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培养目标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像数理化竞赛的尖子和模拟联合国,还有debate比赛的优秀选手,选择的通道肯定不一样。
有一点请家长注意,美国顶尖大学有所谓特招学生,但是特招生在普通课程和标准化考试方面不是差的那么远。当年林书豪进哈佛的时候考的老SAT,总分是2140,数学当时他是拿了满分800分。
还有些大学对文书特别重视,特别有名的是Wake Forest和芝加哥大学,这两个学校也不一样,芝加哥大学每年在校友当中征集那些稀奇古怪的文书题目,他们不仅要求文书写得很棒,其他方面也不能拉下。而Wake Forest如果对了招生官的胃口,其他方面差一点也关系不大。
还有几个学校在早申请结束之后,还可以在常规阶段继续申请该校的其他专业,如果这是你的梦校,你还有继续咬定他的机会。Defer的学校,有的学校允许追加补充材料,有的学校是不允许的。
下面我们讲下一个部分:
我们的小孩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跟学校的要求还差多远?
我们怎么样来争取达到学校的要求?
首先我们看一看,我们要怎样评判我们自己的小孩?
大体上可以把小孩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有超常天赋,而且很勤奋,这类孩子往往会被学校重视,录取顶尖大学的机会很大。他们往往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别人家的孩子,千万不要想到自己的孩子以他们为榜样,这类小孩不宜仿造模仿,也学不了。
第二类是勤奋、肯吃苦,有显著特长,这一类孩子不一定最拔尖,但是不会差,有的时候还非常优秀。华人社区这样的孩子挺多的,是我们的骄傲。各个大学会依据自身的综合平衡需求招收这些学生,实际上有的时候有一定的偶然性,即便是世界冠军也不一定申请的学校就一定会录取,有的时候我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些孩子成功的故事,但是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看见他们的艰辛?要想在特长方面成功的话,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这些成功的背后实际上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成功。
第三类是成绩不是特别拔尖,无显著特长,但是有优良素质、有特点、有气质。好大学招了不少这样的学生,因为学校认定这一类孩子将来能贡献社会。华人社区老实说这一类孩子偏少,尤其是男孩。这可能根据我们的性格内向以及价值观差异因素有关。
第四类是有天赋但是不太认真勤奋的孩子,这一类孩子有潜力,似乎男生更多一些,应当尽早引导,有些孩子11年级才睡醒,准备大学可能为时以晚,但是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可以进入大学之后转学或者申请研究生,大学只是人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第五类是成绩优秀或者优良,但是特长和特点不明显的孩子,华人社区这一类孩子尤其多。其实只要成绩好,不管是否得过大奖,不管是否有文体特长,很多人都有机会获得公立和私立大学奖学金。比方说11年级PSAT考得挺好的,就有机会拿到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这个信息是公开的,可以在网上可以查到的。
我们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的特长上面下工夫,而忽略了特点。
比方说很多小孩儿刚才说了都在弹琴,但是拿不到州一级或者国家级的奖项,就算不上是拿得出手的特长,在申请当中只能作为打酱油。
即使努力刻苦,大多数孩子可能也难有特长,相比之下,培养和表现出优良品质可能更为现实。家长和孩子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千万不要盲目攀比。
第六类孩子是成绩良好,或者一般在其他方面也比较平常,这样的孩子也不少,大多数去一般大学,实际上这种情况很正常,我们家长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安。
大家都很清楚,雇主是看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而不会去太多关注文凭和GPA,只有第一份工作大家都没有经验的时候,名校毕业生才暂时有优势。
其实我们看看自己,大多数家长,你和我都是属于普通人,为什么要强求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呢?自己的名校梦想不一定要非逼着孩子。
中国有一句话叫“笨鸟先飞”,其实我们这些笨鸟有的时候不是说自己去飞,而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代替自己去飞。实际上普通的孩子将来努力上进,人生会非常精彩。去州内的公立大学投入少、性价比高,而且A好拿,GPA高,将来假如申请医学院、法学院说不定还是好事,三流的大学走出一流的学生。
