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下夕烟”
(2015-04-02 06:37:46)
下一个
前些年我回老家,看到过一本厚厚的《黄县名人志》。一个县居然出了这么多名人,这让我很吃惊。记得古代名人里有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淳于髡(音 昆),有三国里大战孙策的名将太史慈。现代的名人就更多了,有50年代副外长仲曦东,有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有演艺界的姜昆、于洋,还有那个张口就“我雪,伙计”的小品演员,叫啥忘了。人都爱援引家乡名人以为荣,好沾上点儿人杰地灵之气,这很正常。
随之而来的话题就是各地相互比较。比如比哪地儿儿的名人多,哪儿的人好,哪儿的人厉害能打仗,哪儿的人长得好看,诸如此类。这类比较往往泛泛而谈、或者拿个例比较,有点儿“关公战秦琼”,“张飞打岳飞”,没有多少说服力。
比如有人说湖南人最能打仗,说“无湘不成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广西长毛子就杀了上千万。可他到天津办“教案”,碰到洋鬼子,碰到北方刁民,他不剃头了,改自己却缩头了,留下了骂名。守南京城的唐生智也是湘军,可贪生怕死,不堪一击,最后让日本鬼子屠了城。
还有人说广西兵最能吃苦、最能打,军阀里桂系军阀最厉害。不说军阀混战时期,就说抗战时期,国军里除了黄埔系外,也是白崇禧的桂系最能打、最会打。可到了国共交战时期,“小诸葛”被林彪追着打。仅“衡宝”一战,桂系就彻底完蛋了。
55年授衔时,元帅、将军里南方人多,尤以江西、湖北为最;可老邓上台后恢复军衔时,将军里就是北方人多,尤其是山东人多了。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革命就是先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多少山东、东北和苏北子弟兵啊。
有人夸山东男人,说山东男人多么高达威猛,但请别忘了先有武大郎,后有武二郎;山东女人却是漂亮,但既有天生尤物潘金莲,也有地生夜叉孙二娘。有人说江浙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但仔细看看,读书人出了不少,但很少出政治家、军事家。你能说秀才比政治家、军事家更牛么?
所以啊,泛泛之谈,拿个例比较,以偏概全都是扯淡。真要分出高低上下,最好是按照体育的总排名方法。比如,自古以来的思想家,从春秋战国开始,哪里人最多?将领、军事家,哪里人最多?自隋科举以来,出状元最多的省份是哪里?历代文学家、艺术家、医学家、科学家,诗人。。。统统计分排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出哪个地方的人最牛x。建议中国社科院把这个作为个课题好好研究一下,搞出个结论,省得网上总没完没了地争论。
那年李娜法网冠军了,马上放言下个目标是年度排名第一,雄心勃勃。可随后参加多伦多公开赛,第一轮就让人打趴下了,离排名第一越来越远了。体育爱好者都知道,得冠军一次牛,可最牛还是要年度总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