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月4日,昨天可能是疫情发生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先是有大陆B站的宣传片“后浪”,然后是海外华人传播的美国政府第一次官方有关五四的讲话,还是全中文的讲话 --- 博明五四中文演讲,最后还有高晓松发起的“相信未来”的百位明星的抗疫义演,一天从早到晚,此番落幕它又粉墨登场,毫不热闹。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又译为马修·波廷格)在“五四运动”101周年当日发表以古喻今的演讲,回顾“五四”历史、展望美中关系未来。这是首次有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以流利中文在白宫向中文读者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问道,“五四”的最终遗产将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回答啊。 五四运动属于他们。‘五四’的民主愿望还会等到下一世纪吗?‘五四’的核心思想会不会每次都被官方的审查而抹掉? 今天仍然坚信这一主张的人会被称为‘不爱国’、‘亲美’有‘颠覆性’吗?我们知道共产党会尽量这样做的。”
博明在演讲中呼吁“少一些民族主义,多一些平民主义”。他称,推动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背后的核心力量,和五四运动的如出一辙,即是平民主义(populism)。博明在演讲后解释说,将populism翻译为平民主义,而非更常见的翻译“民粹主义”,是要强调这股力量推动以民为重的政府。他还说,追求民主来自中国传统思想,而台湾就是华人社会民主实践的鲜活证据。
博明,作为一个美国的中浪,代表着美国政府,很显然地在给中国(海外)的后浪(包括其他浪)提出了‘五四’的民主愿望。
接着就是B站的“后浪”登场,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以老一辈的口吻向中国的年轻人们表达羡慕、认可、鼓励等多种情绪,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也导致了巨大的争议。其中60后,70后的前浪最为积极,而80后“中浪”朋友圈也在刷屏,并被调侃为“前浪向中浪介绍后浪”,真正的后浪“90后无感,00后不看”,却引发中浪“集体自嗨”。
视频的套路也就是站在前浪的角度,冲着后浪急头白脸一顿夸。大意就是:我好羡慕年轻人啊,现在的年轻人站在物质文明之巅,想干啥就能干点啥,打打游戏COSPLAY,去旅行,去享受,各种嗨各种玩之类的,真的令人羡慕。
一部分人不认可这个视频传达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但是现在的后浪被寄予了爱国的理想,赋予进步的重任,却没有民主的土壤,经常被灌输伪科学的毒药。这个视频中更加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民主和进步,而是通篇的享受,空范的理想,直白的物质至上,洗脑式的爱国,除了空想和远方,好像没有踏实做事的任何关联,难道这个就是新的五四精神?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视频的宣讲用力过猛。这部54青年节的宣传片里,我们看到了《小时代》的身影,看到了那种提倡的那种拜金、奢靡享乐主义的精神。而那些稚气未脱的年轻军人也是后浪,在抗疫一线的年轻护士也是后浪,在工厂靠双手养活自己的也是后浪,在格子间加班熬夜肝到爆的也是后浪…… 试问他们看到这样一支在54青年节发出的,号称是代表所有青年的影片,心里会怎么想?再看看自己要还的房租和房贷,会不会有酸酸的感觉,只恨自己没生在一个有钱人家。
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幸运的富裕家庭的后浪们能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呢?是否还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我第一想起的就是那个满头冰霜的孩子,他难道不是我们的后浪吗?顶着一头冰花的他,是否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如果视频改为“有钱人家的后浪”,应该会是更加贴切一些。多数孩子都还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还是你们讲的后浪吗?
