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张三,李四和我有过一次难忘的旅行。
(一)参观上医大
放暑假了,我们从瓯海坐船去上海,到了上海先去参观上海医科大学。咱们是瓯海医学院的,要看看上医大到底比瓯医好多少。
那天早上到了上海医科大学门口,大铁门关得紧紧的。所有人都要从传达室的小门进出。 有两个门卫看门。胸口挂着上医大牌子的可以随便进出,没有挂牌的要一一盘问。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铁道游击队》里日本人的据点。 有良民证的可以过,没有良民证的不能过,搞不好还可能被抓起来。
我们想从小门突破,混进去,门卫把我们挡住了。
“侬啥地方来?” 那门卫抄着上海腔,用高傲的目光打量着我们几个乡下来的小瘪三。
“我们是鸥海医学院的学生。” 咱们老实回答。
“侬来做啥?” 那门卫傲气十足。
“我们放假了,想到这里来看看。”
“看啥?里相有同学,侬可以进去看。 里相没同学侬不可以进去。” 这下可难了。我们几个面面相觑。
“有,我有同学在里面。” 不知谁说了一句。
“叫啥名字?”
“王五” 张三回答很快。
“那个年级的?”
“七七届。”
“哪个班的?”
“一班?”
“几组?”
“二组。”
“好吧,侬几个在这里登记一下。” 那门卫虽然高傲,但智商并不高。 他见我们三个对答如流, 一副书生的样子,就让我们进去了。 (王五是我们鸥海医学院七七届一班二组的同学,当时他在鸥海)。
我们在那里签了名,就进了上医的校园,在里面转悠了几个小时,没有找到王五。
上医的几个楼的确不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也许就是这次参观让我们几个与上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都到上医读了研究生。
(二)西湖游船
上海玩好了,我们就去杭州。
那天上午三个人决定去西湖玩。
早上八点多就到了湖滨。那是1980年,改革开发才开始,老百姓手上钱还不多,旅游的人也很少。湖滨的水面上横七竖八地停了几个没有蓬的破旧的小木船,出租用,可以自己划,也可以让他们划。三个小伙子有的是力气,自己划。小船租半天只要四毛钱, 现在听起来很便宜,但是那时候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十四元。
八点多,天气还不热,三个人划着一条小船,稀里哗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湖心亭。 停了船,上了岸,把船尾一条长长的铁链系在一颗树上,我们就玩去了。
湖心亭有三潭印月,九曲桥,有接天的荷叶,映日的荷花,婆沙的杨柳,多姿的盆景, 这湖心亭真是风景如画,让人目不暇接。那天也忙坏了我们的摄影师张三兄。
走了一个多小时,天太热,脚也太热,李四和我干脆就坐下来在树荫下洗脚。 摄影师连这个镜头都没有放过。
太阳越来越高,天越来越热。那时候湖心亭的棒冰汽水,只要五分或一毛钱,但我们都是穷学生,没有钱去享受这些。 还好大家都很年轻,走了很长时间口也不渴。
十点多,该回去了,必须在十二点前把船还掉, 因为船只租了半天。
从湖心亭往湖滨划,不知为什么,这小船忽然变得沉重起来。划了好长时间船也没有走多少路。来的时候是船如箭发,现在这船好像成了万吨轮, 三个人拿它没办法。 附近有几条船,也是同方向的往湖滨走,不知为何人家的船就是比我们走得快。
查一查船没有漏,没有进水。三个小伙子都在拿着桨拼命地划,这船就是慢悠悠的。可惜这三个人都是男的,如果是一男一女,傍晚在这里慢慢划一定很有情趣。
“赵六,你看他们船上只有两个人,船却比我们快,这是为什么?” 张三问。
“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是一男一女,在谈恋爱,那男的动力比我们大。第二,他们是两个人,我们有三个,他们的船比我们轻。所以他们的船比我们快。” 我只能找理由自乐。
十一点多了,船还在湖心恍悠。
七月中旬,太阳是火辣辣的,天上没有一丝云, 也没有雾霾(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雾霾),天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太阳的强光;船离岸太远,也没有树荫可遮;湖里虽然有水,坐在小船上却像坐在火炉上。记得唐诗宋词里有无数描写西湖美景的,说的都是月色蒙胧,薄雾轻烟,湖光倒影,绿柳婆莎。 好像从来没有人描写西湖上赤日炎炎如火烧的感觉。
一路划船,身上的汗像水一样的流, 衣服都湿透了。闹腾了一个上午,又没有水喝,这口实在是渴啊。
后来李四出了个好主意,“跳到湖里去游泳。”
“太对了。” 马上有人支持。
于是三个人就轮流跳到湖里游泳,洗澡,喝水。快中午了,天这么热,太阳这么烈,游客都跑光 了,警察也没有,湖里游泳不用额外花钱,太舒服了,尽管畅游。
在湖水里玩了一会,洗了澡,喝了水,人也晾快了,口也不干了,力气又来了。
“加油,加油”, 三个小伙子又拼命的划了起来。
用了两个多小时,12点多,我们终于回到了湖滨。
还船的时候才发现,船后那条长长的铁链没有拉起来,一直在湖底像抛锚一样地拖着。
看来这三个大学生的智商也不比上医大那个门卫高多少。
写实小说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