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民国农村妇女睡过中外八个男人
民国农村妇女睡过中外八个男人?有吗?多吗?
民国时代的山东农村高密东北乡的妇女睡过中外八个男人?有吗?多吗?有!在莫言的《丰乳肥臀》中。
这个故事讲了一位“伟大的女性”上官鲁氏。
她为夫家连生八个女儿。
直到最后第九个的时候终于生了对龙凤胎,出了个儿子。
这么多儿女,没有一个是跟丈夫上官寿喜生的。
老大和老二是母亲和亲姑父生的。
老三是和土匪生的。
老四是和江湖郎中生的。
老五是和一个未娶老婆的光棍生的。
老六是和和尚生的。
老七是被四个败兵(八路军)强奸后生的。
最后那对龙凤胎(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跟一个瑞士牧师生的。
书中还强调,只有这个洋人牧师给给她带来了“极致的愉悦”。
一九三八年的初夏,在人迹罕至的槐树林里,上官鲁氏和马洛亚两人在一起了。
中国特色:《一九三八年的初》。《在人迹罕至的槐树林里》。《和一个洋人瑞士牧师马洛亚两人在一起了》。《两人在一起了》,听起来多么象如今的年轻人说的,一对上眼我们就在一起了。民国时代的中国农村妇女们也如此开放。
在极致的愉悦中,上官鲁氏的眼睛里“溢出感恩戴德的泪”。
民国时代的山东农村高密东北乡的妇女睡过中外八个男人?
即使有,是个别还是多数?作者能说明吗?有多少有证据吗?.
如是少数,也属中国在这方面的“阴暗面“。
有人说了,文艺就是要暴露“阴暗面“。
要暴露这样的“阴暗面“,为了什么?
告诉全世界,中国的“母亲“是:睡过中外八个男人吗?
请问中国的“母亲“们会认同这个说法吗?莫言的母亲会同意这个说法吗?习近平的母亲会同意这个说法吗?
要说在走资派时代的当下,中国有极少数妇女或是有意,或是生活所迫睡过中外八个男人,甚至更多。但那是妓女。
一个在民国时代的农村妇女,在本地农村以“母亲“的身份,“她为夫家连生八个女儿,直到最后第九个的时候终于生了对龙凤胎,出了个儿子。这么多儿女,没有一个是跟丈夫上官寿喜生的。“
“老大和老二是母亲和亲姑父生的,老三是和土匪生的,老四是和江湖郎中生的,老五是和一个未娶老婆的光棍生的,老六是和和尚生的,老七是被四个败兵强奸后生的,最后那对龙凤胎(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跟一个瑞士牧师生的。书中还强调,只有这个洋人牧师给给她带来了“极致的愉悦”,一九三八年的初夏,在人迹罕至的槐树林里,上官鲁氏和马洛亚两人在一起了,在极致的愉悦中,上官鲁氏的眼睛里“溢出感恩戴德的泪”。
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上官鲁氏“也。
没有原型的文艺,凭容臆想的谎言文艺,是在误导后人,伤害中国农村的母亲们。也是抹黑中国妇女们。
在全世界宣扬的中国妇女,尤其是母亲们,更是农村的母亲们,会是这样的吗?
莫言的书己成中小学教材的内容。中国有孩子的妇女,尤其是母亲们,更是农村的母亲们会买莫言的书来教育孩子吗?
文艺作品可以夸张,可以暴露“阴暗面“。但夸张到不是或没有的“阴暗面“,非要用谎言臆想来造假制造出一些“阴暗面“来,抹黑中国和中国的妇女又或是中国的母亲们,意欲何为?为私利,为出名,为赚钱,为得奖,为讨好外国人?就可以出卖中国的母亲们的名誉?
蒋介石国民党在台湾屠杀共产党人时心狠手毒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全球进入共产主义快速形成时期,自1945战后至1950年前后,许多共产党国家或政权形成,如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1946年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7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寮国人民军、1949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波兰人民共和国,红色势力急速形成。
美国为了防堵共产党势力的形成,在欧洲成立北约,继而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美日安保条约,而台湾也被纳入反共的岛链之中。
早在1938年,美国就有众议院非美调查委员会HUAC已将目光聚焦在国内共产党势力的调查,美国的麦卡锡主义的兴起,至1950年的麦卡伦国内安全法,都是一系列反共封锁的过程。
中华民国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沈崇案后声望一落千丈。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的同时,官员们为争夺日本投降后的战利品而争斗得你死我活。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在知识分子间流传并广为宣传形成牢不可破的力量。同时积极准备迎此。
1947年开始国共会战,中华民国国军战事失利节节败退,也出现了明显的西瓜效应,沦陷区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一两年内中华民国政府可能瓦解。
甚至1948年四六事件发生时,学生游行唱的都是共产党是灯塔这类红歌,已不再遮掩对意识形态的支持,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也传出叛变如陈仪,直到1949年惩治叛乱条例公布施行后,共产党的势力在台湾的发 展才得以屠杀镇压遏止。
同时,也是当时国际冷战结构逐渐形成的开始,台湾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开始处决共产党的特工,等于是在美国漠视下开始对中国人权的一种侵害,此“特别刑法”成为白色恐怖的根源。
许多在台湾日治时期曾参加学运的领袖及菁英竟在短短几年内遭到逮捕及枪决。如参与谢娥反日事件的唐志堂、主张台湾革命独立的国军抗日将领李友邦中将、前往中国大陆参加抗战的锺浩东、寻找祖国的林如堉与吴思汉、阅读反日禁书遭逮捕的李苍降、东京兴汉会蓝明谷、反日的台大学生张璧坤与李水井等,皆魂断马场町。
1949年8月《光明报》事件曝光后,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面临第一次瓦解,全省大搜捕,残馀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由陈福星领导,依退守保干政策退入苗栗山区。
1950年6月韩战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巡防台海,中共“解放台湾”的可能性减低,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抬头,蒋介石国民党台湾政府于此时开始对叛乱犯采取高压政策。
自1950年2月之后开始,蒋介石国民党台湾政府密集枪决省工委成员与中国共产党派遣隐避战线成员,几乎每周都有省工委成员在马场町刑场遭枪决。
1953年开始,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改采怀柔政策要求改变立场,瓦解省工委、台盟在台势力及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然而拒绝改变立场者则仍遭到判决死刑。
