激欧洲,迫使欧洲担心俄国的反弹,那么北约就更加重要,兔死狗烹的概念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懂。
这就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权重,最低限度也可以给欧洲卖武器赚钱。
这就是地缘政治对经济的作用。
在北约华约之间,双方的差别是经济水平,而不是谁是自己上,谁是恐惧的概念。北约至今也没有直接介入乌克兰战争,而这个战争是因为北约东扩导致的,这算什么“自己上”?根本就是借刀杀人。
如今为什么上合组织不断有人申请,但美国的亚洲北约却弄不起来?这两个都是军事机制,背后考虑的是成本,在亚洲与中国作对的军事机制的成本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质量,怎么说呢?缺乏历史知识,陷于误导。在如今的世界,如果美国退出,世界可能会有很多小型战争,但不会有大型战争的军事威胁。
这就是帝国对世界的影响作用,帝国的崩溃导致世界失序,但不会出现帝国对世界的军事威胁。前者是新秩序建立过程必然发生的,后者是产生毁灭世界的压力。
那种对人类社会心理影响更大?中国话讲,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