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飘零的记忆

我今写博存记忆,自娱娱人两相宜。白屏黑字叙旧事,跨越时空结友谊
正文

乡下人,到上海

(2015-01-03 03:59:43) 下一个

这两天连着写了两篇与上海、上海人有关的文章,勾起了我对上海的深深思念。我爱上海,我的爱却也参杂着一点点受伤的感觉。

我的父母亲都是上海人,母亲生下我就去世了,父亲大学毕业分配到安徽芜湖工作,在上海伯父家寄养几个月后我便被带到父亲身边,从上海放逐。四五岁上,我出生后好不容易报上的上海户口也在无奈中迁到芜湖。从此在上海人眼里,我是个外地人,甚至是乡下人。而在芜湖,我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被认同是芜湖人,虽然很快我幼时的一口上海话就变成了地道的芜湖话。在芜湖家门口的小朋友常常称我为“上海佬”。我是夹层里的人。

也许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重返上海(在那个时候看起来很飘渺),亦或不想让我忘了我的上海根,父亲将我送到在上海的伯父和姑母处小住好几次。

伯父家那时在虹口区的塘沽路,住的是座日本式的楼房,在三楼有个很大的走道,邻里间的孩子们就在这里玩,过往的大人们常常逗我们开心。那次我大概五岁多,记得我曾在大家的逗弄下用我还依稀记得的上海话咏诵童谣“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不来,咪西咪西炒咸菜”。我那时觉得好玩,一点不知其中嘲弄的意味。后来这首童谣在我心中回荡了很久。至今仍然是那样清晰,恍如隔日。

过去上海得天独厚,上海人也很骄傲,在他们眼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外地人,甚至是“乡下人”。(那时候上海人还不知道崇拜“外国人”。)我在上海时常常有大人拉着我问“耐(你们)乡下头”这个那个的。在他们心目中我就是个乡下人。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我的上海之行的,真真的见世面。上海那时候有着全中国最高的楼......

后来我考大学用父亲的话说还算“争气”,又考回了上海。不过读完大学我又分配回芜湖,仍旧回到"乡下",当然这时我已经在大学四年里重拾上海话。90年代中期我耐不住对上海的向往,毅然辞职,带着行李去闯荡上海了。我成了个海漂,没有上海户口,没有保障,在外资企业打工,虽然拿着比当时一般上海人高数倍的薪水。

商学院毕业后不久因为人才引进政策,我的户口正式迁回上海了。我终于成了有上海户口的上海人。户口这个羁绊中国人的东西承载着太多的不公平。上海户口是那么的不容易得到,包含着很多特权。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上海持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无数“外地人、乡下人”涌入上海。外地人、乡下人成了老板、经理,大肆购买着一般上海人买不起的房子。我也在上海的“上之角”徐汇区买了房子。一切在短时间里被颠覆。

上海人从前眼里的“乡下人”(除了农民工,只有在他们面前原先的上海人才保持着优越感)把握了上海经济的上层。上海的社会发生了大洗牌。相对之下,原先的上海人落魄了。有文学城友说现在回上海都听不到上海话了,所遇到的90%的人都不是上海人,大家都操着普通话。原先的上海人多数被动迁到远郊,除了少数蜗居在即将被拆的老城区的旧屋。

震撼!

现在的上海是新上海人的天下。上海还会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上海么?多半是不会了。新上海人会给上海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拭目以待。或者,海纳百川,上海会像美国把各色移民都熔铸为美国人那样让新上海人融入海派文化。而新上海人会给上海注入更多活力。

后记:我也这篇文章始于儿时的那首“乡下人,到上海”的童谣,写给像我一样的在“外地”长大的上海人。我们中很多人有过“夹层里的人”的感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0862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之所以成为现在及以前的上海不是这里的人有什么特别,而是上海特定的地理位置,经济,人文给了她移民城市的特点。以前限于交通,通讯的不发达,主要以江,浙,苏北以及广东人为主,其中也有不少是“乡下人”。
现在较之几十甚至上百年前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更广泛,但是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都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我相信她会有更具包容性,成为一个大熔炉。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就是有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人才汇集在一起,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也许会有些许变化,但是不用担心,只会越变越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