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2章2节: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今天我们要一块儿来察验神在我们生命里的旨意,即是罗马书12章2节下半节:“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察验,更是要从实际行为和心态中去验证:什么是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为什么我们要用行动来察验真神的旨意呢?
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我们活在这个科技飞跃,网络速度突飞猛进,人工智慧几乎可以乱真,然而道德人心却日益黑暗的世代。我们的灵魂肉体时时都深深受自我欲望和环境力量的影响。媒体的各样诱人广告似乎在重新定义人生的目标。人心的贪婪驱使社会上偷窃的方法变本加厉,利用网络盗取别人钱财的罪行已伤害到许多家庭。虚名超过道德的价值观已污染了许多高级学府的教育方针,歪曲真理,要把人挤在流俗文化的模子里。充满色情和恐怖感的娱乐节目令人眼目缭乱,灵魂麻木。在心灵的饥渴加上罪的怂恿下,人们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情欲的刺激似乎无所不用其极。对上帝的敌视,对自己的放任,使人对魔鬼投降。
现今魔鬼是这世界的王,牠对我们的欺骗手段巧计多谋,不将我们引向灭亡不罢休。手机的普遍,方便年轻人在社群媒体上不断发布夸大的讯息来建立自我形像,他们的灵里却寂寞空虚。更有众多少年人沉沦于电动游戏变换无穷的迷阵里,不愿觉醒。唯利是图的公司雇用游戏设计的特殊团队,不惜让孩童少年在游戏过程中承受不健康的心理折磨,落入抑郁状态,甚至因而自杀。这些都不是钱和法律能根本解决的问题。很明显的,当我们糊里糊涂过日子,愚昧地模仿这些属世界的生活方式时,终久会察验出这世界的王对我们有的恶毒打算。倘若我们仍要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会不会让我们的良心也渐渐钝感,进而泯顽不灵了呢?
当像光明的子女
以弗所书 5章8-10节告诉我们:“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
我们当如何对待黑暗的事和做黑暗事的人呢?在11-13节里说得非常明白:“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
在 14-17 节里主又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做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要常在主的爱里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更有意想不到的遭遇。我知道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还年轻的时候自己却得肝病死了,然而有些被病折磨的老人,却躺在床上等候被神接去。有人从顶尖的学府毕业,用精明的分析方法为人投资,竟遭到极大的损失。有些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投资客反而赚了钱。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都可能在学业,事业,或人际关系上碰到难解的谜。即使如拥有荣华富贵和过人智慧的所罗门王也会疲累的叹气,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唯有明白生命背后神的目的,神的意象,我们才能领会生命的意义。唯有藉着神的能力,我们才有力量。
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智慧呢?如果你在受苦中,可读圣经里的约伯书。如果你想知道怎么祷告,诗篇里有最好的范本。箴言教导我们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采取实际的行动。
我们常常担心外面的环境,为食衣住行,为求幸福快乐,多方求问神的旨意。我们没有想到,对爱我们的神来说,除了眷顾我们的需要以外,祂最重要的旨意却专注在我们的生命上。因为祂的最高前提,是要我们从黑暗势力的捆绑里被释放出来,作祂光明的儿女。我们是父神的宝贝,祂要我们的心意靠着圣灵不断地更新,好让我们的灵命成长,越来越有基督的样式。虽然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常会有走错路的时候,只要我们愿意浪子回头,神的话语会引导我们走正路,找到我们的方向,即使在困难的过程中也能蒙福。无论如何都要记住,主耶稣对我们的爱比天还高,是海枯石烂,永久不变的。约翰福音15章9-11 节里,耶稣说,
