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周末有朋友来访, 于是一起到一家新开的中国餐馆尽地主之谊,菜味道还不错,只是服务的质量差一些, 上水上菜单的次序不对,点菜时显我们罗嗦, 而他们忙乱之中还上错菜,搞得我们以为是免费赠送 -:)。临了去付账, 他们倒是客气问对新开张的餐馆意见如何,俺还是含着微笑说还可以, 待收钱时, 我给了几张大票子,waitress 看着我的眼神似乎等待我转身或是说些什么, 我一动不动,她就说不找了好不好, 哇, 这不是明抢 -:) 那远远超过了 15%, 根据他们今天的服务远没有到达这小费的水准, 我说你找了钱再说......
刚来海外读书时, 咱也在餐馆干过, 知道小费的意义, 有时干一晚上的小费多过人工 , 但那也是服务客人,俩腿走到发酸,满脸笑的发麻后的报酬。在餐馆干过的都晓得, 这活人工不高, 都靠客人给小费帮补收入。无论给予或接受小费的人都是根据服务质量而定,态度友善、服务良好小费一定少不了。给小费一般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各种惯常给小费的服务行业中,餐馆的小费最具代表性,也最富争议性。北美大概都有常规 ,一般以 10% 至 15% 为原则。
咱们给小费大方还是小气? 有人统计过 ,华人中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比其他行业的人大方;蓝领阶级比白领 阶级大方;中产阶级比有钱人大方;年轻人比年长者大方;中国大陆移民比台湾移民大方。在所有 光顾华人服务行业的外族裔中,犹太人比较精于算计,印度人大多不给小费或给较少的小费。
海外一些国家实施小费制度,本意是对服务品质的一种评估,小费的多寡视乎服务品质好坏而定,给多少小费是平心而定。事实上,无论那一个地方的人,中国人也好,老外也好,都有小气和大方两类。当然吝于给小费的人,要以一颗包容的心体谅靠小费生活的人的心情;希望获得较多小费的人,要检讨自己是否“值得”多拿小费。
不拍砖,特同意。欧洲的餐馆服务也不差。
在美国留好消费,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服务好,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个人认为:小费只是对优质服务的一种褒奖, 可如今成了老板压低薪水及控制菜价的工具,餐馆老板和服务生的"约定成俗"(小费是薪水的一部分或绝大部分),扭曲了小费原本的意义。对消费者抱怨小费的多少,其实是搞错了诉求的对象!设法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如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服务生都有相对稳定优厚的收入,才是正解。
本人阅历初浅,欢迎拍砖。
常见一家四五口,点三个菜,给一块钱小费.哪个民族我就不说了.
我曾经也在餐馆打过短工,所以理解并且从不吝啬小费的付出。但现在接连受到这种接待,使我想到,站在经营者和侍者的角度,哪怕赖小费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宽容度,比方说,以前考虑自己能承受10%的赖账比例,现在我调整到15%甚至20%的比例,小费收入的减少如何弥补?通过增加客流量来保障。
文中所言是一般大众的体验,对于那些认为已“深入”到社会主流的,怎么给小费随你们心情 -:)
//////////
我敢保证哪些天天把墨黑墨黑挂在嘴边的川粉儿不会给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