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markya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马克谈天下(22)高考,必由之恶?

(2019-06-07 21:35:30) 下一个

今天明天(6月7日,8日)两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系统之一的中国高考就又要登场,古代有人云,“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现代的中国,辞官归故里的可能是翎毛凤角,但是漏夜赶科场的却是普遍现象。

多年来,高考的利与弊已经被举国上下,以至于在海外华人群体都被广泛讨论,但是正如在美国民间流行的一句话 “Government is necessary evil",GAOKAO,可能也是中国体制下一个必由之恶吧,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高考是怎么来的,又经过了哪些变革。

中国的”高考“自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高考”发端自隋朝,到唐太宗形成了雏形,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又增加了殿试,并且还产生了武举。不过那时的正规名称不叫高考,而是叫进士科举。

隋唐时期,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此后的科举制度逐步丰富、渐渐完善,一直到了明朝才真正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此时科举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考试制度的完善为何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阶段?因为这也是一项大规模的国家行动,所以牵扯到有关的各个方面。而有关“高考”的改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通常所说的近代高考是从1977年开始的。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5%。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X”方案。2001年这一方案扩展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其后在多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包括吉林。
 
对高考改革来说,2017年是一个特殊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高考恢复40周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迎来了首次新高考。当年两个全国试点地区,上海、浙江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也于2017年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之后改革将陆续在全国铺开。根据3年前推出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上海新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除了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传统高考科目外,还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6门科目中任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折算成相应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对比于两到三天(我们那个时候是7 + 1,三天高考)的高考冲刺,实际上高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考试,第二部分是录取。文革后恢复高考38年来,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变,从最初的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最终取消自费生,实行“并轨”。

198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1985年,原国家教委规定,高校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称“双轨制”。

1994年,37所重点院校成为招生收费并轨制的试点,“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开始建立。

1996年,高校试行招生“并轨”,取消招收自费生,“自费生”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

2000年,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也开始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彻底完成。

2007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校园。

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是有利于客观公正选拔人才,有利于人口的阶层流动,促进社会的相对公平的。高考也是国家广泛吸纳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在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中,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组织的严密、客观、公正,标准易于掌握,因此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信誉很高,没有真才实学者是难以跨进大学校园,但是高考的客观性也同时代表了它的残酷性,“一考定终身”成为了很多家长和学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有个意外的结果是,高考给国外的大学和私立中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相当一部分在国内比较富裕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躲避高考的折磨,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这个好像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给世界教育市场带来的一个资金和人才输出吧。

现行的高考制度,其本质也是一种类似于“八股取士”及“科举制度”的应试制度,虽然它起到了招贤纳士的作用,但同时也遗弃了许多学生,尤其是对于偏科严重的学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说有人擅长写作,但世俗硬叫他先学好数学,倘若他真的把数学学好了也罢,但学不好呢?我想他便和大学无缘了,和更高层次的文学无缘了。试问文学与数学有什么联系呢?你见过那个大文豪在文章里列举一大堆的数学公式吗?

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特别是目前教育及社会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反思。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由一次考试定终身。现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状况。但往往一次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不能反映学生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使真正优秀的学生落榜。对新生质量高低如何理解,知识质量是否就是唯一的,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否还应该有其它方面的质量,如专业思想、实验经验、动手能力等等,这些内容如何反映到招生制度中?这都是目前高考制度无法解决的。

实施高考制度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导致我国不能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太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场所,因此只能通过高考制度考试录取优秀者继续学习,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高考制度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方式。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少高校开始自主招生,而现有的高考制度无法保证各高校不滥用自主招生权,从而出现了“以钱换分,以分换钱”、“钱分交易,权学交易“等现象。近几年来,高考制度在不断的改革,高考投档率在不断的提高,但就投档率、降分录取而言,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投档率高达120%时,各高校是以何种理由吧把那20%的考生退档,这对公众是一个长期未解的谜。当我们面对时常出现的取低退高的现象是,我们是不是该对他们的做法有怀疑呢?

高考,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延续,不可能解决中国现有教育的所有问题,但是它可以说是所有不完美选择中的最好选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高考制度会有很多的改变,但是肯定还会延续。但是因为高考对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基本公平的标准,它就像政府一样,是一个必由之恶,必将延续很长时间。

 

 

(文章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马克的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尽量客观公正,不带入自己的个人喜好,希望大家评论时也是就事论事,不要发表太多情绪化的留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