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道教的清静経-清静使人美妙

(2015-09-09 08:32:19) 下一个
 
【清静経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动有静。天清地濁,天动地静。男清女濁,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濁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見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聖道。
老君曰:“上士无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導言】
 
清静经是道教的经典。由道教人士所作的经典不多,清静经可以算是道教自創的经典。道家之道德经是老子所作,南华真经是庄子所作,而列子一韦是列子所作,这三本书都不是道教自己的经典,仅仅是三位作者的哲学作品而已,但是道教卻將此三部哲学列为道教的重要经典,可見道教的开明性。大概在唐代末期,道教和佛教溶为一家时,道教更將佛教中的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経、无量寿经……等等,全部接受,在由道教主持的重要礼节仪式中读诵。由此可见,道教自身所創的经典的确是不多。而道教的“清静经”不知道是谁所作的,是百分之一百的道教自己的经典。但是也是结合道德经、南华真经和佛教的心经与金刚经而作的,最大的好处是它能深入简出,将精华溶会貫通,也是一部好的经典。若再分析,我们知道大概在南北朝时代,信仰道教者大多是由农民与販夫或工人之类的民间人士,也许一般教育水平不高,高深难懂的道德经和金刚经都不易深入了解,清静経的作者能將它们简化成一部简短易懂的“清静経”,也可以算是大功一件。以下将清静经分三段讨论于下:
 
 
【第一段】大道的本质、功能,和大道的进化,老子回归自然的籲求
 
〖原文〗1、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2、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动有静。天清地濁,天动地静。男清女濁,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3、清者濁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说明〗1、在道德经中,大道的本质是无形的、无情的与无名。而大道的功能是生育天地、运行日月、和長养万物。作者將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用简单的话解释出来。而且这节是综合道德经的第1、25、42章等集合而成。
 
2、在长养万物的同时,经过演变的过程,也就是易经系辞传所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的进化,所以就形成清濁、动静、男女、万物的观念和名词。此节可以说是由道德经的Ch2、28、42章或其他而归纳出来。
 
3、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希望大家能保持清静,进而回归大自然。如此我们的内心与天地合而为一,我们的生活就丰富园滿,故可以作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天地悉皆归”的意思可以用今日流行的话解释为:世界是自己的。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经过多年风风雨雨的奮鬥,最后才发现:人生中最浪漫最美妙的刹那,就是头腦清楚开明、生活悠闲從容的时光,也就是内心的清静的时候。我们一直期望外界对我赞美的评价,到最后才知道:评价都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这节清静经可以说是由道德经的Ch16、45等归纳而成,也渗入庄子的逍遙、齐物和天人合一的構想。
 
 
 
【第二段】由遣慾与澄心而达到清静过程
 
〖原文〗4、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灭。5、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見于空。6、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7、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聖道。
 
〖说明〗4、“清静”是人的自性的本态。而可使心神返回清静的方法就是遣慾澄心。这节中的六慾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境的慾望,三毒就是貪、瞋、痴三种煩惱。所以此经说:“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灭”。由此可见,此段的清静经和佛经有深切关系。
 
5、心性不能清静的原因是由于“心未澄与慾未遣”,澄心遣慾的方法,就是必須先由“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入手,此节和庄子大宗师篇的由“外天下、外物、外生死”为起点的看法相似,可見清静经的确認同庄子的看法。
 
6、此节是教導我们更上一层楼,进而認识“真空”的实境。能够常常保持清静心,使慾望不生,就达到真静的境界,进而可以应物和得性,生活自然就快乐悠然了。笔者認为?清静经的作者能把这艱难“识真空”的过程,可以简易地用“覌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慾豈能生”等三十二个字表示出来,读起来琅琅上口,实在难能可贵。也就是说:不仅将身心物三者在心中空掉,更要将这空或无的念头也要去掉,也是此经所说的“空无所空,无无亦无”,能作到这一地步、才算真空。这节和金刚经第八品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7、能达到这一地步时,与大道渐渐接近了,于是命名为得道,实际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本来就有。为了传道给众生方便的原因,所以称为“得道”。对清静真道能觉悟透徹的人,才有传播聖道度化众生的資格。
 
 
【第三段】在人世间不爭无执,可以远离贪求烦恼,而常常清静了。
 
〖原文〗8、老君曰:“上士无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9、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10、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11、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说明〗8、上士和下士二词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但此处的用法和道德经稍有不同,而清静经的作者將原文简单化,特别着重“无爭”两字。而上德与下德首次出于道德经第38章,几乎和原文相似,改变不大。在此节中,清静经作者特别提出修道者不要与人爭和不要执着,如此才可以避免进入煩惱的陷阱。
 
 
9、与世有争执,就是因为修道者有妄心,仍然是因为澄心与遣慾的工夫作得不夠徹底。此节强调假如我们的心中有貪求的话,就是修德者的大煩惱。
 
 
10、因为任何人一旦陷入貪求的旋渦中,往往愈陷愈深,有如沉溺在广大的苦海一般,不能自拔。所以这一节说明煩惱妄想所带来的災难,轻則使自己的身心憂慮与苦惱,重則永远不得真道。
 
 
11、真常之道,清静无为,园滿寂静,充满法界,到处都有,人人本身就具有,因为本性给物慾或名慾所迷而不自觉,假如被慾迷住而要自觉的话,有时读书可以觉悟,或是良师益友也可以指点迷途,也不难悟出真理本来就有。所以这一节结论告诉我们:“清静”是觉悟真道后才能獲得,然而悟道是自己本身的觉悟。
 
 
【结论】
 
1)熟读此清静经后,我们可以觉得作者确实将道德经和金刚经连接一起,而作成了一部容易背诵的、而且可以琅琅上口的经典。
 
2)儒道佛三家哲学的聖人都体会到真常之道在大自然中,不必以人造的语言来表达,所以一切智慧都是藴藏于清静的本性中,不必强求,一切順自然就可以回归清静,进而可以体会道的真缔,就是一切回归大自然。与现代人的思维竟然完全相同,故有今日的环保覌念。而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会回到老子的“无为”思想。
 
3)最近读一好文章,中间有一段大意是:“我们对人生渴望着升官发财、或者建立一份伟大的事业,最后才发现:人生中最浪漫最美妙的景色,就是内心的淡定(清淨)和从容(安静)”。淡定和从容也许就是清静。这也是经中所说的: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意义,可見清静是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浪漫和美妙的景色,並不是孤寂的。
 
 
4)清和静可以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举例如下:
 
a、处于是非难分的时候,可以清淨自己的心,进而“認清”事物的道理,使我们的心态开明。
 
b、处于心境雜乱的时候,可以清淨己心,进而“弄清”引起雜乱的原因,使我们的心态不雜乱。
 
c、处于憂慮困境的时候,可以先使自己的心态和思想“清静”,进而使我们的心神安怡。
 
d、处于狂大妄想的时候,可以先使自己的心态和思想“沉默安静”,进而使我们的心神安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一莲幽梦 回复 悄悄话 好有深度和难度,需要找时间慢慢学习品味。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