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的岁月,我收到很多礼物。有的博一轻笑,有的束之高阁。唯成为母亲,是最好的礼物。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入心田。改变着我,滋润着我,充实着我,喜悦着我。
如果人生如戏,那在孩子出生之前,感觉自己就在舞台的中心。有了孩子,则转到了聚光灯的阴影下。孩子成长的一举一动都令人高兴。对他们无条件的爱,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他们。可他们却更喜欢别的。才开始真正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改变着我的视角。
秋儿一岁还不怎么会说话。伸手要我抱。我对他说:“叫妈妈,叫了就抱”。结果,他扭头就走。 你开了条件,对方不一定接受呀!理解并不等于同意。
秋儿两岁去幼儿园。刚去时,不太会说话,英文更是不明白,吃的也不习惯,很是受苦。 一接回家,他就飞快地跑去冰箱找吃的。头几个月,不喜欢去幼儿园。要哄很久才肯出门。到了幼儿园,他什么都不说,就紧紧地抱着我脖子不放手。最后只好硬是把他交给老师。他失声大哭。每每想起,都心酸不已。好在那个阶段不长。慢慢地喜欢上学。也开始说成句的话。说学校的食物好吃。看我抬东西,叫我停下。再把爸爸叫上,说是男孩该做的。快到圣诞节时,我们一起装上彩灯。他退后一步看着灯说:“This Christmas light is so beautiful!” 没有过不去的坎,迈过它,风景更美丽!
老大三岁时,先生去亚特兰大做事。我和秋儿在圣路易丝。和学校讲了我的情况。系里同意我自学,只需参加考试,考过了就算学分。我每天一早先送儿子上幼儿园,再去上班,下午接了儿子一起回家。我们母子共用一张桌子。我做作业,他用蜡笔涂涂画画。那时他是恐龙迷,喜欢各种各样的恐龙。让我画,他上色,再剪下,最后我们一起贴墙上。到学期考试时,我带着儿子坐地铁去学校。考试时,儿子就在旁边,坐在小推车上抱着他的玩具等我。考试至少90分钟,儿子一直都很安静地等着,不吵不闹,令老师同学感慨不已。
秋儿四岁时,搬进新家,喜欢和我在小区散步。更喜在雨中打着伞听鞋子踏水的声音。秋儿上学前班后,一年四季,活动多多。东儿出生八天就跟着我们,出现在哥哥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我们忙翻天了,和秋儿商量,一个季度只能参加一个课外活动。中文学校是最早停的。童子军和国际象棋到小学毕业,足球和篮球到初中毕业,棒球和小提琴到高中毕业。老二和哥哥感情很好,什么东西都要先给他哥哥。哥哥对他也很好,带着他玩,我们出去时,经常把弟弟驮在肩上。因为秋儿的活动多,东儿的活动就少一些,现在只有棒球,下棋,小号,和钢琴还坚持着。我们是司机,把圣村的各种场地跑了个来来回回。也和许多家长成了朋友,一起分享着我们的人生。跟着他们,也学了点皮毛,长了点见识。
一转眼,秋儿离家上大学了,同他一起走的,还有他忙碌的活动。刚开始也没有多想,我眼看东儿花在手机上时间越来越多,除了不断的提醒,没做任何有效的措施。寒假时和秋儿聊天。说弟弟上初中了,自从有了手机,玩手机的时候太多了,有没有什么建议呀? 秋儿说,多安排弟弟喜欢的活动。后来我给Java code geek撰稿。东儿成了我的第一个读者。这一读,才发现差异之大。英文冠词的用法,对一些单词的不同理解,用词的不同选择。有时我们争得面红耳赤。几番争论之后,我意识到我的不对,也能接受他的建议,和平地处理不同的意见。我们的关系又更近一步。我们每周都有一两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一起读我的文章。再加上我写的时候,他也主动做他的事。自然手机就玩得少了。
如今秋儿也拿到工作的offer。从小小婴儿长大成人,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有我的影子。陪伴着他们成长,带给我的除了无尽的喜悦,还拓宽我的视野,开阔我的胸怀。有了孩子,才真正明白二战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 (活着靠所得,生命在给与。)
首声婴啼升作妈, 回首二十二过啦。
吃喝拉撒摔爬打, 喜盈哀乐全牵挂。
无劳保亦缺休假, 累死忙活为的啥?
孩自立开怀喜悦, 人生丰富顶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