很多时间其实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态没有调整好,不切实际的期待,虎妈的乱推,希望落空的失落和孩子的关系恶化,吵架冷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和准备好做父母的。
我举几个知名人物作为例子。
第一就是后来做了和尚的宁铂,科大的。认识宁铂的人,说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其实宁铂当时很愿意到南大去学天文,但是他后来在科大学了理论物理,假如他学了天文的话,也许他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是在科学上贡献很大的,他靠了宇宙宇称不守恒定律拿了奖,但是他最大的成就是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在他拿了诺奖之后的60多年,有七个诺贝尔奖得主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预测的粒子而获奖。比方说像丁肇中、希格斯这些人,杨家将几乎垄断了60多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六个菲尔兹奖数学方面最高奖的,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的。
但是杨振宁的动手能力很差,当年他在芝加哥大学上学的时候,一开始是学的实验物理,那时间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流传一句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如果他去上蓝翔技校,可能就毕不了业。
梁漱溟的名字,现在可能听说过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半个世纪以前,可是鼎鼎大名,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公开和老毛老人家公开顶撞的大学问家,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大儒。
100年以前老毛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时候,梁是北大的讲师。老毛住在那会儿还是他准丈人的杨昌济家里蹭饭吃的时候,梁漱溟是杨昌济先生的同事,每次梁漱溟来访问的时候,老毛要毕恭毕敬地帮梁先生开门,然后把衣帽挂到衣帽架上,临走的时候帮杨先生开门送客。
梁先生自己回忆,他十岁的时候,有一次保姆请假回家了,妈妈就喊他说::怎么还不来吃早饭啊?他说:妹妹还没有帮我把衣服穿好呀!
爱因斯坦有一句话说:在科学上,我最讨厌那种人,找一块薄薄的木板,在上面打很多洞。他在科学上钻了几个别人钻不了的很深的洞,但是我们南大物理系的老先生冯段先生说:要钻一个很深的洞的技巧,就是先钻几个比较浅的洞,然后再从当中钻一个大洞就容易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能在科学上钻几个小洞,这一辈子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教科书上有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说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手工课上爱因斯坦交出去一个很丑陋的小板凳,老师就问:有没有见过比这个更丑陋的小板凳啊?爱因斯坦说:有,然后他拿出来一个他前面做的小板凳。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话,按照中国现在的招生规则,他连蓝翔技校都进不去。
杨振宁的父亲是清华教授,可以赞助一下到蓝翔技校能够插班生,但是四岁才会讲话的爱因斯坦就惨了,什么输在起跑线上,他连起跑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和小孩要有正确的定位,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下面我们找到小孩想去的学校之后,先看一看哪些条件他已经达到,哪些还有差距,我们怎么样做?
中国古代有个词叫愚公移山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申请大学的时候,这是最愚蠢的策略!如果把申请美国大学,比如要隔一座山,挖山是最费时费力的。
8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个富豪叫牟其中,说是要把喜马拉雅山扎一个口子,让太平洋的暖风吹到中国来。后来也有人说这个说法首先是科学院士何怍庥提出来的,他是扬州何园的后人。
现在大家还记得吗?他们讲的这个话,现在我们中国建了这么多的高铁,看到有几个是把山头挖掉的?一般用什么方法呢?
