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史上最美的女将军》王晓棠的介绍, 让我想起与她的一次偶遇。 那是多年前回国探亲, 我与朋友在北京公主坟附近的一个大餐厅就餐, 这吃饭的地方有点像大排档, 自己点吃自己端盘子。我和朋友找到各自喜欢吃的,于是在一个临窗的位子就坐,边吃边聊。
在我们扯的尽兴时, 一位看上去六十来岁的女军人和朋友端着盘子向我们这方向走来。我抬头望看, 有点眼熟, 因为她那双明亮亮的大眼太传神了, 待她们在我们旁边坐定。我猛然想起,她就是王晓棠,于是暗暗地跟朋友说了我的发现。王晓棠看我对她关注的眼神, 就微微跟我笑了一下,看来俺“追星的目光”被她捕捉到了。说实话,俺只是喜欢八卦影视界, 但真不是谁的粉丝 -:)。
虽然我确认她是王晓棠, 但也没想贸然跟她打招呼和找她签名。她的出现除了我似乎没有引起周边人注意, 就餐的人还是埋着头自顾自地忙着。 那时的王晓棠有点微胖, 姣好的面容还是白白净净的, 从肤色看一定保养的很仔细 ,毕竟是演员出身嘛! 说心里话,王晓棠确实美人一个, 那年纪那神态依然透出了她的韵味和风采, 真不愧是60年代大众的情人。正像有人对她点赞 ”王晓棠兼具美貌、才情、智慧与魄力,是能化哀愁为美丽的世纪偶像"。
我们坐的很近, 她们盘子里的美食, 瞟一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所以彼此的对话,也能听个一句两句。 她与朋友交流语速很快,举手投足干净利索, 绝对是一名军人的风范。 她那时好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两人的话题是有关分房之类的琐事.....
王晓棠电影很多都看过,她出演的正角(《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和银环)和反角(《英雄虎胆》里的女特务阿兰) 至今都令人难忘。 这次与女神巧遇, 给我留下很好的回忆。。。。
-----------------------
下面是转贴 (ZT) 《史上最美的女将军》
王晓棠少将,江苏省南京市人,生于河南开封。全军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国家一级电影演员。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总政文工团京剧团,1953年调入总政话剧团。1958年调入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中受冲击,复员到林场劳动,1975年重新工作。1984年起任导演。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是十四大代表,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晓棠曾主演过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虎胆》等,丈夫言小朋是京剧须生言朋的小儿子,也是八一厂的演员,于1992年病逝。
1952年,经黄宗英推荐,王晓棠在上海参军入伍。看到她当时已能演30多曲京剧,赵丹力主这个灵秀的女孩子最好到总政文工团刚组建的京剧团去。那是个人才荟萃的天地,在那里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得到消息,王晓棠的父母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女儿已小有成就,并被军队最高文艺团体选中,不安的是女儿只身北上,初次出远门,大人放心不下,他们希望女儿在华东发展。父亲更是爱女心切,连夜从杭州赶到上海,想留住女儿。长说短说,左说右说,一直到火车站的月台上,母亲还没有放弃留人的念头,但最终王晓棠还是走了。
总政京剧团规定,每天清晨6时开始练功。王晓棠总是自觉遵守。唱、念、做、打、刀、枪、棍、棒,无论是压腿下腰、翻跟斗、跑圆场,还是吊嗓子、练身段、西皮、二簧、昆曲,样样练得汗流浃背,从不马虎,更不偷懒。她没想用这分辛苦换个功成名就,只希望站到舞台上,听到的是掌声而非倒彩。
1955年元旦后的一个雪霁之晨,王晓棠来到白雪皑皑的操场练功。话剧团大门外走进来两个地方衣着的同志。见雪地里有个人练功,这两个地方同志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心中想到,这位姑娘合适。这两位地方同志,分别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林农和朱文顺,他们正共同执导一部新片。影片中的女主角寻觅已久,但总不称心,便来求助总政话剧团的老演员李壬林。又是巧得很。李壬林和林导、朱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正在雪地里练功的王晓棠。李壬林叫王晓棠进屋,林农、朱文顺只觉眼前一亮,站在面前的姑娘,美丽而纯净,两只亮亮的眼睛更使人过目难忘。两位导演的主意更坚定了:“好!就是她了!”
暮春时节,王晓棠又只身北上走进长春电影制片厂大门,为银海奉献终生。1956年春节,影片《神秘的旅伴》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全国公映,一炮走红。王晓棠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女主角彝族少女黎英,以她纯洁、热情、美丽的形象,吸引了亿万观众。
时隔不久,还把小黎英挂在嘴边的人们发现正在上映的新片《边寨烽火》中,又出现了王晓棠的身影。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都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影片,所不同的是,这次王晓棠扮演的是一个景颇族少妇玛诺。有谁能知道,王晓棠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吃了多少苦呢?学点松明,学打猎物,学刀耕火种……这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也很少听说过,一切得从头学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那段艰苦的生活体验之后,王晓棠终于获得了成功。在影片上映一年之后,又一份惊喜降到她的身上。
此时,已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成为正式电影演员的王晓棠,因在《边寨烽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演员”奖。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中第一个获国际奖的电影演员。王晓棠当时正沉浸在新角色的创作中———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英雄虎胆》里,饰演女特务阿兰。
王晓棠用她的才华塑造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反面角色———“阿兰”!既有特务们凶狠、狡诈、歹毒、反动的共性,又有女特务独有的妩媚、冷漠、欺下惧上的特性。观众们再次惊讶起来,不少老演员也禁不住点头称是,想不到王晓棠反面人物也演得这么好。
《英雄虎胆》不仅在国内观众中引起轰动,在国外上映时也反响强烈。在苏联莫斯科上映期间,当银幕上出现阿兰跳“伦巴”舞的镜头时,场内气氛高潮迭起,跺脚、掌声连成一片。两年后,全国各大影院挂起了22位电影演员的大幅照片。其中王晓棠的照片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许多人都将这张照片珍藏至今。
1963年,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工作者在敌后斗争生活的故事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再次使王晓棠成为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人物。王晓棠塑造的金环、银环这对姐妹,更是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影片中的金环,是一位成熟而老练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将正直、善良、泼辣、直爽的性格集于一身,嫉恶如仇,古道热肠,是一位有着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女中豪杰。相对于姐姐,妹妹银环就显得单纯、稚嫩一些,是一位在严酷的现实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知识分子。少先队员们看过《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在清明节为烈士扫墓敬献的花圈上,写下了金环阿姨的名字。一群战士看过《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几个战友谈起找对象的标准时,异口同声喊出了“银环”。观众热情的来信,雪花般地飞向王晓棠。
1963年,中国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果中,王晓棠以绝对压倒优势的选票,获得了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社会对她塑造的银幕形象的认同,更是广大观众对她攀登艺术高峰的鼓励。然而,这届“百花奖”评奖却未能颁奖,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