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之道
(2015-03-06 16:46:40)
下一个
前几天看到这里有人夸钱钟书,说他的《围城》多么好,一部《围城》就够得上大师,我笑了。倘若你当着钱老的面这样夸《围城》,他一定会很不高兴,因为《围城》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书中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很有趣,但格调不高。人老了会变得很宽厚,所以钱在晚年是不希望人总提《围城》的。你若和他探讨《管锥编》、《谈艺录》,哪怕《宋诗选注》,说不定他会愿意一谈,尽管他很懂“养誉之道”,晚年谢绝一切媒体。但钱毕竟是绝顶聪明的人,所以《围城》里有很多绝妙精彩的比喻,虽刻薄,但入木三分,直指人性之弱点。这点他有些像张爱玲,都有“毒舌”范儿。
比如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钱有这样一段话:“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这段话也非常精彩,我看这里某画家(这里姑且称他是“画家”吧)就深得蝙蝠之道,他这种本领要么是祖传,要么是与生俱来,无师自通。你看他,今儿个在这儿贴几幅画,过两天再秀一下书法,再过几天又显摆一下篆刻,乐此不疲,惹得众人一片叫好。作品的水平暂不评论,我就是纳闷:出门左拐再向南走三步,就是“书画艺廊”,那里有真正的画家、书家,很多人都是科班出身,有的不但有作品,而且目前还在北美艺术院校搞教学,您的大作怎么不在那里贴呢?您怎么不和他们坐而论道呢?想必在那里您又大谈当年在电影界混得如何风生水起,比现在横店这帮龙套不知强多少倍,然后又惹得那边的人一通叫好吧?
这招“高,实在是高!”,忽然我又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段话:“夏天别人游泳的时候他大谈溜冰,冬天别人溜冰的时候他又大谈游泳,他总能让人佩服,甚至崇拜。”真可谓:蝙蝠之道,得心应手;运用之妙,纯乎一心。
佩服之余,我觉得画家比蝙蝠还高一筹,因为蝙蝠是不会借别人的嘴夸自己的。但我们总能看到画家说某名人又夸他了。比如狄龙夸他是知识分子,某书法家夸他的书法,某某又赞了他的画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人都过了耳顺之年了,什么话是赞誉,什么话是应酬寒暄,这个应该是听得出来的吧?倘若把面子上的应酬话当真了,并拿来炫耀,那就真有点儿拎不清了。我虽不懂绘画,但也能看出个好赖,比如此画家爱用浓墨重彩掩盖自己技法上的缺陷,好比脸大的女人爱用头发遮脸,这我还是看得出来的,更不要说那个颇有野猪神韵的关公赤兔马了。
话又说回来,网络是自由的,您爱怎么贴是您的事儿,别人管不着。但“画家”这个title似乎该商榷一下,你不能会画几笔就以画家自诩了吧。即便办过画展也算不了什么,那谁她妈离休后在老年大学学画不长时间,不照样办画展了么?可人家没说自己是画家啊。好比我也能用VB,或者C写程序,但我是绝不敢自称“码工”的,咱怕丢不起那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