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辞旧迎新的除夜,人们难免回想起过去一年的林林总总,憧憬着将 到之年的希望与改变。这时光流逝的碑界最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于是除夜便成了中国古代感时伤怀的文人墨客们竞相抒写的对象。而除夜守岁是自古以来的风 俗,唐诗宋词中也多有对此现象的记载。
守岁(资料图 源自网络)
苏轼于嘉祐七年冬末写的风俗诗《岁晚三首》中便有《守岁》言:
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旦勿唱,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孤 身凤翔的苏轼,遇到年终,想返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得,写下此诗寄予弟弟子由以表相思。前六句从反面入题写守岁无益,过去的蛇年只剩下蛇的尾巴,然而 仅抓尾梢哪里系得住它?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好像这一风俗很无道理,实则欲擒故纵。接下来六句描写守岁的具体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 明瞌睡到不行,还要勉强欢闹。“晨鸡”二句将守岁时担心天亮,旧年即将过去的不舍心理描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又将大人守岁时的情景逼真再现,纪昀甚 为欣赏这十个字,认为道出了“真景”,这人人守岁时皆有的感情被苏东坡毫不费力的写出,让读者倍感亲切。最后四句终于表明守岁有理,与子由共勉要更加珍惜 时光,抓住了守岁这一风俗的象征意义和积极精神,写得奋发向上,全诗精神斗然振起。
与民间守岁不同,唐太宗李世民宫苑内的《守岁》则是另一种情调: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冰雪消融,梅花初绽,宫廷内外张灯结彩,摆上供品,敬神祭祖,守岁辞旧,显得热烈而庄重。政通人和,河清海晏,举国欢庆良宵,怎能不让唐太宗神清气爽!
然 而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羁旅之中无法与家人共同守岁的文人们自然况味不同。唐人张说的《钦州守岁》生动地再现了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 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诗人望眼欲穿,盼望着“春回”也能带给自己好运,守岁之时的愁苦与希望交融,失望 与信心并存。而在旅店中独自守岁的戴叔伦更是五味杂陈地用一首《除夜宿石头驿》排解着心中的愁绪:“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 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说“亲”竟无可亲,唯有寒灯;言“笑”实则生悲,嘲笑此身支离。旅馆里的除夕夜,悲凉情思跃然呈现。可 见守岁之要还是与家人共同度过,除夜也成为一年中亲情最为突显的时刻。
此外,孟浩然之 《除夜有怀》,杜甫之《杜位宅守岁》,李商隐之《隋宫守岁》等众多著名诗篇都对守岁风俗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并抒发出或感时光易逝,劝勉学会珍惜;或感亲 情之重,倍加思念家人的情感。由古至今,虽然人们过年的内容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守岁的风俗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守不住的是逝去的时光,而守得住的却是那 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