近年来由于社会氛围改变,越来越多的白色恐怖受难者,愿意将过去的经历与受到不当用刑的经历,透过口述历史与回忆录的方式陈述,如陈明忠、颜世鸿、黄华昌、陈英泰等,就读台大经济系记忆力惊人的陈英泰,由同学郑文峰吸收入党,几乎钜细靡遗的纪录了组织成员、在监狱所有见过的人与出狱后难友的状况,并积极参与成立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进会等团体。
蒋介石去台湾后,杀了多少人?对于台湾戒严时期的死难人数,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台湾“实施了47年的戡乱戒严大屠杀”,“马马虎虎的统计至少屠杀了14万人,实际被蒋介石、蒋经国屠杀的无辜人士远不止30万人”。
蒋介石国民党在“台湾戒严时期”,系指1949年颁布戒严令,至1987年宣布解严的38年时间。1991年,台湾终止“动员戡乱”。
在此期间,台湾颁布《惩治叛乱条例》、《动员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等特殊法令,限制民众自由权利,使很多无辜者获罪被捕,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1988年,“法务部”官员陈守煌报告,“国防部”军事法庭在白色恐怖期间受理政治案件29407件,受难者约14万人。
后经“监察院”统计,其中约有3000~4000人被立刻处决,这一数字得到持激进“台独”立场的前“立委”谢聪敏认可,故有相当可信性。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估计,如龙应台说,“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为例,国民党政权在台湾至少杀害了4000多人”。
以比例来说,1950~1956年处死人数占戒严时期全部政治死刑数的90%。整个戒严时期因政治案件被处死者约为5000人。
2006年颁布《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规定除已受补偿者,及“依现行法律或证据法则审查,经认定触犯内乱罪、外患罪确有实据者”外,蒙冤者都能获得一定补偿。
截止2014年,“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基金会”受理统计,戒严时期因政治蒙冤者共7159人,其中809人被处死。
总的来看,台湾在戒严时期,因政治原因被处死者约为3000~5000人上下,其中约800人已被证实是冤杀。真正多少无法得知。
死难者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或左翼台湾青年。
戒严时期的法令,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潜伏人员。
按照《惩治叛乱条例》,凡将秘密文件、军需物资等交付大陆。为大陆招募兵夫、运输弹药、传递信息者;……都可能被判处死刑。
1949年前后,为配合攻台,台湾各地建立起了不少武装基地。
台中工委建立了白毛山、竹子坑、石岗等基地,策动暗杀警察及国民党特务。
1950年被破获,总共18人被捕,9人被处决。
蔡孝干等在鹿窟山区设立了武装基地,并发展原住民入党。
1953年,台湾当局搜查鹿窟基地,总共183人被抓,36人被枪决,其中包括了不少农民和矿工。“鹿窟基地案”是台湾破获的最重要的一起“匪谍案”。
位于台北市六张犁地区的一片墓地,埋葬了约200名戒严时期被处死者,如今被开辟为“戒严时期受难者纪念公园”。
经多年研究,这些死者的罪名多已被查明,并公开在“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网站上,供公众查阅。
其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陈麻成,福建连江人,业商。1951年底,陈麻成由‘人民解放军第四分区’工作组长陈震南派遣,于高登岛一带调查国民党军队部署,将情报交予陈震南。又潜伏于高登岛,将岛上情形以信件传回。后为高登岛游击办事处察觉,将陈麻成等人逮捕,判处死刑。”
特殊情势下,确有不少人蒙冤。
比如1949年的“澎湖七一三事件”。
当时,5000多名流亡至澎湖的山东学生,被强征入伍。
校长张敏生等为让学生继续上学,多方奔走,结果被冠上“妨害建军”的罪名,使此案成为“匪谍案”。张敏生等7人被枪决,另有2人死于狱中。
又如1952年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案,陈水炎、李振荣、林如松等5人,只因阅读《资本论》等日文书,即被控“参加匪党”、“知匪不报”,判处死刑。
如此政治高压之下,在台的秘密组织被彻底破坏。
1950年上半年,台湾“缉获匪谍案300余宗,人犯1000余名”,主要是中央局、华东局、华南局在台秘密组织,以及苏联在台秘密情报组织成员。
据大陆官方披露,1949年前后,共派出1500多名干部赴台,其中1100多名被捕牺牲。
1993年台湾《中国时报》发布的288位“台湾地区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人名单”中,地下党朱枫、吴石、戴龙、王灜成等名列其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独”案件层出不穷,但被处死者极少。
陈智雄精通8种语言,曾在日军占领下的南洋地区出任文员,后加入了廖文毅组织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1960年返台后,陈智雄继续宣传“台独”,不久被捕,依照《惩治叛乱条例》判处死刑。另外“台独联盟”的宋景松、“台湾独立会”的郑评也被处死。
亦有一些原住民精英人士,因同地下党合作或推动自治,而被当局打击。
1949年,简吉创建台湾工委“山地工作委员会”,和原住民领袖汤守仁等会面,商谈建立无线电话通讯及电台、建立武器修理所、确立武装根据地等事项。汤守仁后来建立了“高砂族自治会”(即“蓬莱族解放委员会”)。1954年,汤守仁等3名原住民被处死。
莫言感悟到污损毛主席,漫骂共产党,抹黑社会主义的文章很火,就试着写了《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向美西方提供攻击中国炮弹。
在这篇文章中,他居然用一名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调侃贬损毛主席。对农村基层干部竭尽嘲讽之能事,对农村的集体生活也极力歪曲丑化。
让他没想到的是居然受到这么多的大人物吹摔,获得一个又一个大奖。
这时他发现了世时中国文坛有一个荒唐的逻辑,谁的文章反对毛主席,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越历害,谁就越吃香,地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获此逻辑,莫言暗想,骂人谁不会。
于是迎合他的主子,开骂起来,越骂越狠,越骂越恶毒,甚至下流。
果然,金钱,地位,名誉铺天盖地而至。还居然从国外滚来个金蛋蛋。
莫言乐不可支。
恶有恶报。
莫言的恶行受到举国人民的声讨。
他那不是文学的”文学”,被剝下了画皮。他那肮脏的,没有章法的恶毒文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为掩盖他的罪行,保护替这些牛鬼蛇神发泄的宝贝。他们把莫言这些没有科学的文艺气息的垃圾用”魔幻”二字蒙了起来。
这种”打那指那”的卑劣手法如同西方的印象派一样。即没有形的画,就是形最美的画。一瓶墨水,洒在白纸上,就可称为传世佳作。
这里哪有人的智慧和技巧?怎能称为艺术?