第一从旁边绕过去,第二从上面爬过去,第三是挖一个隧道穿过去。绕过去是我们最常见的方法。
很多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在中国参加高考,而是到美国来上美国初中高中,就是绕着走的一条方法。
还有就是选择自己容易的课程去考试,也是绕着走的那个方法。有些课程是绕不过去的,就只能强攻。
大学录取的时候要看考生的总体条件,有些学校是专门看你的短板。
所以申请大学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这块最短的木板在哪儿,然后要看看你有没有别的竞赛获奖或者别的特长把这个短板补上。
有些学校不管你最长的是在哪儿,首先是按照这个短板把你刷掉,所以这样子的话,第一轮就被刷掉了,所以最好的学生基本上是你没有特短,再加上有特长。
我们讨论的是非牛娃,就要讨论精力分布的问题。
有些课程考95分花一般的精力,而上面那个五分可能花的努力和这个95分一样多,这个时候你就不如放弃那个五分,专门花功夫再去攻别的东西。还有考AP,大多数课程都是70%、80%就可以拿五分,所以你的策略要对头。
现在我们把申请大学所需要的这些材料一条一条来梳理一下。
第一个是GPA和排名,最好的学生当然是学习和考试科目都对大学和专业的胃口,什么都是高分。但是如果需要选择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样是最有利的。现在的高中没有排名,但是一个高中的学生申请同一个大学,他会把这几个人的材料放在一起,你的GPA一下就比出来了。
高难度的AP、IB、A-LEVEL对申请大学有很大帮助,但是首先你要保证GPA的点数。假如你选了高难度的,到最后把GPA拉下来是得不偿失的。AP的门数基本上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AP最顶尖的学校也就五到六门,考十几门的也有,当然最好。但是我见过很多学生考五到六门也就能够上这些最顶尖学校。IP选课其实就是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越难的课越容易拿高分,因为这些课往往容错率比较高。
所以选AP的原则:第一条是容易拿5分,第二条是要富有挑战性。
还有一点,我们中国学生或者说华裔学生,数理化都比较好,但是很明显,其实爬藤之中,只有康奈尔的工科比较强,理科比较好的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都有很强的学科,但是这些基础学科往往都是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向象牙塔进军的,本科出来的就业前景不一定那么美妙。
因此要爬藤的学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背景一定要很强,这一点不仅国内过来的学生,就是美国本土的华裔学生,训练很多也不到位。
第二点就是标准化考试成绩。
最好是在十年级暑假结束之前进行免费测试,在美国有好几个机构提供这种靠谱的测试,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测试的水平选择考SAT还是ACT,然后决定备考策略,进行自学还是找私教补习。
如果距离已达目标或者差的不远的话,自己找真题练习练习就行了。如果只是哪一科比较差,就只补这一科。如果都不行的话再找补习班。补习班的时间长,小孩儿累,而且会耽误其他活动的时间。 SAT和ACT没必要准备得太早,随着课程难度增加,SAT和ACT分数会相应提高,太早准备的时间太长,会搞得很疲惫,到考试要出成绩的时候,反而没有感觉了。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考试考不到,所以只能optional。这时候大家要抓住机会,有得考尽量去考。考试的次数尽量越少越好,有些大学要求考生把每次考试的成绩报出来,你刷题刷出来的分数,当然含金量大家一看就不知道了。而且有些大学的小文书要写这个暑假你去干了什么?如果你的回答是刷题备考,你觉得招生官会怎么想?
第三项是申请文书,是与标化、推荐信一样并重的重量级指标,它让所有的考生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文书写作是一个专门的话题,我想强调几点:
第一,要写真实的自己,写出18岁少年的青春骚动。
第二,要正面、要阳光。比方说大家可能都知道曾国藩的故事,他早年去征讨太平军的时候,一直打败仗,给朝廷写的战报是写:“臣屡败屡战”。如果他写成“屡战屡败”,你看看朝廷会怎么想。
第三,不要过分编辑,如果你的考试成绩英文写作很糟糕,那么一个漂亮的文书人家会相信吗?
