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朝皇帝有多“温柔”

(2015-06-03 20:26:51) 下一个
  宋朝的皇帝大都比较温柔,可能与江山来得比较容易有关系。

    我们知道,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靠部下“黄袍加身”夺取天下的。尽管当时老赵表面上不太情愿,显得扭扭捏捏的。但其手下将士出于对现实环境和自身安危的考虑,趁着赵匡胤熟睡之际,将黄袍“强行”披到了他身上。待赵匡胤一觉醒来,先是吓出一身冷汗,继之也就豁出去了。

     这个典故,我不须多述,史书里有过记载,小说里也是这么写的,应该可信。但有一点却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那就是赵匡胤到底是否真如小说里面描写得那样情非得已呢?

    事实有待商榷。当时,历史的车轮已进入五代时期。天下诸侯割据,纷争不止,作为臣子的赵匡胤虽为后周效力,却也最先具备了夺取天下的条件,一者手握重兵,二来皇帝年幼。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做大了,心理的天平也会随之发生倾斜。而作为当时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当然也不可能不去思考这个问题。问题在于,赵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时机和理由。无奈之下,只好旁敲侧击,明里暗里地授意部下上演了一幕“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

    这个闹剧,按现代人的眼光看,显然是有些笨拙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老赵分明就是在“作秀”。与其说赵匡胤是无可奈何地“黄袍加身”,倒不如说是乘人之危。但被逼无奈也好,趁势夺权也罢,赵匡胤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是有愧的。在那个环境下,不振臂一呼总是心有不甘,但硬生生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天下,却又觉得对不起人家的老祖宗。

    或许就是这内心的纠结,让后来做了皇帝的赵匡胤变得出奇得温柔。不仅对前朝遗老遗少恩遇有加,即便是对那些一同打天下的旧部,也没有像以往的开国皇帝那样“兔死狗烹”,大开杀戒。只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方式,收回兵权,提高待遇,让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军们在“腐败”中死去。更为可贵的是,宋太祖临死之际,还是留下了“任何时候都不可乱杀功臣”的遗诏。这个遗诏,虽不知是真是假,但之后的宋代皇帝从没有真正杀过功臣却是真的。

    自此以后,宋代一直都是文人当政,武将不遇外辱,基本上没有了发言的权力。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内部是安稳了,但一遇外族入侵,却连个打仗的统帅都找不到(都回家享清福去了)。长期以来,对外用兵始终是困扰北宋最高领导人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故而,宋代的治国方略基本就是,能不打的尽量不打,能花钱摆平的就花钱摆平。如此的政治格局决定了,宋朝的疆土从来都没有对外拓展过一寸,反倒是在边境上时常受到外族的入侵和骚扰。一味地献币乞和,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和平局面,但内部矛盾却一步步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骨髓。

    宋代没有暴君,却不乏昏君。皇帝不杀大臣,并不代表就是仁君——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默认即残忍。当然,还缺少惩治腐败的勇气。朝堂之上,往往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忠奸不辨,良莠不分。对外的绥靖政策和对内的“和稀泥”思想,不仅让北宋王朝变得混乱不堪,道德败坏,贪官污吏更是遍地横行。

     到了北宋末年,整个社会危机已经很严重了,而我们的徽宗皇帝缺一无所知,一边在深宫大内莺歌燕舞,一边潜心进行艺术创作。更为可怕的是,此时的国家权力已完全掌握在小人奸佞手中,对下为所欲为,横征暴敛,对上欺君枉法,瞒天过海。直到起义大军风起云涌了,宋徽宗才得以了解实情。对此,宋徽宗表现得很无奈,也很无辜。没有人会去责怪于这个北宋的亡国之君,倒是历史的笔墨,将亡国的罪名不遗余力的强加到了高俅、童贯等人身上,就像后来岳飞被害,将罪名叠加到秦桧身上一样。

    可见,宋朝皇帝的“不杀”,主要是“不亲自杀”。而心理暗示,假手他人,更像是一把软刀子,一次次杀人于无形之中。这一点,与他们的老祖宗赵匡胤的手法异曲同工——心里惦记着,就是不自己说出来,大家瞧着办吧!

    随着英雄的倒下,北宋灭亡了。这看似温柔的统治手段,不知是温柔了穷苦百姓,还是温柔了那些穷凶极欲的贪官污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