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战狼II》的热度所赐,昨天一口气看了各式几部久违了的中国电影。发现国产电影逻辑幼稚的毛病有所改善,有一部精致的电影《八月》,值得一书。
首先,这部电影是黑白片。八十年代的呼市工厂(电影制片厂)家属院,在黑白灰的色调中,光影下,北方的典型的胡同,门框,家属楼的窗户,雨夜中的警灯...都具有了对称或不对称或者纵深的非常美的画面感。
其次,这是一部很絮叨的影片(而且很长),镜头捕捉的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生活琐事,但你得注意看(不能一边刷着碗或一边织毛衣一边看),才能享受这悠悠扬扬,又有些絮絮叨叨的属于那个时代的节奏。
男女主角演员青春的脸庞有些稚嫩,似乎承载不起所扮演的这对中年夫妻的沧桑和沉重,但还好,恰当地表达了一代人在当年中国转折过程中普通人所不得不背备上的隐忍和担当。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十二岁小男孩升初中前的那个悠长的暑假的日常琐记。他自己升初中的命运”抉择“;他的父亲,一个剪辑师,正在经历的电影厂改制,他对前途不明和要改行的惶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他的母亲的包容,善良,压力下也享受生活的从容(她带着儿子一起养了一株昙花);他的姥爷,代表的是上一个时代的成功者(军区的离休老干部,家属院的背景音效常有军号声),在这个转折的关头虽然靠边站虽然也不解,但依旧中流砥柱,是鼓励的声音。
电影描绘的八月,似乎是个春天,像这个小男孩的正在发育的蠢蠢欲动的青春,一切都在变,都要变;但还有熟悉的东西在(主要通过音效来表达的),军队大院的起床号声,胡同里换大米的磨剪刀的吆喝声,高音喇叭里,歌厅里的那个时代的抒情歌曲;也有永恒的东西在-家人的朋友的亲情,信任和关怀,还有那人人都会吟唱的悠扬的蒙古族民歌,整个片子很缓慢,很安静,就像从这个十二岁的孩子的眼睛中看到的那一刻的生活,一切都单纯,自然,就像一首深入人心的悠悠的永恒的诗篇。
影片在母子俩一起观看送样片的带回来的家书-一盘录像带中结束,这时候,影片变成了彩色的,他的父亲身着军大衣的背影,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