前几年在微信当中读了一个贴,叫“五个臭了大街的文书题目”,其实文书里出来的很多题目都是很好的,比方说做好人好事。这些题目确实写的人比较多,但关键是写什么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写。
我们Delaware,2015年还是2016年有一个女孩,她的文书是从最不起眼的Costco shopping写的,就写她在Costco shopping看到什么东西,然后就联想到高科技,结果她当年被五个藤校和斯坦福录取。而且不仅如此,她的那个高中在她之前五年没有人录取哈佛,在她之后,在她的带动之下,被招生官所关注,连续四年都收到了哈佛的通知。
2017年有一个关于写披萨的文书也获得了各个学校的青睐。
去年我们有一个学生写了与青春痘共舞的故事被康奈尔录取。我们还有一个从云南过来读美高的学生,他写了云南景颇族少数民族舞蹈的经历,结果他申请大学的时候,本来是申请的电子工程系,结果他的文书被电子工程系转到音乐系的系主任手里头,音乐系的系主任来给他打电话,问他:你是不是愿意到我们音乐系来读?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学生最优秀的写法是要展示,而不是告诉。不是直着嗓子在那边喊:我是一个好学生。而是要通过事例让这个大学看到你是一块璞玉,这样你离你的梦想大门也就差的不远了。
写的时候思路要拓宽。比方说领导力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在某个群体当中有领导的position,而是关键你要有领导的能力,做出事情出来。有的领导力是细条协调型的,有些是服务型的。
有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自己没有竞选过学生会的职务,而是热衷于帮他的朋友搭班子摇旗呐喊,并且帮一个助选一个上一个,这个学生在文书上写了这个故事,最后被录取了。
小孩的闪光点,有的学生创造力强,有的大局观好,善于计划,有的做事认真,有的长于坚持,你素材挖掘之后要通过合适的故事写到申请当中,只要在申请当中表现出其中一点,而且对申请大学有真正的热情,那么大学往往会选择你。
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不要像开中药铺一样把想说的优点全部列出来。写的时候还同时要强调自己脚踏实地,与众不同。
我们有一个指导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在本地帮助一个自行车行修理自行车,后来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紧张了,他要在学校乐队和修自行车当中选择一个,学生来问我,我说你继续修自行车吧,后来去了伯克利。
能反映闪光点的地方主要是文书和申请表,在准备的文书当中要和小孩多交流。有的时候,小孩不愿意跟你聊天,但是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有的时候假如能够告诉他有希望把他录取到顶尖大学,也许他会愿意跟你回顾一下。
现在资讯比以前发达很多,每年有好的文书贴在网上,但是不要读过了就拉倒了,而是要想一想,从中有所收获,但是不能掉到别人的套路里头去,思路是可以用来参考的。
第四项是推荐信。
推荐信自己挖掘的亮点要和高中老师的推荐信要吻合,推荐信是所有的申请材料当中唯一自己看不见的,所以要和高中老师都沟通,了解一下他准备写的是否与学生和家长写的一致。很多老师是愿意讲出来的,这样子你就可以把自吹变成他吹,录取梦校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根据估计,一半以上的优秀学生被拒,是栽在推荐信上面的。
下面一项是课外活动与竞赛方面。
有的人说美国的大学申请像评三好生,就是指的这些东西,这些软实力。基本上来说申请一般的州立大学,你只要硬件够了,这些活动有就行了。但是越往前,对于这些竞赛和获奖看得越重。在共同申请里,CommonApp有十个活动和五个奖的填写,五个奖尽量要填满,而且尽量要有高等级的academic的ward,十个活动尽量把干货填进去,不一定要填满,要填自己真正参与进去,而且长期坚持的。
我们很多的家长看到那些上藤校的这些小孩的经验,就想着把人家的活动也来照搬一遍用到自己身上,其实走人家走过的路永远到不了最高点,真正接地气的活动才是高大上的活动。
美国大学看你的活动除了想了解读书之外你还喜欢什么,你的个人兴趣和特点。这些靠别人安排好的活动,一出手招生官就能看出来,你就丢分了。
申请大学是一个功利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圈,用非功利的手段做出功利的结果出来。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要把自己闪光的一面给学校看,不足的一面不要隐藏,但是学校部分就不要说,在所有申请材料当中,不要主动去记自己的短。
中美双料院士施一公,当年从约翰霍普金斯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自己一定要走科学之路,而是和别人一起注册了一个准备万一找不到工作就去做生意,而且他的第一个job offer是在保险公司。
现在的香港大学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张强,当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读环境工程博士的时候,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被劝劲退的。
还有微信发明人张小龙,事业发展当中不顺利,曾经被国内某大报作为失败者的典型来报道。
现在他们功成名就了之后,回首这些往事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假如他们当年找工作的时候把这个事情讲出来,人家还会要他们吗?
