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坚峰

彩虹那头寻找狐狸的家
个人资料
正文

三家师母共用一个厨房

(2020-04-13 04:43:40) 下一个

三家师母共用一个厨房,其实是一个楼面过道。这种住宅是清末民初大户人家的老房子。庭院深深,三进两造,雕栏画栋,青砖铺花。

那时的大院里住了二三十户人家,楼上楼下都是人,成了一个大杂院,很像《七十二家房客》,只是少了一个房东。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三十平米的小间里,吃喝拉撒都在明眼处。到也没听说有发生瘟疫的。

三家师母在同一个过道里做厨,烧的是蜂窝煤,从粮站打来的菜籽油灌在油瓶里,瓶子一律是没有盖子的,用纸锥塞住,是旧报纸卷成的。那油厚腻不化,倒在热锅里,很长时间泛出一层细细的泡沫,菜倒进去,嘶啦一声,一股油烟腾起,满楼道都是呛人的油味。那时没有油烟机,油烟自然的沾附在四壁和天花板上。过道靠外一则是栅格玻璃的木门。玻璃在油烟中熏着,日子长了,积一层油垢,又有木格子挡着,没法擦洗,也从没有人想去擦洗过。油垢干了就渗透到玻璃里面,成了玻璃的一部分。玻璃变成了毛玻璃,油腻腻的让人看不清外面的景物。炉子熄火是经常的事,要把炉子点着不容易,先用碎纸烧柴爿,再用柴爿烧蜂窝煤。一把破蒲扇子使劲的扇,扇子裂成了三瓣,扇起来啪哒啪哒的响。许多时候一次不成功,煤看着好像着了,柴火一灭,煤火也跟着弱了下去,那就得重来。逼仄的楼道里青烟迷漫,熏的人眼睛像兔子样通红。生火的孩子扔了扇子跑到外面走廊上猛吸几口新鲜空气,再憋着气跑回炉子前继续扇。平时我们无时不刻的呼吸,从来没有想过这有啥好说的,但在煤烟中熏过的人会真真的体验到,能呼吸一口清新空气是一件多么幸福快活的事。

不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后来煤球店提供一种专门的蜂窝煤,里面掺了木屑,一点就着,解决了炉子熄火的问题。
三家师母在烧煮,住在楼上的人就从你背后走进走出,各家每天吃什么,都是公开的,谁也不瞒谁,那时的生活没有隐私这一说。厨房里除了炉子,还有水缸碗柜油盐酱醋,桌凳烂鞋子。这里除了是厨房还是各家吃饭的地方。那是我们曾经的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