“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爱里。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认识神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这句经文看似很简单,有些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从以下列出的六点中,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真正了解保罗所要传递的真理:
1.保罗在罗马书12章2节是呼召我们将身体作为活祭献给主,不要效法世人的思想和行为,却要让神更新我们的心思意念,以致神不断改变我们的生命。“察验”一词,在英文《圣经》中,可以翻译为“知道”、“试验”、“辨别”、“认可”神对我们生命的旨意。经文的上半节与下半节内容是前后呼应,我们的心意被神更新变化,为要我们察验神的旨意。
2.我们往往把焦点集中在“神的旨意”上,就好像要在秘密隔间中“发现”神向我们隐藏的旨意一样。为要“知道神的旨意”,我们不断的寻索、担心、烦躁不安、祷告、挣扎、讨论,并且阅读如何明白神的旨意这类属灵书籍。我们要寻求神的旨意,目标是对的。可是,明白神的旨意,与神紧密同行,两者是不可分割。实际上,认识神的其中一部分就是了解祂的旨意,我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箴言3章5-6节:“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我们越是渴慕认识神,我们就越晓得祂的心意,讨祂喜悦。
3.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拒绝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活祭,并且坚持遵循世界的方式生活,我们就会忘记神对我们生命的旨意。没有将自己的身体献给神作活祭,就不可能了解神的旨意。两者是相辅相成。神的旨意含有道德上的前提,就是这节经文前面的两句话:不要效法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前提远超出我们爱问的问题,例如,我应该结婚吗? 我应该去哪里上大学呢?我应该买新房子吗?我应该搬到上海还是广州呢?当涉及到神的旨意时,这些问题纯粹是次要的。然而,我们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去思考这些次要的问题。
4. 将希腊原文“dokimazein”翻成“证明”、“辨别”、“知道”、“试验”、“认可”,这些都是很好的翻译。然而,它的原文是用于描述检查金矿石,以验证它是否是真金的过程。从正面的意义上讲,它意味着要对某些东西进行试验,以证明它的真确。如果为要证明某些事情是假的,在《新约圣经》中有不同的词来形容这种“试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汽车广告,其中一家制造商试图证明他们生产的汽车品牌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想一想下面的例子:
1) 一间汽车制造厂要试验另一间汽车制造厂的汽车,它所用的“试验”一词,目的是(希望)证明竞争对手的产品未通过质量及安全测试。
2) 汽车制造厂要测试自己生产的汽车,目的是证明所生产的汽车在各项指标上是非常出色。罗马书12章2节中所用的“dokimazein”希腊动词,是进行试验来证明受验品会符合标准的意思。它不是“发现”神的旨意,而是“证明”或“认可”神的旨意总是善良、纯全、可喜悦的。
诗篇18章30节:“至于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在尤金.毕德生(Eugene Peterson) 的《信息本圣经》里,这节经文的意译是:“何等奇妙的神!祂的道路既平直又畅通。每一个朝神走的方向都经过了路面试验,每一个投靠祂的人都会完成,通过这试验。”