再讲一个,俞敏洪调侃马云说,当年他们两个人都是搞英语补习的,俞敏洪第一年13个学生,第二年200个学生,第三年500个学生。
马云第一年20个学生,第二年20个学生,第三年还是20个学生。后来的故事我也就不再继续讲了。
还有文书写作和选校选专业,家长和小孩往往观点不一致,这种情况之下可能要和高中的升学顾问多沟通。
私校的升学顾问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解的比较清楚,公校学生人数众多,你不去找顾问的话,他可能不一定来找你,所以你尽量要去和老师多沟通,最后填表结束之后不要忘记检查一遍,不能让这么长的精心准备毁在细节上面。
美本申请有四个层次:
第一,我挺不错的,如果运气好,我有希望被录取;
第二,能够让招生官知道你是很优秀的,有资格被录取;
第三,让招生官感觉到你和申请的学校完美匹配,非录取不可;
第四,让招生官感觉到你是他们学校正在极力寻找的人,不录取是他的失职。我们要尽量把学生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
现在我讲一讲标准化考试和提分的问题。
因为今年的情况,现在的情况跟往年不一样,标准化考试刚才我已经提过了,就是SAT、ACT、IB,国内有的学校有A-level课程,还有国际生的托福跟雅思是附加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SAT跟ACT是标化,但是前几年芝加哥大学开始testb option,疫情之后绝大多数大学都是testoptional了,有的还是test free,那么我们要不要考呢?
老师说,作为华裔学生,强项就是在学习上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尽量要抓住,实在没考好可以藏起来不交。
到底是考SAT还是ACT呢?网上有一些测试。
我在这里简单的比较一下,这两类考试的特点。
SAT是两部分,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还有math。
ACT有English reading writing,还有science跟math。
Science的科学问题对学过科学的学生来说其实不是问题,出题的宗旨是要让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逻辑问题,实际上也是理工思维。但是麻烦的是他们怕学生不理解,啰啰嗦嗦的又写了一大堆解释,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平常没有见过的考生根本来不及读完。
这两类考试的数学部分对中国考生、华裔考生都不是问题,英文部分ACT阅读量很大,但是问题很直观,如果你要是没有见过,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SAT的题量少,但是问题的难度高。所以你知道自己在阅读方面是以速度见长,还是以难度见长,就可以知道怎么样做出选择。
还有国内来的美高学生考不考托福,有些家长很纠结。
其实英语水平有三个衡量标志,有些学校是一定要考托福或者雅思的,有些学校是SAT或者ACT当中英语部分过线。
像哥伦比亚,假如你是在中国,国内考生你考了700分,也可以过线。还有大多数的更多的学校是在美高读的年头够了,有的四年三年两年。
还有的像UIUC,只要美高毕业,有的什么都没说,像Georgia Tech(学校名)。最牛逼的是哈佛,他就是只写了鼓励你参加英语考试。
还有国际学生的界定,学校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学校是以是不是美国公民或者有没有绿卡来界定的,但是像哈佛、杜克、康奈尔,他是看哪些你从哪儿高中毕业的。东北大学说你这个美国公民在外国上高中和没有绿卡的人在美国上高中都是国际生。
国际生在录取的英语考试和财务制度上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界定。
还有一个学习范围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说:这个辅导老师说某某课题教材超纲了。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也常常被长辈讲,经常读那些无用的书,这个实际上就是中国跟美国教育的很多不同的地方。
