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授宋继美(1924-1987)
同她的先生解剖学教授王钟明(1925-1997)
我的父亲和母亲,生前都是辽宁中医学院教授。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摧残,但依然坚持科学研究。母亲首先提出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认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四十年来,经过多个科研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先后有上百篇中英文相关科研论文发表。有学者认为母亲提出的肥大细胞与经穴关系的假说,应该被命名为“宋氏理论”(Song’s Theory),并认为此理论将继续指导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
母亲生前的研究成果能在去世三十年后被认可,我以为这是对她的最好纪念。现将李永明博士在《辽宁中医杂志》发表的文章转贴于下。我在此对李永明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
纪念宋继美教授及“宋氏理论”
李永明
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美国纽约
摘要:四十年前,辽宁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的宋继美老师首先提出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认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后经多个科研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先后有上百篇中英文相关科研论文发表,近年有多项国家针灸课题聚焦肥大细胞研究,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肥大细胞的确在经穴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肥大细胞与经穴关系的假说被命名为“宋氏理论”(Song’s Theory),此理论将继续指导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本文简要介绍了宋氏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辽宁中医学院研究人员的贡献。
关键词: 宋氏理论、肥大细胞、经穴实质、经络感传
In Memory of Professor Song and “Song’s Acupuncture Theory”
Yong Ming Li, American TCM Society, New York, USA
Abstract
Forty years ago, Professor Jimei Song from Liaon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first proposed a hypothesis that cutaneous mast cell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some phenomena of meridian and deqi in acupuncture. The hypothesis was supported by hundreds of later publications and many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in acupuncture funded by national foundations in China are focusing on the action of mast cells. With ample of evidence, this newly named “Song’s Theory” may lead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described a brief background of Professor Song’s proposal and original contributions by researchers at Liaoning College of TCM during 70s to 90s.
Key words: Song’s theory, mast cell, meridian essence, and meridian transmission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中外科学和医学工作者就一直努力,试图用解剖和组织学方法找到经络和穴位的实质结构,以解释古人留下的经络学说和临床所见到的针灸感传和得气等“针灸现象”。60年代初,通过大体解剖发现的人体经络和穴位处的神经和血管组织比非穴位处更丰富,提示神经血管在经穴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经络的“神经血管学说”。70年代后的研究发现,针灸能够通过内啡肽等神经体液因素起到生物效应,继而出现了“体液学说”。而针灸研究的另一个领域,针灸的组织细胞学基础也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其中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理论”就是首先由中国学者宋继美教授在1977年提出的重要针灸基础理论。
1. “宋氏理论”提出的背景
1970年代后期,中国医学工作者曾经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的经络感传现象调查。据1977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经络感传专题会议资料,通过对17万人的调查,肯定了经络感传现象的普遍存在,观察到普通人群中有“感传现象”者占五分之一,并发现了数百名“经络敏感人”。记录到的感传现象和特征包括感觉的性质、循行路线、感传速度、可阻滞性及温度感。观察到的现象包括沿经红线、白线、皮丘带、皮下出血点等。首次群体调查发现的这些“感传现象”,与针灸治疗中常见的“得气”现象等反应非常相似,对解释针灸的临床作用机理和发现针灸经络和穴位的实质很有价值。调查的结果也给生命科学界出了个难题,因为这些现象显然不能完全用当时流行的针灸“神经血管学说“或”神经体液学说”来解释。当时最大的疑问是,“经络感传”的速度、感觉和皮肤特征与已知的神经、体液及血管所产生的生理现象不完全一致。那么是否还有其它组织或细胞参与经穴活动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辽宁中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室教师的宋继美,于1977年首次提出“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的假说,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的文章成为后来“宋氏理论”的奠基之作[1]。
宋继美194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生物系,曾在湖南湘雅医学院和大连医学院任组织胚胎学教师,是1958年创建辽宁中医学院的首批教师之一,历任教授、组织胚胎教研室主任等职。宋继美教授不仅受过良好的生物学与医学教育,具有扎实的组织学功底,还接受过西医学习中医的训练。1960年代朝鲜的金凤汉弄虚作假,声称发现经穴特异的“凤汉小体”。辽宁中医学院也曾成立研究组做重复实验,宋继美老师对学院领导要求她参与研究的回答是:“我从事人体组织学教学和研究这么多年,在显微镜下看过上万张组织切片,从来没有见过凤汉小体那样的结构,这样的研究我不能参加。” 金凤汉的造假事件败露后,院领导意识到,多亏宋老师对真理的坚持,使辽宁中医学院没有卷入这场伪科学丑闻,院领导在文革中也没有因此事受牵连。
