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城里人一样恶补金庸,今天看到一篇他写的《韦小宝这小家伙》(链接
除了几篇不像样的微小说外,我没有写过小说,我总在想作家是怎么编书中的那些人物的呢?是不是在写之前就知道要写那些人物呢?一篇长一点的小说,少则三五个人,多则三五百人,金庸的每篇小说里至少有三五百人吧?那么他是怎么想出来这些人物的呢?
在这篇文章里,金庸谈到了对韦小宝这个人的创作过程。虽然谈的是韦小宝,但金庸在文里也谈了创作人物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他说:“小说主要是写人物,写感情,故事与环境只是表现人物与感情的手段,感情较有共同性,欢乐,悲哀,愤怒,惆怅,爱恋,憎恨等等,虽然强度,深度,层次,转换,千变万化,但中外古今,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
那么每个人物都要有其个性,人物的个性虽然受其生长的环境有关,但在同一环境生长的人,即使是双胞胎,性格也不会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个性,有了个性的人其形象才会有血有肉。
首先,他说韦小宝这个人是个小流氓,一个出生在妓院里的小流氓,金庸虽然没有这么说,但把他说成是妓女的儿子已经部分决定了他这个人后来的的流氓性格。
第二, 在金庸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现象就是生活中没有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小的时候不仅没有父爱,而且没有受到父亲或男子汉的影响,性格中总会缺少点什么。在韦小宝身上可能是留下一个待填补的空缺,为他后来受江湖上人的影响形成流氓性格留下了空间。
第三, 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会把好多人或一类人的性格都在他身上典型化,这点金庸说:“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
第四,就是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韦小宝虽然是个流氓,但也有其好的一面。韦小宝是在江湖长大的,没有受过教育,不知书, 不达理,染上了江湖人的流氓恶习,但同时也学到了一个很吸引人的优点,那就是义气。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等等都是很江湖义气的一面,这一点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同时因为不知书达理,也少了有学问人的那种虚伪和懦弱,或者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
第五,在妓院里生的韦小宝,也有可能继承了父母放荡的一面,所以注定是一个风流人物,有多个相好应该不出人意料之外。当然,中国有句老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韦小宝不仅是个坏男人,而且是一个讲义气又英俊的坏男人,其对女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了。同时,韦小宝是个把男女感情看得不是很重的那种人,所以会有那么多女人。在这点上,金庸虽然没有说,但是不是把自己这方面的性格写在韦小宝身上了就不得而知了。
第六,金庸想通过韦小宝这样的人物来写中国官场上自古以来的恶习。在文中他这么说:“中国政治的一直不能上轨道,与中国人太讲人情义气有直接关系。拉关系、组山头、裙带风、不重才能而重亲谊故乡、走后门、不讲公德、枉法舞弊、隐瞒亲友的过失,合理的人情义气固然要讲,不合理的损害公益的人情义气也讲。结果是一团乌烟瘴气,“韦小宝作风”笼罩了整个社会。” 这个应该是我们以前写作文时常常要求找出的现实意义吧!
第七,金庸在文中谈到了中外社会行为准则的区别,他说:“然而像西方社会中那样,连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也没有多大人情好讲,一切公事公办,丝毫不能通融,只有法律,没有人情;只讲原则,不顾义气,是不是又太冷酷了一点呢?韦小宝如果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又有什么好玩呢。“。这一点也体现了金庸小说里和其自己世界观中的中庸之道,就是说虽然对中国官场的“韦小宝”作风不满意,但又不甘心剔除它,不然就不好玩了。
第八,金庸在写韦小宝这个人的时候,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楚要把他写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定了小流氓的大方向,但其性格的很多具体方面是边写边形成的。就像英文里面说的,先搭一个骨架子,然后再慢慢地往上贴肉。
第九,他说作家一般在写第一本小说的时候都逃脱不了自己的经历,有时可能还会写成自己或周围人的自传体,他也是那样,但越往后,想象力就越丰富了,韦小宝这个人物是他生活中没有原型凭空想象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文风就像他书中的那些人物的武功一样,在写韦小宝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十,他说韦小宝身上有很多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但他并不是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代表,我相信也不是。有很多中国人的性格,才能引起共鸣,不是代表,才能有个性。只有这样,开始时搭的骨架子才会有血有肉。
这个就是我读这篇文章的得到的几点读感,以后有一天写长点的故事,肯定会多多借鉴的。
我读鹿鼎记后对韦小宝的印象是:不拘小节,不拘泥于常理,有侠义心肠(因为他从小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机警敏锐, 学东西快但是没有耐心。一般情况下有自知之明(比如在办国家大事方面),只是见了美女就变成地痞无赖。 好在他是个福将, 总是逢凶化吉,阴差阳错,让几个美女逐渐被他的英雄气概折服,最终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