我们国内的老师,谁能搞到真题或者备考的时候押上要上题,这个老师就很牛了。而美国的教育方式是围绕教学大纲打基础,可能开始的时候比较慢,后面就比较牢靠,就跟金庸小说里江湖当中的气宗和剑宗一样的,纯粹练剑的话,一开始比较快,但是到一定高度就不一定上得去了。
所以这里有一个快速提分升跟学习知识的问题,国内很多机构把每一个考试的每一部分分解得很好,学生提分很快,但是出了这个范围就不知道了。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国内的托福考108的学生申请香港大学的时候,他问我什么叫local?所以我们学生平时的学习要在打好基础之上再来快速提分。
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课都学得那么浸透,这时候就要区分什么是上大学的敲门砖。这些只要运用合适的战略战术拿高分就行了,而将来假如在大学里头还要学到这门课,或者对职业生涯有用的,一定要学结实,这也是藤校为什么对AP换学分有限制的原因。
如果从11年级结束才开始准备大学申请,就像一个厨师要做一桌大餐,就相当于把菜买好了,然后把厨师叫进来说:你给我做一桌大餐。如果厨师能够自己设计菜单,到菜场去买菜,甚至于有机会自己定菜单,然后度身定制的话,那么做出来的大餐肯定会不一样。
今天讲的时间比较长了,我最后再讲几句题外话。
第一,不一定要都往顶尖的高中里头挤,如果你的小孩是牛娃中的牛娃,是奔大藤的,当然要进顶尖高中。但是不是很牛的娃,在顶尖高中首先要与本校本级的同学竞争。而普通高中的话,本校没有什么对手,想上哪个大学都可以。
前年有一个Vancouver(地名)的学生到UPen来访校,就跟我讲,想让他的女儿冲刺一下Upen。我一看学生的GPA只有2.8,我说这个可能有点像骑着自行车上月球差不多吧?这个妈妈说:哎呀,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把她送到Vancouver最好的女校去。
我跟妈妈讲,这个问题就出在你这儿,你花了很大精力她才挤到高中里去,她在高中里在尾巴上的可能性就很大,只有轻轻松松进高中,才能有最大的希望在高中里排在最前面。
第二点,我们在子女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家长一定要了解规则,这样子女才会更信任你,什么话才会跟你讲。即使你找了顾问和中介,也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忽悠你或者糊弄你。
【讲座问答】
1. GPA及标化成绩在美本申请中比重分别是多少?
我刚才已经说了,GPA是基础。
2. 如果孩子初中没选外语课,但是坚持上中文学校。到高中时从头学Spanish 还是选Chinese 比较好?中文大概两年就能学完AP。
中文AP老实说基本上拿五分的比例是30%,大体接近40%。学中文AP考五分不会有什么加分作用,但是考四分肯定会有减分。
3. 11年级的暑假就要开始写申请文书了吗?每个学校都要写得不一样吗?
11年级暑假一般要开始酝酿主文书。
申请文书是有两类,通用文书,像MIT是自己的系统,今年的Ccommon Aapplication的通用文书已经出来了,但是每个学校的小文书还没出来,所以小文书的往往是要稍微迟一点。
4. 什么时候请老师写推荐信?需要一文一理老师吗?需要是主课老师吗?孩子的特长是计算机,以后也打算读计算机专业,可以请AP CS老师写吗?
推荐信的问题,实际上是问需要什么时候开始找老师写推荐信,一般都是在暑假之前。实际上大多数的公立学校在放暑假之前,五月份正常会发自吹自擂信,然后让学校的顾问给你写推荐信,任课老师是你要自己去找的。
实际上原则第一是要他对你印象好,能够帮你写出好推荐信;其次才是选什么学科。你自己找老师写推荐信,你也要先把自己表扬一通,给老师要提供炮弹,他的推荐信才会写得好,才会有料、有干货。
5. 怎么选AP课对大学申请专业有帮助?
第一是要拿到五分,第二是要有挑战性,第三是要跟你所申请的这个专业匹配。
6. 如果孩子在很好的私立高中读书,申请大学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跟公立高中的孩子相比)?