5.保罗使用三个词来形容“神的旨意”。首先,神的旨意是善良的。这意味着当我们按着神的心意做事时,我们终会受益。让我们思想十诫的内容:除了耶和华之外,没有别神,对我们是有益的;不可拜偶像,对我们是有益的;要孝敬父母,对我们是有益的;不可杀人,对我们是有益的;不可奸淫,对我们是有益的;不可作假见证,对我们是有益的;不可贪恋邻舍的妻子,对我们是有益的,等等。但有时,世界会把我们拉向拜偶像、叛逆神、仇恨和淫乱等种种罪中。有时候,说谎好像蛮好玩的,偷东西也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别忘了,罪本来就会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欢愉。如果罪恶总是立即令人感到不快,那么我们可能会减少犯罪。然而罪的确常常会带来短暂的快乐。当夏娃看见那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时,就有这种经历。“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做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世记3章6节)。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夏娃拿起果子并且吃了,然后把它给亚当,亚当也吃了。罪就进入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直到今天。罪一开始看起来总是很好、乐趣无穷的、既诱人又令人兴奋,我们都享受过罪中之乐。“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14章12节)。撒但往往将罪包装为外表悦目的东西来诱惑人,引人走向灭亡。但神的旨意,祂的道路和路径却对我们总是有益处。
其次,神的旨意是纯全的。“纯全”这个词意味着完全或完整的,是指已达到预定的目标。在任何环境,任何时刻,只要我们愿意顺服,跟随主耶稣,必得着新生命,就是这么简单。朋友,如果你愿意为神而活,祂的恩典必与你同在,用祂的话语和灵洁净你的灵魂,使你有圣洁的心思意念,与祂合一,祂的旨意自然就变成你的心意。当你将身体献上成为圣洁的器皿,交给神使用,那恶者必无法在你身上得逞。你的一生必定有满足的喜乐。别人从你的生命中看见神的荣耀,便晓得神的旨意永远是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
第三,神的旨意是可喜悦的。“可喜悦”是指我们行事为人要讨神喜悦。我们的一生最终必得到神的称赞,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们若行在神的道路上,靠着祂的恩典,我们必越走越喜乐。然而,要我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耶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最终,那些为基督而活的人,比那些生命里没有基督的人更快乐。我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总结:如果你为世界而生活,你所得的只是属世的奖赏,这一切只能短暂地满足你的心。
6. 这一切都有一个悖论。我们必须弄清楚。世界的道路似乎比神的道路更吸引人,更令人兴奋。我们看到世界的五光十色,听到狂野的呼唤,我们想:“这种乖乖按《圣经》的话来生活的日子,我已经厌倦。我要松掉捆绑,享受自由,尽情欢乐!”于是我们就像《圣经》里描述的浪子一样,离开父亲,将父亲分给我们的财产败光了。最后我们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走世界的路是宽的、容易的。然而我们享受罪中之乐,却不能满足灵魂的饥渴,最终走上灭亡之路。神的道路走起来虽然是比较慢,往往也比较难走,最终却会引导我们得永生。我们必须每天竭力向自己和他人证明神的旨意是最好的。开始的时候,这条路并不容易走。然而,在箴言4章18节的应许是,“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我们要努力跟随神和祂的旨意,祂必赐我们更多喜乐,更多的光明,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祂。
肯德基炸鸡的故事
多年前,我和家人到肯塔基州度假。在经过肯塔基州科尔宾小镇时,我看到一个景点上的标语,它写着“欢迎访问正宗的肯德基炸鸡。”我们便到那里参观,发现它除了是一家普通的肯德基餐馆外,它还是一间博物馆。早在1940年,一位名叫哈兰德. 桑德斯(Harland Sanders)的男士买了一间破旧的餐馆,并开设了一家当时非常先进的汽车旅馆。汽车旅馆餐厅的头号食谱是用11种草药和香料制成的炸鸡。十六年后,在66岁时,他开设了一家餐厅,专门推广他的秘方——肯德基炸鸡,这个名字现在已遍布全世界。在肯塔基州科尔宾的原始餐厅,有一个标志解释哈兰德. 桑德斯上校的哲学。标题为“艰难的途径”,它是这样写的:
有一条容易让生意兴隆的途径,就是巧施诡计、违反保密权益、欺压弱者、不择手段、偷工减料,以精明管理为借口作各样的灵活变通。若是走另外一条途径,生意便很难昌盛:你得履行承诺、提供顾客优等价值、商品和服务。同时用实质的优点和有道德的经营方式来取代狡猾的手段。不错,取巧的捷径有效又快速;艰难的途径却是艰巨和漫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简单的捷径会变得更难行,而艰难的途径会变得更易走。随着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越来越明显的是:简单的捷径是建立在流动沙子的危险基础上,沙土会被扫除而荡然无存;艰难的途径却建立在坚实的信心基础上,这就是我们所建立的品牌。
