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80)
2017 (114)
孩子长大了,去远方的大学读书生活;暑假里实习、打工、交朋友,也是忙忙碌碌的,人影不见一个。
居家隔离开始,她们一前一后地回家了。我们在家工作、上课,从早到晚不出大门一步。家里又热闹起来,每人占据一间房间,四台电脑整天“嗡嗡”地运作,有时两、三个视频会议同时进行,还真有不少办公的气氛。
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要乘此机会好好地再当一回妈妈,弥补自己过去一年空巢的失落。
她们回家的最先几天,我都不知自己该往哪里使劲才好。我自己也居家上班,但工作量不大,且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于是,一日三餐,茶点咖啡,问寒问暖,事事关心,事事提醒,事事想帮着做,还不断为她们的工作学习“出主意”,听见她们“嗯”“嗯”的敷衍答复,心里还很不满意呢!
一天夜里醒来,计划着家里第二天要为女儿们做的事,突然领悟到,自己是不是管得太多了,弄不好已经成了个让孩子不耐烦的妈?她们没这样表示,但这不等于心里没这么想。
今年国内出了一部喜剧片《囧妈》,是一个有关当代母子关系的故事,其中对那个无奈母亲和无奈儿子的描绘,正是我不愿意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状况。
实际上,女儿们在离家前就是很独立的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也善于照顾自己。离家上学后,除了第一年住校舍,以后都是自己租房住,有了独立生活经验,学会了和室友相处,和各式陌生人打交道,里里外外的生活问题都自己解决。我也很为她们的能干感到自豪。
现在,虽然和以前一样又生活在一个屋顶下了,但她们已经不是高中生,而是完完全全的成年人了。无论我怎么一厢情愿,她们都不会再回到儿童时代,她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地依赖我。而我,也不应该像浆糊那样粘着她们。
我们大多数中国妈妈,从孩子出生起就竭尽全力为他们付出,我们自己的需求可以完全放弃,直到子女成年,还要催婚、催生,为他们买房子、带孩子。如果子女不够出息,也是我们的错。
同时,父母理所当然地参与、干预,甚至控制他们的生活。有时候,本来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反而变成了一种情感上的互相残杀。
父母管得太多,把自己的人生与孩子捆绑,而子女也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让父母满意。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互相纠缠,没有各自的独立。
在我的心里,也许子女是永远没长大的孩子,但在生活中,我一定要逼迫自己承认,她们确实是长大了。
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界限感,是家庭亲情的必要条件。这是我在半夜三更得出的结论。
居家隔离近一个月过去了,现在我时时注意,和女儿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我不抱怨她们的作息时间,她们想吃什么,我不会去干涉她们的营养选择。她们自己洗衣,我平时不进她们的房间;既然她们住在家里,我期待她们帮我做一些家务,但不会去唠叨;
每天我认真做一顿晚饭,大家围桌热热闹闹地吃。我每周一次从超市买回他们喜欢的食品,冰箱里放满了简单易做的食材,但她们张罗自己的早餐和午餐;
我关心,但不会去追问和审视她们的工作、学习和交往的朋友。
我学会了敲边鼓,眼开眼闭,一切适可而止。
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复工、复学,很可能我们和女儿们还会在一个屋顶下生活好几个月。在这期间,全家人大门不出,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作为成年人,她们知道对自己、对家庭担当起一定的责任。同时,我也不想做一个管头管脑、让人厌烦的妈妈。
我想,只有这样,将来她们才会更愿意回家,我们也就能更多地享受健康的亲情关系。
* * * * *
家里的几种早春开花的球茎植物:
Crocus (中文到底是藏红花还是番红花?)
Muscari (风信子):
Daffodils (室内种的水仙):
谢谢南岛,大自然仍然不让人失望。
暖冬好。有时候,家务自己做了反而比较爽 :)
谢谢你,共同学习 :)
松松,谢谢你送我一千分 :)
多谢!觉得你的网名千真万确 - 带娃真是一场持久战。
谢谢波波,你是个有头脑的好妈!
多谢田姐美言,智慧说不上,多学习 :)
如斯好。“各人忙自己的一摊”,我家里有四摊,摊得到处都是 :)
橄橄美言!
橄橄美言!
一边当妈,一边学习当妈 :)
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能克制自己不去多管。
是啊,任何事都有正反两方面!
— 智慧妈妈。
花开得真漂亮。
一场疫情,拉近了亲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好事儿!
叶子开心啊,好好享受一下亲情!
是啊,每个人作息时间都不一样哎,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