私立高中跟公立高中,大家可能读过了之后,或者跟附近的人比较就明白了。私立高中往往强调批判性思维,writing特别好,公立高中相对来说理工方面比较强。
从这么多年来统计基本上可以看出来,同样的标准化分数的学生,私立高中比公立高中要录取的好。而且私立高中因为一个老师管的学生比较少,他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
7. 没有特别突出的课外活动项目,还有没有必要再搞课外活动,可以搞什么呢?
这个东西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喜欢和特长,当然还要跟你所申请的专业匹配,这几点综合考虑,还有你有什么资源。
8. 其他因素相类似,课程难度差不多前提 下,GPA3.8 VS 4.0 在AO看来有很大差异,会影响孩子的录取吗?
GPA3.8跟4.0,我觉得你指的是un-weightedun-writing的,实际上3.8往往是顶尖学校的底部了,你一定要有比较强的别的方面的特长才能补回来。另外一个,即使是4.0的writingweighted,你到最后也要有别的方面竞赛或者特长,当然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9-12.是否有必有去请一个private counselor ,如果应该用,什么时候请合适?
第九到第12个问题都是讲找顾问的事情,实际上根据统计,在整个美国大概平均有25%-28%,不同年头不一样,这是抽样统计的结果,是找校外申请顾问的。
找申请顾问实际上有几类,有的很早,进入高中就找了顾问,帮他规划,有的是到11年级申请,就是临门一脚。还有的只是找文书老师帮他来把关。还有的只是按照时间来咨询,有什么问题就来找顾问机构来问一下。实际上,这个是要小孩自己愿意接受,有些家长是小孩不听自己的,想找个顾问老师。有些小孩在这种情况之下是愿意听的,但是也有些小孩觉得是你父母找来的,我就不理了。所以要看情况。
私立高中里,我刚才说了,对学生的关注度是比公立高中要高得多,但是他也不可能帮助你把每一篇文字每一个字来看。
13. 孩子明年12年级,想申请Business School. 您觉得他明年选AP chemistry 还是AP economics 对他升学有利?
其实这两个东西都是有利的,因为商学院有很多是需要理工思维的,刚才我提到过economics可能联系更紧密一点。还是刚才讲的三个原则,Major related(英文)已经排到第三位,第一是容易拿五分,第二是有挑战性,第三是要专业匹配。
14. 孩子选的是高难度的课,GPA很高,标话成绩也不错,但课外活动比较欠缺,还能申请前30的学校吗?
看你怎么比,申请前30还是有希望的,有句话叫做:你做什么固然很重要,让招生官看到你做了什么更重要。假如你申请的时候技巧表达的好,希望就越来越大。
15. 大学想学CS专业 是应选AP Bio还是AP Chem?
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跟CS有关的。大家知不知道90年代AI有一次热潮,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脑神经元,所以计算机的思维跟大脑思维是特别有关的,这一次的AI是从大数据这个方面来说更加靠近的,实际上现在AI那些material都是搞chemistry的人先搞出来的。
16. 申请比较好的学校,一般而要多少门AP,才比较有竞争力?是否12年级修的AP对申请已没有帮助?
刚才已经说了选AP的几个原则。12年级选AP,因为你申请大学的时候需要交你的所有的课表,12年级的AP虽然考不了,但是在招生官眼中分量也挺大的。
17. 自己考学校没有的AP课对申请有何帮助?如何准备?
选AP的原则,第一就是要高分,另外一个你在校外自学。当然是有帮助的,假如学校里头没有提供AP,你又想展示自己实力的话,这个就需要自己在校外学习,然后去考试。
18. 准备考CS的考生 12年级选线性代数还是AP统计?
统计的AP是所有的AP里容易拿五分的,五分的比例特别高,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19. 高中没有成绩排名对申请好大学及奖学金有怎样的影响吗?
高中排名的事情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实际上同一个学校的人首先是在一起评比的。
20. 能介绍一下波士顿地区比较好的学术有关的夏令营吗?或者是新英格兰地区的overnight camp。
我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我知道罗德岛的夏校据说是艺术挺好的。
21. 11年级的暑假应该做什么?是否需要安排去做实习或者去大学实验室做研究?