使用这种伎俩埋藏莫言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皇帝的新衣,谁人不知?
莫莫作品,就是没有文艺的”文艺”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政客把指那打那的手法用于政治生治,那就遗祸无穷了。
统计部门对此得心应手。
不管你年初的计划是多少,他年终的统计必然是这个数。
比如,年初计划经济增长百分之五。统计报告决不会是四.九。
又如,理论为政治服务。
当官的无论怎样做,总有理论支持。不是理论指导实践,而是理论跟着实践。
金口玉言是也。
指那打那是英雄,
打那指那是骗局。
设这个局,骗人民,藏莫言,妄费心机。
狂挺莫言的胡锡进,指责人们将莫言的”诺奖”当作指责莫言的原罪。
这是护莫的又一个诡辩。
从来没有人因为莫言诺奖讨伐莫言,而是因为莫言向敌对势力提供了攻击中国的炮弹而清算莫言。
胡锡进的这种诡辩,实质是企图用诺奖作莫言的挡箭牌。
真是妄想。
值得注意的是,胡锡进真的认为瑞典诺委会会把”世界文学最高奖项”(莫言语)颁给中国人的莫言。
看来老胡也不高明,没有识破他的主子的骗局。
历史上,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鲁迅,并未获得诺奖。
文功超莫言不知多倍,起码字写的比莫言好,舔功也让莫言望尘莫及的胡适并无此”荣”。
为什么诺委会把奖给同是中国人的无德,无学,无文的莫言?
历史法则告诉我们,西方至死都不会承认中国在文明程度上赶上,或超越西方。否则,就否定了其对中国犯罪的根据。
当然,也不会把这个”世界文学最高奖项”真心发给莫言。
不过,他们会用诺奖为其帝国主义政策服务的。
自然奖是为了掠夺和垄断全球新的高端的发现发明,文奖是用于颠覆他国政权。
对于中国,它们既用发诺奖的机会攻击中国,又不会真正承认中国的真正文艺水准。
给莫言颁奖,就是这种怪胎。
在没有看到颁奖詞以前,我和许多善良的同胞一样,似觉此奖有善。
看到颁詞后(2022年7月)我义愤填膺。
一个国际性的负有重望的学术组织居然如此粗暴的攻击污蔑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主权国家。
在颁奖詞中他们竞妄议中国政局,干涉我国内政,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国家最高领导人放肆的攻击和污蔑。
他们竞说,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是,”没有真理,常识和同情心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丶无助且可笑。”
看到这些如同漫骂的语言,我感受到了奇耻大辱。在此,提出强烈抗议。
那时,新中国己成立几十年了,屹立东方,万邦来朝,在国际上竞蒙如此大辱,岂不是咄咄怪事。
凡真正的中华儿女都不能容忍。
在毛泽东时代,谁敢?
然而,在场的莫言,亳无反映,默然承受,并加隐瞒。一副奴才象。
这笔账中国人民一定要算。诺委必须道歉。
在颁奖词中,他们还用缺乏常识,没有事实根据,无限夸张的,谁都不会相信的语言来”赞美”莫言。实际是对莫言的讥讽和嘲弄。
又以莫言为准,对中国文坛进行贬损和挖苦。
他们好象说,你们看,中国的文坛就是莫言这种德性,哪能登大雅之堂。
对于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文艺让世界惊慕的大花坛,特别是精雕细刻,集中东西方文艺最高精华的革命样板戏,他们是瞎子,是鸵乌,一概不看,不承认。当然,更不能给诺奖了。
他们利用莫言恶毒攻击毛主席,漫骂共产党,抹黑社会主义制度的语言,否定马列毛主义的科学真理,否定中围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宣扬共产主义失败论,达到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逃避灭亡的命运。
这才是他们把诺奖的名义投给莫言的真实目的。
的确,莫言真实地领到了金钱和证书。
给莫言荣誉了吗?
不但没给,还对莫言作品作了根本性的否定。
在对中国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后,又转向莫言。
他在颁奖词结尾处告诉人们,莫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陷阱。
颁奖词笫十段这样说:“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品德和残酷交战,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来自百度收索)
这里所谓的险,就是危险,就是大坑,就是陷阱。
无缘无故谁去趟这个大坑干什么?
