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儿时的记忆三

(2018-03-19 09:27:32) 下一个

                  面条

    那时每个礼拜天最高兴的事是吃面。南方人喜吃面食的较少,在老家时除了小馄饨饮食店常年有供应,家里一年里偶尔做顿包子、面条之类的面食。

    姑婆和妹妹都是不爱吃面食的。但面条制作方便又可以不烧菜,所以每个休息天的中午都会安排吃菜汤面。中午时分我会很多主动的拿着淘箩去油粮店买面,上海粮油店里面条的价格分2种,标准粉做的是2角1分一斤,富强粉则为2角7分。那时的钱值钱,大多数家庭都会买便宜些的标准粉(俗称黑面粉),毕竟其差价6分钱可以买6-8斤青菜了。

    过去卖面制品的都叫点心店,里面卖大馄饨、小馄饨、各种汤面、拌面 和包子。开在居民区里大多店面较小,毕竟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价格还是偏高了些,如一碗小馄饨要1角3分钱,这个只能垫垫饥,如果自己烧的话至少可以买4两面条了。买面粉回来做面疙瘩的话够一家3口吃一顿的了。不过那时的面粉真的是纯小麦制的,不管是标准粉还是富强粉,煮出来后那个麦香味让人至今难忘。

                                         

 

                    绣花

    女孩子出嫁的嫁妆里,必定有自己绣的枕套。因此女孩长到读初中后就开始跟着学绣花,到工作后很多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绣品。绣花是个极费时费神的活,先要选花样,用蓝印写纸垫在花样下面,描花样,把它印在布上,拿花绷把布绷紧,然后凭个人技法上下飞针走线,用丝线绘出漂亮的图案。后期再用缝纫机缝制成枕套、床沿垫等等。
 
    夏天的时候上海弄堂里、小马路边就是人间烟火的最佳体现,门口成排的格式小桌子,家里人围坐着吃饭,男人间会喝瓶啤酒,女人进进出出忙碌着,喂孩子、从屋里再拿点好吃的。。。此时好勤快女孩子已经匆匆巴拉几口饭,坐在旁边秀嫁妆了。

    我唯一的作品只有一个红丝线绣的小枕套,另一个再也没有去触碰过,还是一块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