这些都是中国官方希望大家看到的正能量和爱国后浪,那些没有如此幸运的年轻人,他们可能真的不属于这一拨后浪。
我们看了看中国的后浪,再来看看美国的后浪吧。
5月4日不仅是青年节,也是星战迷的狂欢节。星战日诞生于《星球大战》中的一句著名的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而这与英文5月4日(May the 4th)发音非常相似。星球大战日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刚刚当选英国第一任女首相,为了祝贺她当选,执政党在《伦敦晚报》上刊登了半个版面的广告来写:MaytheFourthBeWithYou,Maggie.Congratulations!此后,在5月4日这一天,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忠实的星战粉丝喊出“愿原力与你同在”这句话,久而久之,这一天便被官方定为“星球大战日”(StarWarsDay),每年的5月4日也形成了重温星战文化的传统。穿上盔甲、制作星战美食或者火腿索罗三明治,亦或是去迪士尼体验刺激的星球之旅。”
今年的星球大战日肯定是看不到成群结队的COSPLAY,也不会有聚集在电影院的热闹场面,大家只能在家里自己看一看星球大战的电影,回忆一下隔离前的美好生活。但是我们看到的美国的后浪现在又是怎样了呢?他们和中国的后浪相比,会是“毁掉的一代",还是“共同成长的一代”。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定义,在美国人们通常将1981年-1996年出生的人群称为“千禧一代”,1997年-2012出生的为“Z时代”。今年,Z时代年纪在8-23岁之间。
专门研究年轻人的代纪动力学中心(CGK)主任Dorsey向Business Insider表示,此次新冠疫情将成为美国的“Z世代”年轻人的共同集体记忆,对涉世不深的他们产生深远影响。他将“Z时代”分为四个年龄层人群,每个人群对于疫情的认知和受到的影响并不相同:
中学生和低年级高中生
他们正处于最渴望和同龄人社交的年纪,学校的环境有助于他们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但疫情期间他们却只能和家人相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想念学校和朋友。
高年级高中生
他们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高年级高中生大多面临最后一个学年,即将毕业,但疫情中他们可能连毕业典礼和毕业舞会都取消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毕业之后的去向感到迷茫。另有一项调查显示,他们中有22%的人正在重新思考未来的大学计划,25%的人认为新冠疫情将影响他们上大学的决定。
大学生
大学生同样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大学生担心,一旦他们或同学的父母在疫情中失业,失去经济支持,他们还是否能回到学校。一些国际学生则担心,未来如果拿不到奖学金或签证,可能会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还有些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也担心长时间在家会影响学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担心的是疫情冲击之下,大量的实习和工作岗位消失,他们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
刚步入工作的年轻人
Z世代中年纪最大的一群人,他们刚刚工作一两年,主要分布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没有独立缴税,领不到美国政府发给他们的补贴。这些人刚刚开始尝试经济独立,但一下子跌回原形。他们没有储蓄作为经济安全垫,又不好总是依赖父母。他们失去收入来源之后,几乎陷入绝境。这些经历过“财务危机”的年轻人,可能会培养出比前辈们更强的存钱和理财观念。
对比一下,这些真实生活中的美国后浪,今天对于明天和未来都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也许没有表现出来亢奋的爱国主义,也不一定都有着什么进步思想,但是民主对于他们是真实的(可以投票的,可以大声抗议的),科学对于他们是无所不在的。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五四精神,但是五四精神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可能中国政府还是寄予希望在美国的后浪,希望他们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城市的高楼大厦,高铁的四通八达,完全的无现金支付,从而更加的倾向于认同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集团党天下的政治体系,但是正如STAR WARS 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with you",如果FORCE ONLY WITH Government,Not with you, 后浪们不是被拍死在沙滩上,而是根本就被挡在防波堤外面,只有极少数的特权阶级的后浪可以绕过防波堤,到达他们希望的彼岸,这个当然不是美国的后浪们会接受的,希望也不是中国的后浪会永远接受的。
关键这种贪图享乐,自我中心的思想还在继续毒害下一代,和Z世代,好的现象就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父辈得到的教育,开始更加有担当和责任心了。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需要继续积极的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毕竟这个还是美国少数有竞争力的产业,包括高科技和教育
但美国年轻人 实在 令人担忧, 学校放羊, 高校招生 政治挂帅。 优秀人才都想去华尔街,搞计算机。 真正科学,工程却 后继无人。
时间 站在中国这边, 替美国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