这正是保罗希望我们理解的。当我们走在简单易行的世界捷径中时,结果是越走越艰难。但当我们走上遵循神旨意的艰难道路上时,它最终成为唯一的简单途径。我们务必学习这功课。这个道理我可以传讲,也可以用笔写下来,它却不能向你证明这事实。我甚至可以分享我的经历,这些体验可能会鼓励你,但你仍然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中证明这事实。“只有透过考验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康吏胥Robert Candlish)。
7.我们唯有在困难的经历中,学习作艰难的决定,才可以验证出神的旨意是善良、纯全、可喜悦的。当一切顺利时,世界的道路和神的道路看来似乎同样正确。但是,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候,在世人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愚蠢时,我们却证明神的道路是最好的。只有在那些时刻,我们才能清楚地明白神的无限智慧。
“我们是弟兄”
这让我想起创世记13章记载亚伯拉罕和罗得的故事。他们和家人为了逃避迦南的饥荒就下到埃及去。在埃及,亚伯拉罕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就吩咐妻子撒拉向法老说谎,称她是他的妹子。神因为这件事而降大灾与法老和法老的家人。亚伯拉罕被法老公开羞辱后,被迫离开埃及。尽管他犯了罪,然而,神赐福他,使他在埃及所得的财富比先前更多。他的巨大财富却为他带来大麻烦。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当初亚伯拉罕没有去埃及,他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他自己的欺骗和道德上的妥协,从中发了大财,才导致他和罗德无法同住一处。
《圣经》告诉我们,因为亚伯拉罕和罗得的财物甚多,以致他们同住的地方容不了,使他们不能同居。“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注:原文作“弟兄”)”(创世记13章8节)。亚伯拉罕基于血缘关系向侄儿罗得提出恳求。显然,当时的迦南人和比利洗人控制了该地的大部分地区,这意味着亚伯拉罕和罗得必须住在较贫瘠的地方。当他们只是一般的中产牧民时,对他们而言,这不是问题,每个人都很开心的安居。可是,他们已经成了经济富户,彼此都需要较大的牧场。在这种情况下,财物太多反成为问题的造因。之前,牛群、羊群还没有增多时,他们属下的牧民并没有争吵。
有时,我们根本无法彼此和平共处。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来解决问题,但有时我们做到最好的,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罪的本相就是让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大家分开,而不是继续相争。 这就是发生在亚伯拉罕和罗得身上的事情。
在教会中,不知何故,常有弟兄互相敌对,朋友成为敌人,彼此势不两立的情况发生。如果我们谨记“因为我们是弟兄”这个事实,大多数问题岂不都会化解吗?
两个人,两种选择
亚伯拉罕的解决方案是唯一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的:“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世记13章9节)。没有必要争吵,因为迦南地大,足够他们两家人使用。但最终,他们无法团结在一起,所以亚伯拉罕任由罗德选择想要的土地。
按照人的标准,这是讲不通的。亚伯拉罕为什么要这样做?
1.他想和平解决问题。
2.他愿意蒙受短暂的损失,以获得长期与侄子保持和平相处。
3.他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神必眷顾他。
因为亚伯拉罕的提议,罗得可以选择迦南,神应许之地的任何部分:东、南、西、北,任他选择。“罗得举目看见约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创世记13章10节)。在罗得看来,约但河谷就像伊甸园呈现在他眼前一样。他凝望远方,看见牧养牲畜的繁茂田地,种植葡萄园的充足空间,还有广阔的庄园。最重要的是,他看到那地有充足的水源。如果你去过圣地,你就知道水比石油更珍贵。罗得是根据水的供应情况做出选择。当他和亚伯拉罕分手时,罗得走向所多玛,而亚伯拉罕却向希伯伦迁移。一个向东,另一个走向西。
是谁得胜?
