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易的!
1.3.1 一八一七年
1817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的第二年,也是拿破仑皇帝逊位的第二年。雨果用类似于电影拍摄中长镜头的方式来记述了这一个朝代交替的年代发生在法国的乱象。各种人物,各种阶级,各自思想纷繁复杂的糅合在一起,像电影一样360度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各种事件似有联系又似独立的存在着。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的交代都是一句带过,调侃着发生的一切,彷佛这一切都毫无存在的意义,但是又都真实的存在着,让人读来满是荒谬的感觉。
“可是这些小事(我们原不应当称之为小)都是有用的;人类没有小事,犹如植物没有小叶。世纪的面貌是岁月的动态集成的。”
1.3.2 双四重奏
芳汀出场了。一个平民的孩子,在穷苦中成长。在巴黎的诱惑中保持自己的童贞,直到遇上了“初恋”,这种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真挚的人总是会觉得投入就应该燃烧到底,而且大多数的人都真的燃烧到底了,只是没有烧到其他人。芳汀的悲剧就要上演了,她的故事只是那段悲剧的年代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就像是滑落到深渊的巨车,滚滚车轮带动的一小块泥土一样,一起被带到了深渊,无处可逃也无处可见。
1.3.3 四对四
有没有哪一个时尚品牌会想到用“八月十五”或是”August 15”来作为女生衣服的品牌?
“风韵是理想中的形象,容止是理想中的动静。”
雨果对漂亮姑娘的描述很有特点,不是身材,也不是面容,而是神情。“在从鼻底到上唇的那一段非常特别的地方,她有一种隐约难辨的美妙窝痕,那正是贞静的神秘标志。”
1.3.4 多罗米埃乐到唱起了西班牙歌来
四对儿情侣在畅快的游戏中。真的不应该埋怨多罗米埃,只能怪罪痴情的芳汀,不懂得什么是游戏和游戏态度。正如一个朋友讲过的:在感情游戏里,有的人是在认真的玩,有些人就玩的认真了。
1.3.5 蓬巴达酒家
雨果的作品里无处不藏有金句,就只待读书人细细的去找了。
“充满了日光和人群的爱丽舍广场只见阳光和灰尘,那是构成光辉的两种东西。”
人民,有时候看起来是非常乐观善良的,他们可以在节日里饮酒开心载歌载舞,看到这些快乐的人就会相信天下是太平的,江山是稳固的。可是同样还是这样的人民,他们可以放下酒瓶,端起刀枪去推翻你的江山。你会说他们愚蠢,会后悔没有让他们保持平静的生活吗?
1.3.6 相爱篇
“餐桌上的谈话和情侣们的谈话同样是不可琢磨的,情侣们的谈话是云霞,餐桌上的谈话是烟雾。”
宠儿对勃拉什维尔撒娇撒痴让他感觉舒服极了。听到姑娘或是小伙子对情侣的山盟海誓都会让人欢喜和幸福。即便是宠儿只是暂时的欺骗着勃拉什维尔,那又怎样?勃拉什维尔不也是在逢场作戏吗?谎言既然可以让别人欢喜又可以让自己得到保护,那么这样无伤大雅的玩笑就真的是善莫大焉了。
1.3.7 多罗米埃的高见
在雨果的作品里总会看到故事中的人物在发表长篇的议论,口若悬河的讲演。我相信这是当时代法国巴黎社会盛行的沙龙文化的缩影。这本书里有些的长篇大论引人入胜,有些呢就完全是在反衬人物的无聊,例如这里的多罗米埃。也许这些浅薄的见识和滔滔不绝的伪装正是吸引芳汀的地方吧。女孩子真的应该多读书,因为会有太多的男人愿意在她面前炫耀知识。
1.3.8 一匹马的死
“这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命运也最坏。她是一朵玫瑰,所以和玫瑰一样,只活了一个早晨。”
1.3.9 一场欢乐的欢乐结局
再仔细读读四个浪子留给四个姑娘的信。即便已知这是芳汀苦难的开始,也始终无法埋怨浪子的负心,因为这个故事在一开始的地方就没有放心在那里。如果芳汀没有生下那个孩子,是不是会减少这部悲剧的重量呢?那是不是要怪罪芳汀的执意呢?为什么开始的时候雨果没有透露芳汀已经生下了一个孩子呢?这就是雨果的狠心了。一场苦难的开始。
始乱终弃,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没有特别需要指责的人。如果觉得多罗米埃是可恨的,那么想想元稹和崔莺莺,阮籍和苏小小,李甲与杜十娘。男女双方的不同阶级和社会意识造成的悲剧。
女人在关系中哭哭啼啼当怨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反之,被踢走的男人求着女人让他看孩子、让他的父母来看孩子。
感谢那些追求建立社会保障的先驱,让人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谢那些特立独行的爱情勇士,她们拓宽了女人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