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燒了嗎?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東普魯士狼穴的地堡裡,氣急敗壞地向他的總參謀長約德爾上將問道。巴黎沒有被燒,巴黎經受住了敵人的炮火。法國收復巴黎後,戴高樂將軍在此感謝聖母的庇佑。現在,驕傲的法國人終於可以給他個滿意的答覆了。歷史上的今天4月15日,看看有沒有什麼巧合。
1865年的今天林肯總統在遭遇刺殺後停止了呼吸;
1912年的今天開往新英格蘭的泰坦尼克號沉沒;
2013年的今天波士頓馬拉松賽場發生了慘烈的爆炸,
2019年的今天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被焚毀。 一個國家,在沒有戰爭的年代,如果連自己引以為豪的文化遺產都保護不好,我不知道這個國家前途在哪裡。人禍從2019年初的黃馬甲打砸燒搶,延續到聖母院被焚毀,預示這個國家真的病得不輕。
這座有著800年歷史的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163年,直到1250年才正式完工,有著近800年的歷史。巴黎聖母院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坐東向西,與巴黎市政廳和盧浮宮隔河相望。西堤島是巴黎歷史的起點,是巴黎最早的城市雛形,而塞納河原是圍繞城區的“第一道城壕”。兩千多年前,一批名為“巴黎斯”部落的高盧人來此定居,在島上修築了堡壘。它也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跡、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每年迎來送往大約1300萬遊人。每年紛至遝來的遊人們往往會在巴黎聖母院的入口附近停下來,尋找人行道上鑲嵌的一顆青銅星星——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法國道路的零起點。巴黎至所有法國城市的距離,都是從巴黎聖母院前廣場開始算的,堪稱是巴黎中心的中心。在雨果的筆下,巴黎聖母院是“偉大的石頭交響樂”,每一塊石頭“都不僅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頁,並且也是科學和文化史上的一頁”。 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多用垂直向上的線條,用高高的鐘塔,用尖拱形的門和窗,因此看上去好像整個的建築在向上升騰似的。這種形式是有宗教意義的,它表達了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基督教認為,人間是苦難的,充滿罪惡的,只有把虔誠的心寄託於上帝,信奉基督,那麼他將來就可以脫離苦海,可以贖罪,可以到天堂的樂土……巴黎聖母院的具有典型的中世紀藝術思想,作為一座名跡,它彙聚了太多建築、雕塑、繪畫、文學藝術結晶。
巴黎聖母院的建築結構
建築的正立面是用九塊大小和比例相同的長方形塊構成的,其中上部的中間一塊是缺的,兩邊為一對鐘塔,所以其實是由8塊長方塊組合而成。這些長方形,據分析其比例是最美的,即黃金比。長方形兩邊的長度之比為1:1.618(或0.618:1)。所以看上去形態十分和諧。在建築上,除了正中的那個玫瑰圓窗——基督教認為在這個大玫瑰中可以找到自己的靈魂——其他的門和窗用的都是尖拱形的,但大小、比例、高低、繁簡各不相同,這就是建築美學中的所謂“變化與統一”的手法,因此看上去既豐富但又不雜亂,優美動人。巴黎聖母院內的大廳寬為48米,深為130米,可容萬人。廳的高度達35米,人在其中仰視,如同置身天國,感受到自我的渺小,這亦是宗教建築的魅力。巴黎聖母院的偉大,還在於它全是用石材建成的。不過其教堂頂有上千根木材,其中一半可以追溯到1147年,這大概也是這次大火為什麼從被黃昏一直到深夜都沒有被撲滅的原因之一。
教堂的第一顆基石是1163年奠下,屬於唱詩班席結構的一部分,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獻出了新的祭壇之後,聖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之後聖母院一共更換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築師,逐漸的將哥特式建築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頂完成,教堂雙塔造型的正面(Façade)一直到進入13世紀以後、在第三任建築師的手上才動工,並在1220年代時,由第四位建築師與艙頂部分接合、一同完成。這次被大火燒斷的鐘塔的頂端,還會設計有尖塔在其上,但因為尖塔的工程難度過高,在法蘭西島地區的這麼多座哥特式教堂中,實際上將尖塔完成而且沒有在之後毀壞傾倒的教堂,數量極少。
曾被破壞重修過
在聖母院完工後一直到18世紀這段漫長的時光中,教堂被進一步改裝的次數與幅度並不多,僅有在1698年時,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赫伯•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爾賽宮教堂的建築師)將唱詩班席附近進行了改裝以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除此之外,還有18世紀時在教會的要求下,蘇弗洛(J.G.Soufflot,萬神殿的建築師)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抬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然而,以上的這些改變,全在19世紀維優雷•勒•杜克的修復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