弦外之音就是告诫他们的同胞,千万别读中国莫言的书。那是个危险的大坑,掉进去难以自救。
那样,谁还敢读莫言的书?!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莫言作品的正面意义,判了死刑。
这难道这不是根本的否定吗?
在那个场合,话说到这个程度,态度还不明确吗?
事实正是这样。
西方有哪位家长向孩子推荐莫言的书?有哪一个国家的启蒙教育釆用莫言的书做教材?
明面吹捧,暗地拆台,这不正是对莫言的嘲弄吗?
莫言的铁杆护卫,可能打死都不会承认这个结论。
白纸黑字,逃避的了吗?
有人对此,可能种种辩解。
可是,退一万步讲,这是好话吗?
既然不是好话,不正是说明他们并没有真心把诺奖颁给莫言吗?
莫言的反常态度也验证了这一点。
那么,莫言感觉到了吗?
”头脑灵光的莫言”(莫言语《生死疯劳》)当然体察到了西方对其的冷待和耍弄。
何以见得。
莫言答词的笫一句话就是,”我把讲稿落在旅馆了。”
潜台词就是,我根本没把你这个奖放在心上。表明对这个奖的不屑。给诺委会一个下马威,报复一下,出出气。
请问,他干啥去了?能不把讲稿当作心肝一样时刻保护着吗?怎能赴会时不带着?
狡猾的莫言当然不甘心空手而归。他将计就计,不把真相告诉任何人,疯狂的收割这个假奖的效应。捞的盆满钵满。
纵观这个颁奖詞,浅薄粗劣,邪恶歹毒。作为世界文字评判最高地位组织的作品,其文彩低于一般中学生作文。缺德性,无常识,少真实。
当然。这个颁奖词的矛头所向十分明鲜。
笫一,对莫言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三反言论,高度赞扬,万般吹捧。并以此攻击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采取让中国人骂申国的卑鄙伎俩,破坏我国的声誉。
笫二,以虚掩实,在对莫言作品,进行虚伪的,空洞的溢扬之下,全盘否定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实际上,也就否定了莫言的诺奖。
诺委导演的这场莫言诺奖恶作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证明了诺奖的腐朽。
中国朝野至今尚未见有其他同志提到这一骗局。
我是在前年夏天,为清算莫言,究竟了各种版本的《颁奖詞》,才有所发现。
莫言一直得意到今天。
众多利用莫言的势力和集团更是借奖给莫言穿鞋,戴帽,抬轿子。
我们今天揭穿这个骗局,就是敲碎这个桂冠,打倒清算莫言的这个拦路虎。
老胡企图用诺奖为莫言贴金,阻止人们对莫言的清算,也是枉然的。
走资派时代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的20年代了!莫言是为走资派特色政府权贵的。
今天终于又出现了有普通网民敢于起诉莫言:通过文艺小说,诬蔑、丑化20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人民的、大名鼎鼎的、获得西方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莫言。这一“大逆不道”的举动立即轰动了我们的文艺界、法律界、传媒界!他们纷纷出来声讨:说这是“文学界的悲哀”!
20世纪领导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打倒压在中国工农劳动者身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翻了身,做了国家主人,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历史。原是一贯的受到敌对势力的造谣、诬蔑、抹黑,这是不奇怪的。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新中国,几十年来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地抹黑、无中生有地丑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的确是解放之后,新中国无产阶级专政下极不寻常的历史现象。人民对此看在眼里,怒在心上,居然想不出办法来改变这种反常的情况。
文艺批评不是没有,但是形不成声势,动不了他们的一根毫毛。
中国的革命人民对于这一大胆的起诉,当然是感到高兴而鼓舞的,颠倒的历史,终于有了拨乱反正的希望!
然而没有想到,40多年来,中国竟滋生出了这么些的“反动学术权威”,什么“《河南日报》顶端新闻”的惊呼、什么胡锡进的哀叹,......。不一而足,他们认为:“起诉莫言的罪名是莫须有的(但如何“莫须有”的,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是文学界的悲哀!”
这说明了他们的感情与我们是这样的不同,简直是完全相反。自从1840年中国遭受了世界帝国主义的欺凌。不甘当奴隶的中国人民,就一直起来反抗。特别是在苏联的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寻找强国之路的中国有志之士,才找到了自己翻身的道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随着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展开,革命的文学也就应运而生。最早牺牲的有胡也频、柔石、殷夫等五位年轻的作家。出现了鲁迅、矛盾、老舍、曹禺、郭沫若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家。音乐界也有了聂耳、冼星海。到了抗日时期的延安,革命文艺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更是百花齐放。《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还有京剧《将相和》、《三打祝家庄》,......。
同样写抗日时期的中国,以老舍的《四世同堂》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比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莫言拿得出手,只能说他勇气可嘉!我80年代看《红高粱》电影,感到与我在解放前1944年看的美国人写中国人抗日的电影(名字忘了,当时听大人说是赛珍珠的小说改编的)内容差不多。感觉不是中国人民写中国的抗战,这明显是一种倒退,而不是进步。
解放以来,毛泽东时代,只要有一部电影上演,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电影的插曲大家立即就都会唱了。像1960年演的电影《五朵金花》,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那样的贴近生活,那样的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淳朴、憨厚和对生活中美的追求。而少数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的生活又是多么幸福,多么的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还有《锦上添花》是一个喜剧。它写出了一个铁路小站员工的生活,都是那样的朝气蓬勃,幸福美满。与苏联1952年的电影《幸福的生活》写苏联集体农庄的生活,都显示了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幸福的图画,是那样的真实。
社会主义的文艺,就是要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当时大家看了都很高兴。文艺来自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让人民看到自己生活的美好,受到鼓舞,更加热爱生活,是多么好啊!
