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新鲜

心系天下,曝料奇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羋月传》看古代婚礼

(2015-12-20 20:03:05) 下一个

  古装剧《羋月传》一上演,便在银屏刮起一场新的罡风,网络开播更是流量爆表。该剧除了情节跌宕,场景恢弘,还演绎了许多古代礼仪,剧中芈姝长大8分钟的大婚情节,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并成为热议话题。透过这场盛大的婚礼,现代人可初略了解古代的婚俗和婚礼细节。

  古代完整婚礼有六个步骤

  我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等五礼,婚礼是嘉礼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对羋月所处的先秦婚俗的了解,基本来自于《仪礼.士昏礼》。其记载的完整婚姻礼节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后世称之为“六礼”。前五个仪节都比较简单,主要是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按礼节走程序,做各种准备工作,议定婚期。不过送礼有个有趣的习俗,男方纳采时送给女方的礼物是“雁”。因为古人十分欣赏大雁随时而南、不失其节的习性,喻意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后夫唱妇随,比翼双飞。

  古人认为婚姻是万世之始,婚礼是礼之本。所以把婚礼当作头等大事。在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行冠礼,只有行过冠礼,方可取亲。而女子十五岁时行笈礼,表示可以谈婚论嫁了。男女大婚后即缔结了婚姻,为何是“婚姻”二字,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有解释:“婚者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简朴的婚礼,繁琐的礼仪

  其实,古人举行婚礼并没有影视剧演绎的那样讲排场,更谈不上奢华。因为人们认为,“嫁女之家,三日不糗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意为把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嫁了出去,父母自然难掩思念之情。而儿子娶媳,新媳妇就要取代婆婆的地位,婆婆难免有失落之情。所以举行婚礼,可谓喜中有忧。因而古人操办婚礼并不喧嚣,也不会进行宴请。但选择赞礼者,即主持婚礼的主宾,男方一家会非常慎重,一般会预先选出二、三名德高望重,懂礼仪的长辈作为候选人,最后定下一人并提前三天发出邀请,征得同意。

  《芈月传》中芈姝大婚情节体现的主要是正婚礼,即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举行的正式仪式。一般来说,新房设在新郎的寝室,赞礼者为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主要有沃盥、同牢、合卺、餕余和设袵等几项流程。沃盥指新人入席前的洁手洁面。另外,新婚第一餐的饭菜很简单,主持婚礼的赞礼者将黍移到新郎、新娘席前,再把豚俎上的肺和脊象征性夹一点给新人。夫妇先吃黍再喝汤,然后用手指蘸酱吃。古人进食有些像现在的自助餐,每人自取一份。婚礼时新人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进食一只小猪,喻意今后就在一口锅里吃饭,是一家人了。

  古人饭后要"酳",就是用酒漱口,这既是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合卺是指破瓠(瓜)为二,合之则成一器。剖分为二,分别盛酒,象征夫妇由婚礼将两人合二为一,同甘共苦。"合卺而饮"之后,食礼也就礼毕了。

  剧中没有宴请场面,新郎穿着黑正装,新娘的服饰也是在黑色基调下,饰以正红,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一对新人在亲朋戚友的注视下完成仪式,整个场面安静、肃穆,不像现代婚礼这般喧闹、喜感,可见古人的确视婚姻为人生头等大事。

  礼成之后要回门

  《芈月传》里体现的,基本上最简化的周制婚礼,但就是这最简化的古代婚礼,也给现代人上了生动的一课。笔者认为,《芈月传》在传播传统文化,让今人了解古代礼仪方面开了先河。

  在古代,新人举行婚礼之后,即入洞房。次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新郎要带着新娘拜见公婆,向公婆敬茶,以示今后要侍奉、孝敬公婆。新妇拜见公婆后,男方要备轿请阿舅(妻子的哥哥),阿舅受茶点三道后,退至阿妹新房歇息。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会亲酒”,宴后,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随轿送“望娘盘”一担。岳父母家举办回门酒,宴请“生头女婿”。夫妻从娘家回来后,才开始正式的婚姻生活,整个婚礼才算真正完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