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说】《蝶恋花》 (6)
六./肖雪儿讲述搞创作
我坚持着用画画占据
所有的空余时间,
还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觉得时光太短。
忙碌使我感到充实,
将苦闷挤出了心室。
忙碌也带来了欢愉,
阳光也显得更加灿烂。
时光随着画笔转,
一转眼又转过了一年,
再接着转就转到了
一九七一年的夏天。
在大队宣传队的基础上,
公社要成立宣传队,
在国庆节到来之前,
要到县城去参加会演。
县里对会演的要求,
是节目一定要自编。
为执行县里的指示,
创作班子要成立在先。
吃住都要求在公社,
要集中工作半个月,
宣传队办得好坏,
剧本是关键。
公社下达的通知,
送到了我的手边,
看到了创作组名单,
我心里有点儿甜。
洪水发的名字,
没出意外上了名单。
这个全面发展的能人,
又来公社把故事编。
公社精悍的创作组
一共有八名成员。
每二个成员分工
负责一个方面。
我和洪水发分在一组,
负责编一个短剧,
完成初稿的时间,
只有三天半。
我们找了一个地方
讨论剧本的选题,
我们的剧本必须符合
公社书记下达的指南:
“结合本公社的
三大革命斗争实践,
报道先进的人和事,
或者开展革命的大批判。”
我们根据这个精神
无边际地闲聊了一会儿天,
他便让我先歇着,
或者把素描练练。
他在稿纸上涂涂写写,
顺便让我把他当模特,
当天晚上便让我
给他完成的稿子提意见。
他编了一个十几分钟的
三幕地方采茶剧,
描述的是红军时期的
一个小阻击战。
三个白军炊事员
在大罗山送饭迷了路,
被一个砍柴的小姑娘,
骗到了红军那边。
开幕前的解说词
是他精心安排的开篇。
提到红一军团的战士
英勇而且善战。
一个排在大罗山口
阻击敌人一个连,
小罗寨的老百姓,
踊跃支援前线。
听了这《带路》的故事,
我拍双手叫好,
故事虽然短小,
但构思奇特又新鲜。
既歌颂了中央红军的
反围剿战斗,
又把本地的革命传统
结合到了短剧里边。
诙谐的唱词描述的是
敌炊事员的无奈,
欢快的唱词描述的是
我小姑娘的情感。
我变得和他笔下的小姑娘
一样的兴奋,
我发现洪水发的才华,
的确不一般。
要是他生在明朝,
他可能就会成关汉卿,
要是他生在民国,
他可能就会成田汉。
如果他在延安,
他就能与贺敬之齐名,
可他却要下放到农村劳动,
将青春耗费在田间。
我甚至觉得《带路》剧
能编成芭蕾舞,
小姑娘用欢快的舞步
跳着柴担子下了山。
与三个敌炊事员相遇,
可编成四人舞,
最后用群舞表示
红军战士的一往无前。
洪水发忙了一个整天,
我想也该让他休息,
我便自告奋勇地
把修改的任务来承担。
灯光下他一边把我当模特,
画着他的素描,
一边还不时地和我
讨论剧情的发展。
那两天我的心情
是说不出来的愉快,
与洪水发同分在一组,
算是我的机缘。
我们有多余的时间,
高兴地练习画画,
可别的创作小组,
却还要皱着眉头开夜班。
洪水发的《带路》剧,
被领导审核后采用了,
洪水发也因有能力,
做了宣传队的导演。
我因无表演才能,
还因为学校要上课,
我没参加宣传队,
但我很关心宣传队的进展。
在洪水发的领导下,
宣传队进展顺利。
九月份农闲季节,
戏台上锣鼓喧天。
巡回演出之后,
《带路》剧代表公社
参加了县里的会演。
那一年的九月,
中央出了大事,
可我们下面的农村,
还在其乐颠颠。
也不知道县里的领导,
是有意还是无知,
十几个公社的宣传队,
演得热火朝天。
看了其它公社的节目后,
洪水发信心倍增,
他认为我们公社的节目,
上不了第一也不至于落到第三。
歌颂林副主席的革命活动
符合当时的大方向,
而且观众的热烈掌声,
也说明演出的效果不一般。
可最后的评选结果,
出乎大家的意料,
《带路》剧最终的结局,
是全面彻底的落选。
公社领导和宣传队,
都感到十分纳闷,
究竟是什么原因,
会导致这么惨?
后来到了十一月,
事情才真相大白,
每个大队都传达了
中央下达的文件。
林彪曾到过大罗山,
指挥过一次战斗,
因而有关的事情,
不宜过度宣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