改革开放至今,好的文艺作品还是不少的。我看过的连续剧80年代就至少有《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新时代以来更有《激情的岁月》、《红旗渠》、《花开山乡》、《最美的乡村》、《特赦1959》、《绝密使命》、《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奋进的旋律》、《国家的孩子》、......可惜宣传得不够......
但是文坛上,出现了莫言、方方这样一类开历史倒车的作家和他们的垃圾作品,才是文学界的最大悲哀。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80、90年代苏东红旗落地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那时不仅世界上美国霸权一霸独大,而且在中国文艺界,也掀起了一股反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恶浪。什么毛泽东文艺思想“过时论” “民粹主义论”......,他们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反对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源泉的科学原理;反对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反对党对文艺的领导等,不一而足。今天人民 起诉莫言,正是为了扭转这种“悲哀”的后果不再继续。
我们应当引导青年作家们走上一条毛泽东指引的、正确的文艺之路。鼓励作家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写工农兵的文艺之路,这是为自己开辟一条真正光明的文艺之路,这也应是起诉莫言的目的之所在!
网民要起诉权贵时就要说是网暴文革吗?总之权贵不能起诉!权贵不能妄议?此时不讲“言论自由“了?而要和走资派特色政府保持一致了?
反之,证实了文革中是有言论自由的。文革中的《四大武器》被写入宪法之中。“四大”者,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也。大鸣大放是政策框架,大辩论大字报是运作形态。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后改革开放初期就从宪法中抹掉。以致如今中国特色政府就不准网民要起诉权贵。一听说网民要起诉权贵时立马引来一群牛鬼蛇神砖家叫兽马户又鸟们的攻击,什么网暴、文革、世界疯了,影响和蟹等大幅子扣来。
文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最有力的政治武器就是落实到每一个公民头上的四大自由,她是老百姓民主权、话语权的最好体现,是大众民主监督权最好的实现途径,是工农群体主人翁政治地位的有力保证。
作为经验总结,她写进了1975年宪法,这是防止中国红色政权陷于“历史轮回周期律”的一个有力措施,也是中国政治由官僚体系垄断走向民间广泛参与的一个跨越式的大进步。仅此一点,文革就功在千秋。
“四大”武器直指垄断政治资源的党内走资派和今天资改派的软肋,因此文革后的五届人大即通过宪法修改案而取缔了人民群众的“四大”自由包括罢工的权利。
其借口无非是“无序”“混乱”而已,其实只要假以时日,“四大”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是不难完善解决的。文革真正的欠缺之处就在于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群众组织逐步消亡,从那时起,就缺少了组织起来的群众力量去监督、鞭策、质询党的政策及各级领导。
因此当那些走资派政变上台以后,工人阶级及其同盟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组织,也就无法和复辟势力进行有效的斗争。所以尽管罢工权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已经写入宪法,但这些权力都可以被走资派一夜之间轻易地剥夺。
今天,信息革命促成了网络舆论的兴起,成为超越政治权力掌控的新的“四大”形式。
如今,得益于网络媒介的力量,中国的草根阶层实际上已经开始能够与官僚集团在舆论上对抗,而党内健康力量也巧妙地利用网络争取民意,为唱红打黑造势,形成了新形势下上层和人民的互动。
事实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已经在网络上复活,而且比四五十年前更有效率,传播面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亿万博客的闪亮登场,正是广大群众有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表达自身话语迫切需求的写照。以“乌有之家”“毛泽东旗帜”“民族复兴网”为代表的数百家左翼网站,以张宏良、孔庆东等名博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心向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左翼博客,以遗少博客加入的红色圈子为代表的网上千千万万左翼圈子,代表了亿万草根的政治取向,汇成了今天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回归毛泽东道路的历史潮流,不正从各个方面佐证了文革和“四大”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吗?
文革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千古伟人发动的一场空前绝后的社会革命,其运作样式和运行轨迹注定成为千古绝唱,再也无法复制。
但是文革大众民主的原则和革命“造反”的精神是永存的,并且不经意间已经在网络世界百花盛开,再现芳菲。
今天重访西柏坡,走太祖指明的人民民主之路,有意褫夺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特权,都是符合民意之举。“得民心者得天下”,相信党内健康力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民意支持及体系内的拥趸。
“四大”这一文革遗产是当今主政者“维稳”和因势利导转轨定向的极好工具。所谓“礼失求诸野”,在现有政治环境下通过各方能够接受的改良方式,对网络左翼民意因势利导,加以整合。
恢复被特殊利益集团强行取缔的左翼纸媒刊物《中流》和《真理的追求》并准予全国公开发行;推广重庆唱红打黑做法,逐步壮大左翼声音,给受剥削受压迫的草根带来希望;对既得利益阶层不当得利予以调整;允许对精蝇话语砖家的资改言论在主流传媒进行批评性辩论,营造一种左中右各种声音民主鸣放辩论的平等氛围,逐步恢复大部分草根人群的话语权限,并以此作为以后政治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
“四大”权力与造反有理(罢工、集会、示威游行等等)相结合的形式,她弘扬并完善文革遗产的精华部分,将是今后推动社会民主进步的主要形式。这种“还话语于草根”的大众民主是对继承封建传统并披上资产阶级“民主”外衣的精英政治的反动,在这种大众民主的完美组合面前,一切反人民、反人类的资本独裁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近代以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帝国门户。从此,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激愤了世代有知青年,故名“愤青”,呵呵,于史有徵的啊。大清时期,每年钦点进士(大约相当于现时大本毕业文凭?)不过百十余名,民间有个秀才头衔就可以见官不拜,免缴田粮,也算进入特权阶层底端了的,知识分子稀缺啊!尽管如此,甲午国耻还是激起了入京赶考的千名举子“公车上书”,要皇帝奋而革新,“明定国是”。放着即刻到手的特权(殿试完毕,所有考中的进士即以七品任用,或内点翰林,或外放知县,均相当于今天正县处级哟),要去做这种罢考犯禁的事情,只有愤青才做的出来呢。每天想着开个小店、办个公司、做个白领,管他资本洪水滔天,我自靠羊皮卷小舟创业捞金的人肯定是没有这个觉悟的。
正是愤青的举动促成了老大帝国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失败,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愤青精神,其实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民族脊梁里面的脊髓,国家和民族的精华呵,正解“精英”即应如此。六君子中有我山西闻喜人士杨深秀一名,自豪一个!口舔资本滴下的一点残汤剩水,口吐白沫为资本剥削工农评功叫好的那只能称作“精蝇”,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而已,不足为道的。