在这笔交易上,谁获益更大? 从外表来看,罗得似乎是赢了。毕竟,他得到最好的土地,亚伯拉罕只能获取剩下的地方。“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创世记13章12节)。请留意:罗得在所多玛附近搭帐棚。
基督教作家艾德.多布森 (Ed Dobson) 指出罗得犯下三个错误:
他选择了自己而不是别人。
他选择了职业而不是家庭。
他选择了当下而不是未来。
我们若向邪恶妥协,是不可能与罪完全脱勾的。我们若在下水道打滚,必定全身被污水弄脏。如果不付出极大的代价,我们就不能与魔鬼共舞。选择居住在所多玛附近,罗得将自己和他的家人暴露在严重的道德邪恶中。我敢肯定,如果我们事先问罗得,他会说自己从不打算与所多玛人打交道。 他只住在那里,因为那里是最好的土地。要么他不知道所多玛的罪,要么他只是不在乎。如果他不知道情况,他也应晓得所多玛人都沉溺在滔天大罪里。
向道德妥协,通常始于朝错误方向迈出的一小步。没有人打算犯罪。然而,当我们还没有察觉时,罪已经悄然而至。我们被罪蒙骗而落入它的网罗中仍不自知。雅各书1章14-15节,描绘了人的属灵生命是如何步向死亡:“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我们要知道:诱惑引向欲望,欲望引向罪恶,罪恶引向灵魂永远的灭亡。罗得的错在哪里呢? 他的选择只取决于当下,肉眼所见的东西。因为他无法“看到”所多玛的邪恶,所以他根本没有为此操心。因为他的眼睛充满了对约但河谷郁郁葱葱田野的渴望,以致做出错误的选择,并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神要审判所多玛时,罗得失去他拥有的一切,几乎无法逃命。
他要对罪说:不
多年前,我主持一个电台采访节目,访问几位曾经是帮派成员的基督徒。我听着年轻人分享神如何改变他们的生命。年轻人的江湖经历是他们年龄的数倍。其中一人告诉我,就在接受访问的前一天,有人找他并要他重出江湖,贩毒赚大钱。当然,钱财是人人想要的。他没有为此事祷告,因为他明知神是不喜悦的。信主后,他要对罪说:不。就是这样。试想,神还没有降硫磺与火要毁灭所多玛时,人们都响往城里的生活。可是,一夕之间,神要审判这城。
神的话语再次临到
创世记13章14-17节:“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我发现最有意思的是,在罗得离开之后,神的话语再次临到。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祂对一个妥协的信徒没有什么可说的。信主的人不可以跟随神,同时又贪恋世界。我们只能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亚伯拉罕听到神的应许,他一定很惊讶。神跟他谈论: 第一,祂承诺赐给亚伯拉罕所有的土地。第二,祂承诺赐亚伯拉罕的后代多如尘沙,是没有人能数算的。第三,祂勉励亚伯拉罕祷告,侦察迦南全地。试想,罗得选择了最肥沃的土地,但神应许亚伯拉罕要将全地都赐给他。他和撒拉没有子女,但神应许他们的后裔多如地上的尘土一样。邪恶的迦南人控制着这片土地,但神却把它赐给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的原名叫亚伯兰,妻子撒拉的原名叫撒莱。当神与他立约后,祂赐他们新的名字。详情请参阅创世记17章。
神必赐福那些敬畏祂的人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神必赐福那些敬畏、顺服祂的人,因为他们相信神的应许。亚伯拉罕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因为他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所以神把亚伯拉罕失去的一切都归给他。是谁“赢了”?罗得获胜吗?他得到最好的土地,然而,亚伯拉罕却得到神及祂的赐福。
这让我想起南非的杜图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曾经说过的话:“当白人来到非洲时,我们拥有这片土地,而白人拥有《圣经》。但现在我们拥有《圣经》,白人拥有土地。我们将看到谁获得更好的交易。”这正是创世记13章的教导,亦是保罗希望我们明白罗马书12章1-2节的真理:“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朋友,若你没有神的生命,在世人的眼中,或许你是胜利的,但最终,你将失去一切。因为“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可福音8章36节)。
罗得的胜利只是短暂的,如过眼烟云。从长远来看,亚伯拉罕却是大获全胜,因为他得到所有的土地,更重要的是,神与他立约,赐福给他。他一生证明神的旨意总是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对现今的基督徒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或许不会在短期内取胜,然而,那些为基督而活的人必发现自己已得胜,因为神与他们同在。每一个信徒要向自己和世人证明神的旨意是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的。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