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喜欢旅游,常常独坐一隅,茗茶飘香,跟随着书中栩栩如生的旅游景观,在信马由缰的思绪中流连忘返。
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须躬行。看书归看书,听景归听景,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远不如眼见为实来得踏实。
走过多少路,爬过多少山,看过多少风景,然而神州大地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中,我最想去的游览胜地莫过于“五岳”之中的泰山。
众多周知,坐落于山东省境内的泰山,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她以其绝妙的自然风光,丰厚悠久的文化底蕴而独居中华“五岳”之首,历代帝王把泰山定为祭祀天地的场所,享有“中华神州的脊梁”之盛誉,她还是道教、儒家、佛教三教共存的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道场”。尽管她的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在“五岳”中不是最高,但并不影响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这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至理名言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对泰山如此情有独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于她的“盘古开天地”的美好而有趣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之间有叫做盘古的人,随着时间变迁,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顶天立地地生活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在天地之间 ,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他眨眼闪出的道道蓝光化作了闪电;他高兴时,天空便阳光灿烂,他生气时天空便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而终于溘然长逝了。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 ,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 ,而两只脚却变成了西岳华山。他的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这个传说和《圣经》里的《创世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上世纪40年代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泰山顶巧设伏兵捉拿日寇,战火的洗礼也为这座稳健而凝重的“风水宝地”涂上了当之无愧的英雄色彩。
一座无言无语的大山一旦被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元素就像一个人拥有了丰盈而有趣的灵魂。“无声胜有声”地穿越千年的泰山,韵味无穷,这样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谁愿错过?
上大学的期间,每年暑假都想去心仪的旅游景点一一“打卡”,泰山就是一个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但美好的想法终究被各种现实的冲突所取代,只留下了心中不知能否兑现的期许和盼望。
疫情前的2019年初,我出差前往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几乎到了泰山的脚下,原计划借此机会忙里偷闲登上向往已久的泰山,然而,阴差阳错,计划不如变化,终于未能如愿以尝,只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竟然滋生了一种“有眼不识泰山”的负罪感,悲哉!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没有人愿意错过属于自己的精彩,然而,人生是没有彩排的单行线,“鱼和熊掌”的现实选择必然会带来各种如期而至的错过和遗憾。
我常常异想天开地假设,倘若时光可以倒流,我宁可放下手中的工作,刻意重新安排行程,义无反顾地登上五岳独尊的泰山,酣畅淋漓地仔细领略中华文化的源源流长,亲身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惬意。
泰山,我神往的胜地!
(3/4/2023 Oakv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