变法失败,愤青失色。农民也是要反对侵略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但那就是上个世纪之交的义和团行为了。没有知识和理论的引导,农民运动或称“群体事件”那就是事出有因但于事无补啦,压迫愈甚反抗愈烈破坏就愈大。史上黄巢李闯太平军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后世国共两党就以平均地权、人民公社来治理三农,成功的政治操盘手都懂得,在中国这个农耕文化和小富即安的农民思想至今占据主导的社会,对三农问题必须要以组织+疏导的办法来治理,而不是靠专政工具去“严防死守”。“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最高指示至今没有失效呢。
进入民国,教育普及,民智渐开,愤青又开始对国家大事有了一定的发言权,成为现代大众民主的催生者——1919年的五四,否定了北洋政府的卖国协定,其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的一二九,否定了“华北自治”的分裂国家及降日行为,其后形成了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下的二度合作;1947年开始的国统区学生“争民主自由”运动,否定了国民党独裁政治,其后直接配合我党我军的第二条战线,催生了今天的人民共和国。遗少发现,所有这些,背后都有北京大学的校旗在前头飘扬,北大红楼,作为现代中国民主思想诞生的象征,值得今人朝拜,那是走出我党开宗立万三元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的真正圣地呵。后世各方神圣有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者,有提“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者,还有提“房地产是带动经济的火车头”等等不同高论者。但是纵观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只有愤青对历史的推动才是有迹可循的常态,而愤青的背后,则是五四倡导的“德谟克拉西”精神,逐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大众民主”。
眼下似乎进入建设年代和经济社会了,青年人上大学都捡着金融贸易、通信电子、医药化工、行管政法等实务类专业报考,文史哲一时成为冷背学科,中国大学的领航者也由“北大清华”悄悄演变为“清华北大”。哲学,本是一切领域的方法论学科,这一重要学科居然成为青年报考志愿的弃儿,不能不说是今天中国社会太过于急功近利的悲哀。相信国家和民族再度回归人民民主正确路径之日,即是北大的民主大旗再度高扬之时。
1957年毛主席第二次访苏时,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发表了这段被广泛引用、家喻户晓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的话,不但使在场的留学生们激动万分,更成为后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向往祖国献身革命的动力,也成为一段寄希望于青年、寄重任于红色知识青年的经典语录。
正是在毛主席的人民民主思想引导下,新中国一代愤青继承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愤青传统,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愤青精神,掀起了1966年八一八红卫兵大潮,否定了走资派派去的工作组,成为引发文革高潮的响亮前奏,也使红卫兵成为文革最具代表性和独占性的特色遗产。当然,他们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知识愤青的最正统的承前启后的传人。
红卫兵的产生,既是历史愤青精神的薪火相传,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体制压制的副产品。1960年代中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渡过重重险滩,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生涯渐入佳境——旧社会过来、跻身于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被反右斗争搞得失去领军人物,已经无力向执政党提出挑战意见;新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党培养起来的一代,一些敢于逆“龙鳞”者已被反右斗争打了下去;工农大众则随着经济好转、生活改善,成了坚决拥趸执政党的社会主流。国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党的领导得到空前稳固。农民出身为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难免暗生骄纵之心,堕入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周期律”怪圈,“朕既是党”的思想在每一级领导干部中滋生成长壮大起来,在基层有人对领导提意见,往往就被领导本人和一些群众认为是“反对党的领导”,七届二中全会倡导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渐行渐远。物极必反,官僚体系的压制带来了人民大众的强烈反弹,导师点火,知识愤青组成的红卫兵冲锋陷阵,工农大众随风景从,终于在华夏大地演绎了一场20世纪的东方巴黎公社运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革遗产。
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和“剥削有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贪腐官员、话语精蝇、新兴资本构成的“铁三角”反动逆流,草根阶层在政治权利、经济生活、社会地位三方面所遭的不公和所受的压迫早已远远超过当年。既有逆流出现,就会有勇立潮头的反潮流勇士,正是“铁三角”吞噬改开财富的疯狂,从反面激活了理想主义的一代新人,激怒了青年白领中一批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愤青,今天在网络各大论坛、在各家博客呼吁社会公平,呼唤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回归者犹如百川归海,浩浩荡荡,这就是今天的愤青群体的代表人物。网络上的当代愤青也可以细分为“老中青”三代人。
当年红卫兵的这批人,迭经三十年的红色教育和三十年改开时代的大浪淘沙,一些头脑中充斥“三十亩地一头牛”小生产意识者已被历史淘汰,余者以天安门朝圣为起始,经历了千山万水,勘破了层云迷雾,面对资本主义血淋淋的复辟。
更大的群体正在和已经接受毕高等教育的新一代青年。他们从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开始,就深深感觉到了新“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就业、职场中严重的社会不公。他们在茫然的徘徊中接受到了以网络为主体的红色媒介的影响,开始学习、了解、探讨、思考伟人毛泽东及其发动的文革运动,并且找到了基本正确的答案。现实告诉他们,只有毛主席的真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8090作为新生代潜在的红卫兵队伍,正在迅速成长起来。
有伟人创造的红色事业,必定就会有献身于这一崇高事业的红卫兵队伍。这是平凡中的崇高,是超越世俗社会的理想和情感,是时代愤青红色思潮+大众民主理念的完美境界,正如一位山西大学学子在南街村参观留言簿所写的“共产不是乌托邦”那样——从信仰角度看,他们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的践行者;用宗教角度看,他们就是一群先知先觉的圣徒。毫无疑义地表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才是中国人民永久的选项,才是能够跨越时空间隔,产生一代又一代红卫兵的不竭源泉。这,就是社会马鞍形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真理。
以俄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情况为中心谈一下这个奖项的时事政治性:
西方人自己认为,欧洲文学有三大高峰,第一个是传说中的希腊时代,其代表作是荷马史诗;第二个是文艺复兴时代,其代表作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第三个是十九世纪,其代表作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在诺贝尔奖设立的时候,托尔斯泰是公认的欧洲文坛的领袖。但是,其却连续多年一直到去世,都没有获得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宣称,托尔斯泰虽然是公认的“文学比赛的桂冠”,但是其作品中“否定了一切形式的文明”,赞美了“原始的生活方式”,“提倡无政府主义思想”,“任意改写《圣经》”,“对于他那种罕见于一切文明样式的狭隘和敌意,我们觉得无法忍受”。也就是说,不给托尔斯泰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不是因为文学原因,而是因为政治原因。
