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2015-12-22 10:18:38) 下一个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很天真无邪,那时穿衣服的唯一原因是看到动物们有毛皮可以御寒而自己没有,所以要扒下动物的皮给自己穿上,好让冬天不至于太难熬。这时的衣服除了单一功能之外,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当人们突然在某一个阶段发现可以用植物分离纤维纺线织布,又发现衣服的形状款式需要自己思考如何设计时,文明就开始了。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在夏商时代就已发端,到了周朝逐渐完善。周朝最讲“礼”,凡事都要讲究礼数,衣服也不例外。成了“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天子后妃、公卿百官,冠服不同。

据 《周礼》所载,周朝有五礼之说,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吉礼是向先祖与众神祈求福祥的礼节。凶礼是哀邦国之忧的丧葬礼节,还包括对天灾人祸 的哀吊。宾礼是诸侯对王的朝见、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礼节。军礼是战争、田猎、筑城等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的礼节,即大师之礼、大田之礼等。嘉礼是为了亲善 万民的礼节,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礼、庆贺礼、宾谢礼等。

不同典礼场合服饰不同。拿吉礼来说,祭祀昊天上帝要穿大裘,享先王用衮冕,享先公 用鷩(bi)冕,祀四望山川用毳冕,祭社稷用?冕。不同礼服冠帽造型不同,饰物多少不同,服装质地、颜色和图纹均不同。比如同样是冕,祭上帝时所戴者前后 无旒(梳齿样条带装饰物),享先王用十二旒,享先公则只有九旒。

衣服图案纹饰也有不同。最隆重的典礼场合,服饰要用十二种图案,包括日、月星、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合称为十二章纹。而享先王等典礼上,只用九章,日月星辰要去掉。祭四望山川时则只能使用五章。至于平时的普通小祀,就只用黻纹一种。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而王后、命妇的衣冠服饰大约有袆(hui)衣、褕(yu)翟、阙翟、鞠衣、展衣、褖(tuan)衣。其中,袆衣、褕(yu)翟、阙翟都是随王参加祭祀的礼服,鞠衣是亲蚕(向先帝祷告一年间蚕桑纺织等事)之礼服。展衣为礼见天子、宴见宾客的服饰。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民 间男女服饰也有规定,对于普通庶民来说,日常祭祀典礼比较简单,无非吉凶而已,其中凶礼是最重大的礼制活动了。按照规定,凶服分五等,斩衰、齐衰、大功、 小功、缌麻,合称五服。后世形容血缘之间的亲疏远近,常以五服划分,称五服之内或之外以别亲疏,实际就是从凶礼这里来的。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但 无论怎么复杂,基本的服饰样式在中国古代无非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另一种是衣裳连属。上衣下裳就是上下两件,上面穿的称为衣,“衣”为缝有袖筒,前开式 的服装,衣襟右掩的称为右衽,衣襟左掩的称为左衽。下面穿的称为裳,“裳”在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 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裙”。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 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 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 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你肯定不知道汉服是如何诞生的

周 朝行封建制,分封诸侯,天子南面而治天下,所据京畿之地而已,久而久之,诸侯们做大做强,就动了心思,关于要不要行周礼,诸子也有不同意见。孔子是坚决执 行周礼,生病了不能穿礼服,鲁王来看他,他还要把礼服盖在身上,以示尊卑。而墨子觉得不必管周礼,而是要“节用”,衣冠服饰只要能用就可以了,那些繁文缛 节不必管它。荀子的观点则介于两者之间,认为服饰的等级差别还是要体现的,但不必如周礼那般繁琐。所以到了战国末期,七雄各搞一套,周礼也就名存实亡了。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