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个人资料
傅裴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兩篇舊作談侯孝賢電影

(2022-03-01 22:22:38) 下一个

侯孝賢的電影時光    5/28/06 (東海十六屆校友網站)

洛城正放映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 (Three Times),讓人又有機會,重溫他的電影,捕捉懷舊時光。八零年代的新浪潮導演,已成前輩,淡出影界的有張毅,萬仁,陳坤厚等。楊德昌與侯孝賢,還於影展中露面。其中侯孝賢,最能展現獨特的臺灣經驗,作品找不著遭人詬病的媚外痕跡。故事環繞著眷村、鄉野、童玩;慘綠少年不碰聯考、補習班;在外或遊蕩、或謀生、雲淡風清。國際影評人雖未曾親身經歷,卻愛煞了侯孝賢的生態環境,並且認同。

     陸陸續續在臺北看過侯孝賢編的《小畢的故事》,來美後在影院看《悲情城市》、《海上花》。同時,教漢語的大學或加州公視演過《冬冬的假期》、《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最好的時光》 可以與這些影片,接上同樣的風格,因為他的靜慢遠鏡,總是緩緩流出歷史感與悲情感。

         《最好的時光》散作三部分:1966 的戀愛夢、1911 的自由夢、與2005 的青春夢。意味最醇的是第二段《自由夢》,背景是1911年的臺灣。獻唱娛客的春樓,有詩意盎然的雅舍、雕樓、古鏡、燭燈、妝臺…重顯《海上花》精緻細膩的裝璜。寬袖鑲邊仕女袍,工筆隸體契約書。鋼琴獨奏,繞樑通過劇院,予耳目一場饗宴。

         經過侯孝賢的調教,跟發掘潛能,張震洗盡浮佻,沉潛斯文。舒淇雍容華貴,溫柔婉約。他倆擁有韜光養晦後氣質,對坐堂屋,談家事、論國情。舒淇所扮藝妲的一句:「先生所提,可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梁先生?」 把當時的歷史勾勒出來了。張震飾演的這位公子,是當年追隨梁啟超的革命青年。片中姑隱其名,雖然呼之欲出,但不便對號入座。

         《自由夢》是默片,無聲勝有聲。深色字幕佔滿銀幕,因打出上下直排語體文,如看插畫線裝書。帶著政治影子,連接《悲情城市》裡的喑啞藝術家。同樣失聲吶喊,卻直搗人心。

         《自由夢》的精髓,應在它的悲情成分。除含《冬》片與《風》片之淡,《自由夢》還附加對世態炎涼之嘳歎。公子和名妓,有情卻無緣。公子慷慨解囊,幫藝妲姐妹淘贖身,反乏力將紅顏知己,救離風塵。有一場令人心戚對手戲:舒淇站在張震椅背後,探問自己贖身可行否,再慢轉,背向鏡頭,哀怨以絹拭淚。張震慘臉,面向觀眾,同步用手擦眼眶。悲情氛圍,久久不散。

         老闆不但不放手,又添一髫女入風月。成年人在她四周,摸摸比比,猶如購買商品。旋即又派師父,授以彈弦歌技,幼旦無從脫離歹命。

         此劇以藝妲拆閱公子尺素,感時憂國未減,前程茫茫,南管樂音悠然停格。

不由自主的紅氣球 (寫於5/22/08 東海電影論壇)

         兩個華人導演的電影 - 侯孝賢的《紅氣球》(The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跟王家衛的《我的藍莓夜》(My Blueberry Nights), 門對門在藍美麗(Laemmle)戲院裡上映,實在是難逢的巧合。

侯導受法人之托,向創作第一支紅氣球的艾爾伯特拉摩里斯

(Albert Lamorisse)致敬 。1956年拉摩里斯導的“The Red Balloon”裡,主人翁紅氣球很有主見,從早到晚跟個小男生到處走。由於太特立獨行,引起成年人恐慌,合力戳破了這根眼中釘。

再拍的《紅氣球》卻得隨風流浪。常在月臺上飄,有重心時,吊線就在臺面耷拉走“之”字,風來了,再恢復成直線。照常態講,氫氣球壽命如孑孓,但它肚子漲得飽飽的,歇不下地來。

有回它飄過繪著暗紅氣球的壁畫,一會兒轉過身,輕啄自己同類幾下,但風即刻吹散了這一對;它同樣關心片中男孩,次次探頭探腦,在窗外窺伺,然身不由主,又給風拂走了。除了與地面疏離,別無選擇。

侯孝賢與王家衛的特色,均在細膩的“微妙”(subtlety)之處。有人看過“The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後抱怨:“不知此片在演什麼?” 說得中肯些,侯孝賢此番的確注入太多細節,縱然如此,特殊風格依然存在。

         劇中人母親(Juliette Binoche)就是個例子。她的生活,被多角度橫剖:只見她隨木偶團幕後作口白,到處表演。住家狹小,什物堆放各角落,書櫃設於半空和樓梯下。房客不但拒交房租,還借廚灶,搞得烏煙瘴氣。忽然又有工人,把鋼琴從螺旋梯底搬上小閣樓。接著盲人辛苦上樓調音。一會兒請律師進屋,商量趕走惡房客對策。她的生活,?被分割得瑣瑣碎碎。

         穿梭故事的華裔保母Song,在巴黎學電影,她同小男孩Simon漫遊街頭巷尾,沿途車輛交織,居民往返,精品店名街,跟普通百姓的生活銜接不起來。兩個人作伴,很自然地連繫信任。Song的來源背景,雖未曾交代.只見她素淨祥和,為了記念第一支紅氣球,緩步慢行,拍錄市井生態。她年輕,也抓得住自己的定位。

         男孩Simon,稱不上鑰匙兒。久不久拿出與姐姐合照的像片,把玩半天。如今姐姐赴外地升學,保母適時填補了空缺。有回保母屋內找他,爬上小木梯,看見他自顧自,已蓋上棉被睡著了。窗外貼著臉觀望的,正是那寂寞紅氣球。  

另種風采,以攝影機(李屏賓持機)透過玻璃窗,表現幾度空間:

有一場動、靜皆俱備 ﹣Simon在一家店內,面向透明落地窗玩遊戲機。同一個鏡頭,?出現Simon和其他客人,也包括沿窗走的人,與對面的宅廈和路人;有趣的是,這是個兩街夾成斜角的店,所以看得見鄰角的玻璃窗,同樣切進隔街雙向的活動以及房舍。欣賞起來似幻似真,尤其是行人,都飄浮在空氣裡或玻璃內。

第二套難忘的掌鏡戲法,類似早期電影作業 ﹣汽車前進作主體,街景後退作背景。《紅氣球》塑造境界,不同一般:車前玻璃窗大得佔滿銀幕,兩旁路樹影子,由窗之三邊,滑上車頂。棵棵深黑樹木,好比車窗上大筆寫意,雨刷的擺動,添加了超自然的趣味,視覺意象,?渾然天成。

    想沾點中國味的洋電影,有時不中不西。本片倒是華洋並融:木偶戲演出元代傳奇 ﹣《張羽煮海》;片尾曲把蔡琴唱紅的《被遺忘的時光》翻成法文。東風西漸,不經斧鑿,流尚所趨,不算巧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