其实,评奖委员会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是。当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活动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地展开,托尔斯泰虽然并不赞成革命,但是其主要的谴责方面是反动派对于革命的镇压,因此如果是把奖金颁给托尔斯泰,其实也就是纵容了所谓的“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敌视”的革命活动。
俄语世界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933年,评奖委员会把它颁给了号称最坚决的反共分子,流亡的白俄作家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评奖委员会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宣称蒲宁“虽然和前辈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正统”。也就是说,颁奖给蒲宁并不是出于文学上的考虑,而是出于政治上正统主义的考虑。但是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自打耳光的现象,如果要说代表俄罗斯文学正统的话,难道托尔斯泰不是比蒲宁正统的多吗?如果要是仅仅出于正统主义来授予蒲宁诺贝尔文学奖,那么蒲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二十年代初以前写的,为什么一直延续到1933年才给他奖呢?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时事政治性的作用,1929-1933年,西方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时也就是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同一时期,苏联则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两相对比之下,社会主义出现了难以遏制的感染力,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高涨,被人称之为“红色的三十年代”。在这种情况下,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作家蒲宁,或多或少都可以冲抵现实中革命浪潮的兴起。
在后来的诺贝尔奖颁发过程中,这种时事政治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语作家是帕斯捷尔纳克,其获奖时间是1958年。很多人仅仅看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反共立场,然而忽略了一个问题是,反共的作家多的是,为什么到1958年的时候才授予帕斯捷尔纳克文学奖呢?其实如果要是带有一点时事政治敏感性的话,我们就会发现,1957年的时候,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对于西方世界起了一个巨大的冲击作用。当时毛泽东主席的访问莫斯科的时候表示,这是一个“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甚至西方世界自己很多人也认为,西方在从东方的竞争中落后了。因此,为了弥补这种软实力的损失,重建西方的舆论优势,在1958年授予一个苏联反共的西方粉诺贝尔文学奖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是不是帕斯捷尔纳克,这个倒是无足轻重。
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语作家是肖洛霍夫,其获奖时间是1965年。如果要是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就会知道。1964年,苏联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极力主张否定斯大林的赫鲁晓夫被赶下台,苏联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究竟是为斯大林平反还是延续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路线,带有很多不确定性。而肖洛霍夫是紧跟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路线的代表人物,如果要是在这个时间颁发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话,可以为苏联的内部发展定下一定的调子。果然,苏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高兴,高度评价肖洛霍夫的文学成就,自然也就谈不上为斯大林平反的事了。于是,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危机的种子便在这时候生根发芽了。
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语作家是索尔仁尼琴,其获奖时间是在1970年。如果要是对于历史有一点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在六十年代末的时候西方的形势非常不好,由于越战走向失败以及国内的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了大量的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而1970年又是列宁诞辰100周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纪念列宁的活动,红色革命的幽灵在一次徘徊在西方世界的头上。因此,把一位攻击革命最尖锐的索尔仁尼琴树立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
第五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语作家是布罗茨基,此人的名言是如果俄罗斯成了瑞典的殖民地,就可以享受先进的西方文明。其获奖时间是1987年。众所周知,那个时候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倾向已经初露端倪,“回归文学”的浪潮也已经开始,但是苏联社会上拥护社会主义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在1987年这个十月革命七十周年之际,拥护社会主义的力量也对于文坛上的一些乱象进行了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授予流亡美国的这位俄语作家,极度崇拜西方的布罗茨基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就是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特别是其文艺政策的最大支持。果然,布罗茨基刚刚得奖,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等人就支持文坛上的自由派刊物发表布罗茨基的作品。随后,苏联“回归文学”的浪潮从个别刊物席卷全国。这为苏联解体制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
第六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语作家是白俄罗斯的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其获奖时间是2015年,距离上一次俄语世界获奖已经将近三十年了。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内没有颁发给俄语世界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没有必要通过颁布给俄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来引导俄罗斯的国内舆论了。而2014年至2015年,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乌克兰与叙利亚等问题上与西方叫板,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大国雄风。在这种情况下,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一个靠丑化苏联与俄罗斯军队成名的女作家难道不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吗?
