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在内地人看来,馕是一种被汗流浃背的维族小伙子们从囊坑里面拿出来的饼子,一种略带咸味和香味的食物。但是在一部题为《谁更伟大》的维吾尔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对馕的崇拜。
“一位毛拉成天手捧《古兰经》向人们宣教,说明其的伟大,能够给人现世的安逸和来世的幸福.人们不以为然,且想 试试是《古兰经》伟大,还是自己的馕伟大.于是把这位毛拉关进了一间除了房梁上悬挂着的一个馕外,再没有任何食物和依托物的房子里.第一、二天,毛拉都是 在高颂《古兰经》中度过。
到了第三天,毛拉的颂经声已经听不到了。此时他已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颂读经书。因为没有任何依托物,最终只好脚踩圣书取得了悬挂的食物,从而也维持了自己的生命.”
“馕”这个词汇来自波斯语,在整个中亚,不管是阿尔泰语系民族还是伊朗语系民族,都能听懂这个词。从波斯到新疆的整个中亚地带的居民对馕的认识是一致的,当然,这也同样是维吾尔人对馕的认识和理解。
维吾尔人日常生活观念中,形成了一套有关馕的禁忌。有人在和面做馕,或者是在用馕坑烤馕时,禁止有人来为馕数 数。他们还禁止把馕乱堆、乱放,禁止践踏食物,连馕渣也不允许擞落在人能够踩着的地方,对那些已经无法食用、霉变或弄污了的馕,要收拾起来放在人们无法涉 足的地方存储,或者直接给牛羊等家畜食用。我们在新疆的大街经常会看到有人把剩余的食物放在电话亭、窗台等高处,那一定是维吾尔人干的。家里吃馕的时候, 不能拿起一个馕去啃,而要先把馕掰成小块,馕坑的主人经常用鄙视的眼光看着那些买了一个大馕直接去啃的汉族人。
从科学的角度,维吾尔人对馕的认知也是蕴含一定科学道理的。在新疆这样的干旱环境下,馕是能够保存时间最长的食 物,不管变得多坚硬,只要有一点水,馕就立刻变成了松软可口的粮食。在旅途中,馕也是最佳的旅行食品,新疆的驴友在户外徒步中,领队评估队员的食物数量的 时候经常问:你带了几个馕?
维吾尔人制作的馕的品种很多,有常见的圆馕,厚实的窝窝馕,还有阿克苏的脸盆大的薄馕。近年来,在城市里做生意 的维吾尔人也发明了适合汉族人口味的馕,例如在游客中知名度很高的阿布拉馕,就是多加了很多清油、芝麻、鸡蛋等调料,吃起来像点心一样可口。西北路和大巴 扎的阿布拉的馕坑前经常排着长队,但有趣的是,排队的没有一个维族人,但他们看来,正宗的馕应该是简单的,而不应加那么多的调料。想想这个道理也很对,点 心固然好吃,但汉族人谁会把点心当正餐呢?还是白面馒头下饭。
现在,人们很少吃素馕了,把红烧羊肉,连汤汁一起浇在馕饼上,撒一把香菜,先吃肉,后就着肉和汤汁一起吃馕便是馕包肉的一种。那味道,就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