聖母院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聖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指的是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該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也和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同名。聖母院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皇帝提庇留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至於在此位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一教堂,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在4世紀時這裡修築了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大型教堂,但也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7世紀所建,但是使用了一些更早期時的建築要素,或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聖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的必要性。1160年時,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畫,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不過,關於到底是誰負責埋下聖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除了昴熙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雖然在中世紀,教堂的修築通常都有當地統治者的介入與支援,但並沒有檔顯示聖母院興建時的法國統治者路易七世有真的主導這項工作。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時捐款給教堂,而在教堂東北角小門“紅門”(Porte Rouge)的弧形頂飾(Tympanum)上屈膝跪著的皇家人像,傳統上被認為是象徵聖路易國王(路易九世)與他的皇后普羅旺斯的瑪格利特(Queen Marguerite de Provence),這點間接暗示法國皇家可能還是有稍在此計畫中做出貢獻,但卻不能把教堂視為是一座皇家建築。真正作為教堂修築過程中主要財務來源的,其實是一般民眾的捐獻與當地的教會分會,只不過因為缺乏文獻,無法判斷教會是否在教堂建設初期就已定期地提供財務支援。目前只能知道的是在進入13世紀之後,他們開始在管理工地的事物上擔負重任,尤其是在主宮醫院(Hôtel-Dieu,聖母院附設的教堂醫院)的修建部分。由於缺乏文獻,聖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築師到底是誰,並沒有明確的記載。第一位有列名出來的建築師是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負責擴建教堂的北袖廳(Transept)。在1258年謝耶過世後,他的後繼者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則完成了教堂的南袖廳。之後皮耶·德·謝耶(Pierre de Chelles)接手將門龕改為現今看到的模樣,而尚·哈威(Jean Ravy)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曾經一度殘破,
在19世紀,歐仁·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像力天馬行空的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所發明的,在其生平修復的眾多建築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蹤跡,例如皮耶楓城堡。在聖母院的修建計畫中,新的建物要比原建物東移,以便在教堂前方騰出一個可以作為遊行用途的廣場。為達到此點,昴熙斯主教將一個原本是孤立在西堤島東邊的小島與本島相連,以填土的方式產生出可以建築教堂的用地。除此之外他也拆建了不少屋舍,以便能鋪設一條全新的街道“新聖母院路”(Rue Neuve Notre-Dame),這條六米寬的街道是中世紀時巴黎最大的一條街。至於主教宅邸與教堂附設的醫院(主宮醫院),則因為島上用地不足之故,被迫遷移到塞納河南岸。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襲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聖母院被設計成有五個縱艙(Nave)的規劃,包括一個中艙與兩側各兩個的翼艙。但相對的,整棟建築的尺度規模都放大許多,教堂全長128米,光是中艙就有12.5米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為40米,穹頂(Vault)則為33米寬。教堂的第一顆基石是1163年奠下,屬於唱詩班席結構的一部分,開工後教堂的修築速度非常快,因此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獻出了新的祭壇之後,聖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一直到這階段後,工人們才開始將舊的教堂拆除(中古時代,舊教堂並不會在新教堂起建初期就拆除,以延續教堂日常的宗教性運作)。