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在北美这多元社会,什么事都能撞上,什么人都能见到。 前不久一老外同事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患艾滋病去世了, 当时俺是一惊, 为什么? 因为今年夏天,这同事在他家组织 BBQ, 我被邀请参加,曾近距离与他朋友接触过。当然俺知道,艾滋病传染方式与众不同, 所以自然也不担心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异样。
记得同事说过他朋友是个同性恋,这也不奇怪,在北美周边常有这些人的身影。但回想起来, 他朋友一举一动,却是与众不同。此君身材消瘦温文尔雅, 举手投足显得谨慎怯懦,时时小心地保持着与他人的接触距离,好像提防着什么,与他交谈时,眼神飘忽偶露不安,不时放慢语速,似唯恐他的话语令听者不快,总体给人的感觉是太绅士了。后与同事聊起得知, 过去他不是这个类型的人, 当时想也许同性恋的生活改变了他, 现在一琢磨, 可能那时他已经患上了艾滋病,当然这只是猜测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这让我想起了这段经历, 深感艾滋病患者的不易。艾滋病已被发现近五十年了,却仍没有特效预防药物。一旦患艾滋病,患者需终身治疗,所以也有人称它是“超级癌症”。现在人们每当提及艾滋病时,或许都有不同程度地神秘、恐慌和“谈之色变“,想着自己有正常的生活,离他们越远越安全, 然而有时防不胜防,比如在医院输液输血保不齐就会染上。
艾滋病是可怕,但是不应该歧视患者。不少艾滋病者都有自罪心理,把自己视为“坏人”,情绪反应愈显得焦虑和恐惧,内心极度后悔沮丧、对前景和未来的担忧...。 有些病程较长的患者久治不愈而悲观绝望,这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甚至更加放纵自己或产生逆反心理,恨苍天不公,仇视社会,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更多的人。但也有不同态度的患者“ 我得了艾滋病,不会告诉我的家人,而是去环游世界,等到生命快终止的时候,我会托人告诉家人,我将在一场意外中丧生。”
有医护工作者说:“ 与艾滋病毒携带者相处使我变得更加敏感,这种敏感主要是来自于如何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如何平等地尊重他们,在行为办事的同时尽量避免不要伤害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