还应该说明的是,宋继美老师出生于四川大户人家,其舅舅是中华民国著名元老戴季陶先生,家学渊源。年轻时如果想出国留学并非难事,可是宋老师却选择了留在祖国,加入大学教师行列。宋老师的先生王钟明教授,也是辽宁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创建教师之一。两位老师从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辽宁中医学院辛勤执教,培养学生无数。文革期间,因“政治问题”吃了不少苦头,但丝毫没有改变他们为中医事业培养人才和全身投入中医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很多当年他们教过的学生和同事都对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留有深刻的记忆。
2. 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
上世纪70年代,辽宁中医学院的科研条件简陋,没有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外文医学书刊很少,更无国际文献数据库可查阅。宋老师只能通过关系,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查找国外文献,宋继美老师通过阅读大量国际领先专业医学术杂志后认为,“在阅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根据肥大细胞在人体内的分布特点和机能意义,初步设想它与经络现象有一定关系。”
据此,宋老师撰写了题为《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的论文,于1977年2月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1]。文章约4千字,引用参考文献16篇,其中12篇是英文文献,最晚近的一篇发表于1975年英文《内分泌》杂志。宋老师根据国际医学前沿研究,结合针灸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在尚无条件进行实验研究的情况下,就能提出肥大细胞可能与经络现象有关的假说,并描绘出针刺后肥大细胞生理反应的细节,是难能可贵的。
宋继美老师的这篇论文,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皮肤组织细胞直接参与经穴现象的假说,成为经穴实质研究的经典之作,开辟了针灸细胞学反应的一个全新领域。随后几十年中,许多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机构通过独立研究证实了这个假说,累计已有上百篇中英文研究论文发表。宋老师提出的诸多细胞和生化反应细节,几乎每一个都得到实验研究的证实。据此,笔者在发表于《中国针灸》的文章中建议,宋继美老师提出的假说,应该正式命名为“宋氏针灸肥大细胞理论”(Song’s Acupuncture Mast Cell Theory,简称宋氏理论 Song’s Theory)。这可能是第一个以中国学者名字命名的针灸基础研究原创理论[2]。
宋氏理论以皮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为中心,解释针刺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推测肥大细胞会释放多种因子以产生生物效应;肥大细胞并与临近的神经及血管组织相互作用,可能出现神经、中枢、器官、体液和系统反应。虽然宋氏理论的细节受限于1970年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与技术,但其立论的基本生物细胞学原理和解释至今仍是正确的。
宋氏理论首次探讨了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的关系,对临床所见的经络“感传”和针刺“得气”现象作出了较合理的生理学解释,是对神经体液经络学说的重要补充。宋氏针灸肥大细胞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肥大细胞是真皮中常见细胞,内含多种生物因子。针灸针穿透表皮后可能直接刺激真皮内的肥大细胞,诱发肥大细胞释放多种因子,对临近神经和血管产生一系列影响,还可诱发神经中枢、器官、体液和系统的连锁反应,起到“激发器”的作用。以肥大细胞为中心的针刺反应可能是临床针灸所见的“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3. 辽宁中医学院的后续研究
宋氏假说提出后面临的最初疑问是,如何证实肥大细胞同经穴现象有关?人体穴位皮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比非穴位处更多吗?
为此,宋继美老师等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巧妙的人体实验,由辽宁中医学院的组织胚胎教研组、病理教研组、及附属医院的外科和针灸科医生合作实施。实验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即肥大细胞在人体穴位的分布。实验在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研究对象为6名因不可逆疾病准备截肢的患者。先由医院针灸专家在准备截肢的2个上肢和4个下肢精准标记15个常用穴位,包括承山、合谷、风市、太冲、太溪、三阴交、曲池、手三里、臂臑、外关、阴陵泉、四渎、间使等。在截肢术前,医生对患者穴位施行针刺直至“得气”,然后用染料标记穴位。待截肢手术完成后,迅速在标记的穴位处切取皮肤及皮下组织,同时在穴位旁取材作为非穴位对照。标本经固定后,制成病理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肥大细胞数目。
在宋老师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第一个人体穴位肥大细胞研究报告于1980年3月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题目为:《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初步观察》,署名为辽宁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和病理教研室[3]。论文由宋继美执笔,结论是:在人体肢体穴位的真皮层确有肥大细胞存在,呈弥散或成群分布,在小血管、神经束或神经末梢处较多。穴位区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临近的非穴位区(总数:穴位336;非穴位222)。作者在讨论中提出:“当针刺入皮肤内时,广泛分布在神经束、神经丛或神经末梢周围的肥大细胞感受刺激,释放其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五羟色胺等),可能影响于结缔组织基质中游离神经末梢和其它感受器,兴奋沿某种传入纤维传入大脑产生感传感觉。因此我们认为,从穴区组织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点来看,可以初步设想肥大细胞在经络感传过程中,是一个‘激发器’的作用。”
“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初步观察”论文原稿,现存于《辽宁中医杂志》社。发表在《辽宁中医杂志》这个临床实验研究报告,运用简单而直接的组织病理学方法,首次在人体经络穴位的真皮层观察到肥大细胞的聚集现象。通过与非穴位区的比较,肯定了穴位区肥大细胞相对数量较高,有神经组织周围集聚现象。此项观察为确立肥大细胞在经穴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研究是在人体进行,在活体上经针刺穴位“得气”后标定穴位,所得出的结果具有动物实验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病理取材的穴位组织的准确性也无异议,文中观察到的肥大细胞分布应该接近人体的正常状态。