之後聖母院一共更換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築師,逐漸的將哥特式建築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頂完成,教堂雙塔造型的正面(Façade)一直到進入13世紀以後、在第三任建築師的手上才動工,並在1220年代時,由第四位建築師與艙頂部分接合、一同完成。原本哥特式建築在鐘塔的頂端,還會設計有尖塔在其上,但因為尖塔的工程難度過高,在法蘭西島地區的這麼多座哥特式教堂中,實際上將尖塔完成而且沒有在之後毀壞傾倒的教堂,數量極少。聖母院雖然在剛開始時的確有計劃要興建尖塔,但卻沒有付諸實行,因此從某個角度,我們可以說縱是過了幾百年,聖母院仍然一直處於未完工的狀態,雖然實際上後人並沒有真的想將這部分原案補建上去的打算。在聖母院完工後一直到18世紀這段漫長的時光中,教堂被進一步改裝的次數與幅度並不多,僅有在1698年時,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赫伯·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爾賽宮教堂的建築師)將唱詩班席附近進行了改裝以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除此之外還有18世紀時,在教會的要求下,蘇弗洛(J.G.Soufflot,萬神殿的建築師)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抬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然而,以上的這些改變,全在19世紀維優雷·勒·杜克的修復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反倒是,在18世紀中期為了改善教堂內的採光,教會方面拆除了原本造于中世紀時的老式花窗玻璃,改為單一塊玻璃面積較大但是圖樣較欠缺複雜華麗感的新式透明玻璃,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保留了原始設計。
政治見證者
1196 主教Maurice de Sully去世,Eudes de Sully繼任
1302年,腓力四世在此召開第一次全國三級會議
1430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在巴黎聖母院的加冕禮
1455年,教廷在此為聖女貞德召開平反訴訟會
1572年,亨利四世與瑪戈王后大婚
1638年,路易十四誕生,他的父親發願“重建巴黎大教堂的大祭壇”
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聖母院遭到褻瀆與破壞
1792年,革命黨人擊落了國王長廊的雕像並拆開了箭頭,大教堂更名為“理性之殿”,然後變成了一個倉庫。摧毀的西立面長廊裡國王頭,在法國銀行的商業戶外的地下室被發現並運送到中世紀博物館
1802年,拿破崙又重新賦予巴黎聖母院宗教之職。波拿巴恢復了大教堂中的神像崇拜
1804年,12月2日在教皇面前舉行拿破崙一世的加冕儀式。拿破崙自己拿起皇冠戴到頭上,然後再為跪在地上的約瑟芬加冕為皇后
1831年,維克多雨果出版巴黎聖母院
1944年,自由法國收復巴黎後,戴高樂將軍在此感謝聖母的庇佑
1996年,法國前總統密特朗逝世,百余國家代表在此為他舉行追思彌撒
建築的歷史
1160年 Maurice de Sully成為巴黎的主教
1163 路易七世和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鋪設聖母院的第一塊石頭
1177 教堂內的祭壇建設結束
1182 在教皇的使節之前獻祭高壇
1182 教堂中殿和橫斷面的建造結束
1208 大門的建造和裝修結束
1230 擴大教堂中殿上部的窗戶
1240 南塔建造結束 放棄塔樓上的箭頭
1250 北塔和連接兩座塔樓的長廊結束
1258 建築師Jean de Chelles接下工程,負責橫斷面的北立面
1265 建築師Pierre de Montreuil 接替 Jean de Chelles,建設了橫斷面的南立面
1296 建築師Pierre de Chelles 接替 Pierre de Montreuil
1318 建築師 Jean Ravy 接替Pierre de Chelles,建設了以北的教堂內的祭壇和飛扶壁
1344 Jean Ravy 的侄子建築師 Jean le Bouteiller 接替了他
1363 建築師雷蒙德接替了工程項目
1699 路易十四委託羅伯特·德科特,實現路易十三重建巴黎大教堂的大祭壇願望,導致教堂中祭台與中廳之間的)祭廊, (教堂內)神職禱 告席, 祭壇的破壞。至於牆壁,統一被粉刷成白色。
1730 由 FrançoisThierry 安裝大管風琴
1741 為 繼續實現路易十三的願望,Levieil 用白色玻璃代替教堂內的祭壇的彩色玻璃
1771 Soufflot 以阻礙人行和看到華蓋天頂為由摧毀了中央門戶的門像柱
1783 François-Henri 改造大風琴
1843 建築師 Jean-Baptiste Lassus和Eugène Viollet-le-Duc 受託修復大教堂
1857 Jean-Baptiste Lassus去世Viollet-le-Duc獨自接管了工程,他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尖頂。原來的尖頂幾次被摧毀。
1864年 完成修復工作
1868年Aristi de Cavaillé-Coll 修復了巨大的 Cliquot 風琴
1871年 椅子和長凳上被人撒上石油, 千鈞一髮之際火災被撲滅。
1970 清潔門臉
1988年 建築師Bernard Fonquernie 接管了仍在進行的修復工作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因閣樓起火,塔尖燒毀
如此經典輝煌的建築物,光建造就要一個多世紀,燒毀卻可能只需要一個小時。我們不希望這樣的巴黎聖母院以後只存在于文學作品和圖片裡。曾經無數人在聖母院裡祈禱上帝,如今輪到人們為她祈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