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体检的利弊

(2014-12-10 04:58:15) 下一个
    这里的一位华裔老人去世了,86岁,肺癌晚期。这好像很平常,86岁也不算遗憾了。不过,从发现到死亡,总共只有2,3周。之前,他还每天步行1,2个小时,大家都觉得他很健康。突然死亡,大家没有预料到。值得讨论的是,他从来不作体检。也许有人认为,如果他早点体检,就可以早点治疗,还可以多活几年。我的看法相反,如果他早发现癌症,也许死得更早,活不到86岁,因为精神压力。即使达到86岁,最后几年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好于现在的状况,因为始终生活在恐惧和忧虑之中。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对,有时候就是要“自欺欺人”。心理安慰就是一种“自欺欺人”。对神经官能症,有时就用这个办法,给病人注射蒸馏水,告诉病人是特效药。人体有些“病”,不治,自己会好,你毫无知觉。我相信这是经常发生的。如果这时去体检,反而有害。有人说,许多病人,不是病死的,是吓死的。现在,发现有病的人比例越来越高,是生活条件恶化了?还是检查手段发达了,检查普遍了?我相信是后者,理由是人的寿命增加了。如果生活条件恶化了,为什么寿命增加了?所以,这种检查的发达和普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难说?难道我不主张体检,治病?我不敢这么说。早发现,也许是好事,也许不是,但我不主张过多去“找病”。也许,有的病需要发现,需要治疗,但也有些情况,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而且,许多检查手段对人体有害,把无病变成有病。正像一本书中讲的,每年单位体检,都能掀起一场“治病”浪潮,因为没有人是没有“毛病”的。按照医生的建议,有的把子宫“挖”出去了,,有的把阑尾“切”下去了,有的把胆囊“摘”除了,被除掉的还有扁桃体、蛀牙……,还有的人,医生告诉她,她身上的痣也应该全部挖光,以防癌变。
    总的感觉是,人类应该把保健,防病放在首位,而不是查病,治病。如果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疾病自然减少,投入医疗的资源也就减少了。一方面,人们在为谋生而挣扎,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在“制造”疾病,另方面,又为医疗投入了许多资源,防病,治病,其实是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听到长寿村的故事,没有很高的收入,但也没有很高的医疗需求。完全是因为没有高的竞争压力,没有高的物质欲望,恬淡豁达的心态,与自然相伴,从而疾病也少了,寿命也长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昧名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对,但是人类社会的“利”字当头,使得健康技术有史以来都是发展得磕磕碰碰。因此没有足够保持健康的钱,就索性用别被吓死的消极办法,少去体检,免得被误导成拿西药当补养品来滥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