其实暑假你可以做几类东西:一类是顶尖的有竞争力的夏校,还有一类是做research,或者是有竞争力的实习,都是对申请大学有帮助的。夏校的选择,几个年级的夏校是这么一个原则:就是在九年级要探索你的兴趣,就是你不知道的东西去尝试一下子。十年级是展示你的兴趣,告诉一下你在这方面开始努力了。到11年级要展示你的实力。
22. 如果想学business, 有哪些非top20 的学校推荐?
在前20的学校里最好的本科business就是Upen的沃顿,其他几个排前的都是非前20的,纽约大学的STEM,UChicago, UTAustin,另外有几个,像伯克利是进校时是不能直接进去的,哈斯是要进去之后到二年级结束,大三的时候选进去的。
23. 如果有好的竞赛成绩和科研,爬藤的话,有没有体育和文艺活动还重要吗?
这两类,体育假如要有的话会大大地帮助你,你跟别的人情况差不多的时候,这时候就起关键作用了。艺术的话,你要爬得很高才行。
24. 今年仍然sat/act test optional的政策,对于大陆国际生,除了托福,是不是可以把重点放在ap和活动。可以在学校参加act考试,对于申请前30,前50,act大概什么样的分数可以提交。
刚才讲到test optional,是看你跟什么人一起比,所以能考尽量考好,ACT的分数线基本上是前50有28分就行了,前30的话要30、31分。
25. 高中考虑转校问题:鸡头还是凤尾?
首先你是在同一个高中里比。
26. 专业排名和学校排名,哪个的优先级更高?
选学校和选专业有三句话大家记住就行了: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有些学校专业特别好,你可以注意来弥补这个学校差的部分。
27. 孩子的写作能力最为突出,比较强在哪些专业上有优势?
写作能力其实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对文科学生来说意义就更大一些 。
28. 高中IB课程如何选课对申请学校有利?对初中学生有一些学习和活动上的什么建议?
IB本身它是一个体系,你尽量跟学校顾问配合一下就行了。初中生要打好基础,探索你的课外活动有什么特长。有很多东西不是说到了初中才开始,有些甚至初中开始就已经太晚了。
29、如果GPA和AP classes很好,没时间准备非常高的标化成绩,1500-1550的标化成绩还有意义提交吗?
这个标准化成绩应该是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到最后,像今年的情况,你首先要有,1500到1550在往年申请最顶尖学校好像有点欠缺,但是今年的这个成绩已经不算差了。
30、孩子的学校11年级只有AP CS and AP history. 选哪个呢?而且即使两个都选 12年级也要再上3门AP吗?谢谢
这个完全一个是理工的专业的问题,一个是文科的,所以要看你学什么,将来想学什么,然后再决定选什么课。另外12年级的AP选择是很有技巧的,因为12年级AP最重要的作用是申请大学的时候放在选课表上给招生官看的。
31、请问老师:两封老师推荐信必须一门文科一门理科吗?谢谢
不一定要一文一理,首先的第一原则是老师写的推荐信要漂亮,要好看,其次才考虑平衡。
32、请问好大学要求高中学几年外语?如果选中文没优势的话,选Spanish/French最后学不到AP会对申请大学有何影响?
second language的问题,实际上美国大学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要每个学校都去查一下。而且学second language,假如没有到AP的话,一般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
33、请问推荐信可以找校外的人写吗?
推荐信校外的人有optional,是有位置的。像有些学校是在common里说清楚,比方说芝加哥这次好像有写最多的,两个required,第三个是teacher optional,有三个校外的optional的位置。像耶鲁系统里没有写optional,但是他的网站上特别说清楚,你要是有校外的optional,要另外email送到学校招生办去。
34、我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学校里的两三位老师以外,还可以找孩子做义工教课的中文学校校长和孩子实习的大学实验室教授写吗?可以多写几封吗?
校外的各种顾问老师都是可以加的,每个学校在系统里都是告诉你有几个optional的位置,最多有三个optional。
嘉宾杨震微信号:wh78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