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给远亲拜年,她给我看了一张家族里为重修家谱而印发的宣传单。宣传单上先介绍了先祖名简,是宋徽宗的驸马,南下至剡溪定居,后代分成3支散开。是真是假有待专家的考证。不过,过去修谱时大多遵循“隐恶扬善”的原则,往往对自己家族有关人员的功绩进行渲染或夸大,经常出现攀龙附凤、嫁接世系和伪托名人作序的现象,大多出于光宗耀祖的目的,显示先世的出类拔萃,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其实世间一直这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炎黄二帝是中国人的祖先,那大家都是帝王的血脉嘛,家谱中是否有皇亲国戚的应该无所谓了吧。
当然在家谱中能提到至亲的业绩确实是极高兴的事情了。在宣传单的当中提及爷爷办厂惠民等事迹时心里一阵窃喜,印象中爷爷一直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解放后工厂虽然变制成村办厂,但爷爷还是把它当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不计得失的去修理机器。包括村里的拖拉机爷爷也是免费修理。后来听其他长辈说那时谁家有困难了,多多少少会问爷爷奶奶借一点度日。他们从不去催还,其实当时田地、工厂早归公,都靠工分吃饭,不过是有个儿子、女儿在外地拿工资,每月寄回点小贴补(那时工资三位数都差很远,小家几口的生活费扣除后给父母的微薄的可怜了)。爷爷故去后,有的主动归还了欠款,有的故作遗忘,爷爷从来没有要求人家打借条,所以家里人明知道此人借款未还,加之都是宗亲,就不再催讨了。家谱里有爷爷的一笔是莫大的慰藉。
去年回乡看到宗祠已经集资修缮过了,到底比不得故宫,手工很粗糙,连原来的屋檐画被简单的覆盖了,那精致的花鸟鱼虫只在记忆中永留了。散落在村里的3、4个功名牌坊(过去我只知道贞节牌坊,原来还有功名牌坊啊)却无人关心,被堆满了稻草杂物等,其实这个是比家谱更值得保护好的文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