宋老师领导的辽宁中医研究团队通过一个简单而直接的人体临床实验,用较小样本回答了经穴区肥大细胞分布的基本问题,肯定了“宋氏理论”的细胞学基础,为后续研究指出了方向,应该是当时经穴实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宋氏理论”发表并得到初步临床研究的验证后,时任辽宁中医学院院长茹古香,在各种会议上屡次介绍宋继美老师的肥大细胞理论,直至今日,很多当年的学生仍然在记忆中清楚地把茹院长同肥大细胞联系在一起。笔者也记得,在当年的一次学院科研大会上,当学院领导介绍完肥大细胞和经络的研究成果后,宋老师当众谦虚地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想法”。
辽宁中医学院领导当时十分重视这个原创研究项目,组建了专门科研组从事肥大细胞同经络关系的实验研究。据有关研究人员回忆,在李忠院长主持科研工作时,曾大力支持肥大细胞的研究,向省高教局申请经费购买研究仪器。因当时科研经费短缺,辽宁中医购进一台进口显微镜竟花费了全省教育口一年的科研外汇指标。
4. 宋氏理论开创的新领域
继肥大细胞与经穴相关理论提出后,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的数量不多,以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为主,均发表在中文医学杂志上。进入本世纪,有关针灸穴位特异性的研究再次将穴位的实质研究导向肥大细胞,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在英文文献数据库中也出现了一些论文,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医学研究机构。
遗憾的是,有关肥大细胞的研究在辽宁中医学院未能持续深入,在宋继美老师去世后,后续发表的科研论文十分有限。能够查到的论文有,高山等于1981年报道电针对大白鼠局部穴位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4];苏红星等1991年报道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大鼠垂体的影响[5];明彩荣等于2000年报道电针刺激引发大鼠的“足三里”穴位深筋膜处肥大细胞发生明显变化[6]。近十几年,辽宁中医学院似乎已经退出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的研究领域。
多方信息显示,肥大细胞与经穴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许多一流科学家和多个中西医研究机构正在深入探索研究。在近年完成的一项国家973计划,题为“经穴效应特异性临床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的结题报告中[7],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针灸究成果的两篇重要论文中 [8,9],在最近出版的《系统针灸学》[10],以及许多近年发表的关于经络和穴位实质的研究,以及关于穴位的“本态”研究论文和专著中,针灸引发的肥大细胞在穴位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都被视为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唯一被认为具有相对穴位特异性,可移动的皮肤组织细胞。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朱兵及景向红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复旦大学教授及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主任丁光宏领导的研究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中心等单位,都在肥大细胞与经穴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科研基金方面,也有多项国家重点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肥大细胞与经穴的研究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
5. 结论
由宋继美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的假说,几十年来经受了多个研究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宋氏假说的科学性,及其对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价值,宋氏假说已经成为“宋氏理论”。按照宋继美教授提出的原始设想,有关学者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科学研究成果。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在用现代生物学理论解释传统经穴现象方面产生突破,从而进一步推动针灸的临床发展和国际化。
(致谢:本文得到许多老师、领导及宋老师家人的帮助,包括:初杰教授、明彩荣教授、张永志教授、李忠院长、覃芳教授、隋谊深医生、原源编辑,及王钟明和宋继美老师的长子王自勉博士等,特别致谢。 说明:本文部分内容取自作者以前发表的文章 [2])
作者简介:李永明,男,1958-, 分子免疫学博士,美国执照西医师及针灸师,皮肤病理专科医生,辽宁中医77级医疗系学生,哥伦比亚大学专科医师毕业,近年研究涉及皮肤肥大细胞,E-mail:[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1] 宋继美. 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J]. 辽宁中医杂志,1977;(2)59
[2] 李永明. 关于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的 “宋氏理论” 及研究方向[J]. 中国针灸, 2016, 36(10): 1063
[3] 辽宁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病理教研室. 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初步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1980;4(3):26
[4] 高山,明彩荣,吴玉微. 电针对大白鼠局部穴位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1981;(5)40
[5] 苏红星,高山,明彩荣. 电针“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垂体ACTH细胞影响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1;15(10):40
[6] 明彩荣,蔡朔,蔡玉文,等. 电针“足三里”穴区深筋膜肥大细胞的荧光显微镜研究. 针刺研究, 2000;25(1);51
[7] 梁繁荣,朱兵,丁光宏,等. 经穴效应特异性临床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973计划)[Z]. 国家科技成果,2011.
[8] 何伟,吴美玲,景向红,等. 穴位的本态:穴位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J]. 中国针灸,2015;35(11),1181
[9] 朱兵. 穴位的可塑性:穴位本态的重要特征[J]. 中国针灸,2015,35(11):1203
[10] 朱兵. 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