有的朋友可能说,你想的是不是太多了?其实不光是俄语作家的情况,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代表着一种鲜明的时事色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波兰发生大动乱,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立竿见影的把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流亡美国的波兰反共作家米沃什。甚至就华人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两位作家来说,也是有鲜明的时事政治色彩的。像1999年中国取缔邪教圈圈功,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马上就在2000年把奖金授予了内容主题全都是攻击中国“践踏宗教信仰自由”的作家高行健。而2012年十八大的时候,中国的前途还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把奖金授予莫言,就好像1965年时把诺贝尔奖授予肖洛霍夫一样,可以起到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幸运的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没有上西方国家的当,相反,习总书记还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上公开批判了追求在西方获奖的现象: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因此,如果我们了解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这种时事政治性,就会明白让某些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地文学艺术性质的评价。
在当前世界大乱,而在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日益显露的这种情况下,授予一个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以引导中国国内舆论搞乱中国,是非常必要的。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高行健一类的纯公知模式的作家不一定能够得到欣赏,如果要是给予一个体制内身居高位又激烈反共的作家,效果会大得多。
事实上,不仅仅是诺贝尔奖,西方控制的舆论机器还有很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1992年连续设了四个文化年:1989年是阿赫玛托娃年,1990年是帕斯捷尔纳克年,1991年是曼德尔施塔姆年,1992年是茨维塔耶娃年。这可以说是比诺贝尔文学奖还要高得多的荣誉称号,对推动苏联解体起了很大作用。这四个人也是越往后的越敌视十月革命。而影响要比他们大得多的马雅可夫斯基1993年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联合国却没有设文化年进行纪念,显然也是跟马雅可夫斯基的政治态度有很大关系。关于这些人在苏联时期受到所谓“残酷迫害”的真相,以及苏联文艺界和平演变的情况,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微博名"说真话的毛星火"指控莫言的作品涉嫌侮辱英雄先烈、美化日军侵华,各大平台皆蹦出来为莫言站岗的文章,文章标题五花八门,其观点却基本一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对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吹毛求疵、上纲上线,这是文革思维、人生攻击,是对文学创作的扼杀。保护莫言,就是保护文学创作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文明底线。
对此,文学作品固然允许虚构,但既然选择历史题材,就应该、也必须尊重历史。
莫言的作品多以历史为题材,他是否尊重历史,我们今天不谈他的作品,来谈他的演讲。
自从张艺谋推出由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其原著作者莫言就名声大噪,先后被多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搏士。
2005年12月,莫言在香港公开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典礼上,作了口若悬河的演讲,大谈特谈其童年的贫穷和饥饿。
他说:"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经常会死人,我们村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18个人。村周围是一片荒原……"
莫言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的童年也就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在演讲中所说的20世纪60年代,自然指的是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前些年,"三年饿死3000多万人"的谣言一度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这个谣言不是在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的1962年就出现的,而是在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之后才出现的,是有人把1959—1960年的死亡人口合计后,减去1958年的死亡人数得出3000多万人缺口的结果。
这种计算方法,显然犯了严重的教条错误。
那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口数字,为何会有3000多万人的缺口呢?
有人口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原因: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户籍制度并不完善,直到1958年才颁布《户口登记条例》。在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到1958年期间,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不严的原因,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户籍漏报现象,其中涉及死亡漏报这部分的漏报率在15%——18%之间。由此可以推算出我国这一期间产生了死亡漏报人口约710万人左右。即人死了,户口没销。
二、1956年—1959年,由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产生重报虚报户籍人口约1140万人。也就是说,这些进城工作的农村人口,在城市上了新户籍,却没有注销在农村的老户籍。
三、1960年前后,因自然灾害导致经济困难,城市开展大规模人口精简运动,不少城市居民被迁往农村生活。在这一运动中,约有1515万人的户籍在城市被注销,但他们之前没有农村户籍,在农村又没办理迁入手续,成为了没有户籍的人口。这就等于又有1515万人“人间蒸发”了。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统计数据中三年困难时期的户籍统计人口数字合计减少了3366万人。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这一人数的减少诬陷为3000多万人“饿死”,并以此为"核弹"对社会主义进行攻击。
戳破了"三年饿死3000多万人"的谣言,我们再来分析莫言的这段话。
按照莫言"经常死人,最高纪录一天死了18个人"的说法,他家乡平安村的人不出半年就该死绝了,而且的确是死绝了,"村周围是一片荒原"嘛。
莫言口中笔下对饥饿的演绎堪称登峰造极,又是"像狗一样逮着什么吃什么",又是"亮晶晶的煤块越嚼越香",又是"1960年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
可是,何以他莫言一家十几口人就没饿死一个呢?何以连他体弱多病的母亲都活到了70多岁呢?何以连他日夜劳累的父亲都活上了90多岁呢?何以按他口中和笔下的逻辑人口应该早已死绝的平安村反倒人丁兴旺呢?
显然,他在撒谎,而且还是谎话连篇。
有意思的是,对于莫言嘴上无时无刻、笔下无处不在的童年饥饿论,有好事者和较真者相约去了莫言的家乡,找他家乡的老人们求证,他们求证的结果是:山东高密曾经饥饿不假,但根本没有人饿死。
本来就是嘛,凭啥饿死的总是别人家的人啊?
记得艾跃进教授生前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党和政府应该实行两追,一是追讨贪官,一是追杀汉奸。某些人为什么能在西方获奖?不就是靠骂社会主义获得西方反华势力美国干爹的青睐吗……"
艾公此言,赞:贪官理应追讨,汉奸理当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