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西安而没去网红景点回民街,那一定会错过了不少乐趣,因为那里是西安夜生活最好去处。我在西安四天五夜,去了两次,第一次是晚上,回民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第二次是傍晚,没有晚上那么多人,不用挤来挤去,可以慢慢看,边走边品尝数不尽的美食。
一,回民街位置
回坊风情街也叫回民街,位于西安市中心,旁边就是鼓楼,稍远点是钟楼,在西安城墙内西北区域,主要指西大街以北,北院门以西,红埠街以南,早慈巷以东的区域。回坊目前主要归属于北院门街道办事处下辖的化觉巷、红埠街、学习巷与洒金桥四个社区。回坊内约有各族穆斯林人口近4万人,占到西安穆斯林人口总数的一半。
网络图片
这条街长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
二,回民街的千年历史
这条街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的西安回坊,在唐代是政府机构尚书省的所在地。自唐代开始,就有来自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经丝绸之路陆续来到长安。
五代至北宋年间,回民开始在围绕大学习巷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附近的地区居住。到了明代西安府衙南北门位于鼓楼南北,附近富商云集,逐渐形成以回民为主的经营与生活区域。
在清代干隆时期之前,西安城内有七座清真寺,统辖居住在十三个街坊的坊民,因此西安回族有“七寺十三坊”的说法。其中七寺指化觉巷清真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小学习巷清真营里寺、北广济街清真寺与洒金桥清真古寺;而十三坊的名称因为年代久远,传说与记载并不一致。清同治时期的陕甘回变,西安城内的回族逃过一劫,七寺十三坊的格局得以继续维持。
民国时期,因为依赫瓦尼思想的传播,新建立了洒金桥清真西寺和小学习巷清真中寺,营里寺与大学习巷寺也接受依赫瓦尼的思想。1919年,清真中寺建立。1920年,清真西寺建立。形成回坊九寺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多数清真寺停止了宗教活动,变成了工厂,或被其他单位占用。期间只有回访的清真大寺与建国巷清真寺开放使用,洒金桥清真西寺作为殡仪馆仅供回民丧葬使用。
三,逛街最佳时间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无数的各色招牌象万国旗一样飘在头顶上,各种色彩灯光从不同的角度散下来,各种叫卖声,音乐声,汇成一首市井小夜曲。人声鼎沸的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各种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大小饭馆,并都称是老字号。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熏烤味,糖糕味,羊肉串的膻味,浓郁的孜然味,漂散在整天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老人孩子,年轻人,情侣,无所顾忌,边逛、边吃,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回民街周边有好多古建筑,晚上华灯璀璨,街上人流穿梭,所以晚上逛回民街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西安市的夜景。
这张照片右边的人行路走过去就是回民街。
四,到回民街吃什么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西安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饺子宴,都是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这些都可以在这里吃到。回民街的店铺和小吃品种有多少我没办法知道,只是一走进去,满眼全是吃的。
我们从头到尾地来回走了一圈发现,尽管密密麻麻的摊点一个挨一个,但重复性多,比如卖桂花糕的,几步之外就是另一个摊位,所以归纳总结一下,可以把这些美食归类如下:
1,面食
首选,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酸汤水饺,biannual biannual 面,锅盔等等
2,甜品
桂花糕,甑糕,镜糕,各种糖糕,麻烘糕,芝麻糖,水果球等
3,饮料
酸梅汤,石榴汁,甘蔗汁,西爪汁各种水果汁
4,烧烤
烧羊肉串,羊蹄,海鲜,其它烤串,,
5,干果
各种干果,盐炒核桃,柿饼,狗头大枣,葡萄干,各种果干
6,其它,
这里还有卖手工艺品,服装,皮影,及日杂用品。
五,什么最经典
羊肉泡馍和肉夹馍
羊肉泡馍号称“陕西一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羊肉泡馍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受到来西安的众多国际友人的赞誉。牛羊肉泡馍差不多是公认的西安小吃之最(传播面最广、最具特色)。吃泡馍,西安的老吃客讲究到回民坊上去。有时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一大碗端上来却浓香四溢。
泡馍讲究用手掰,但我们要了现成的直接吃的那种,泡馍有不同档次,价格也不样,最便宜二三十元一碗,精品六七十元一碗,那碗大到比头还大,我们要了最好的那种,还要了肉夹馍,上来时给一小碟甜蒜,这种搭配绝妙,甜蒜的酸甜就着醇香的羊肉,伴着面馍的软糯,再吃一口肉夹馍,喝上一口鲜美的汤,啊,那叫舒服啊(一边写一边咽口水)。
合著馍一起煮的,有筋道的粉丝、新鲜的蒜苗和几大片卤羊肉,羊肉入口鲜嫩酥烂、芳香四溢。据说做肉的店家多在后院土中半埋着十几口水缸,里面是各家密制的调料熬煮出的汤汁。先要把备好的大块生牛羊肉在汤汁中浸泡两天左右入味,然后再捞出置于大铁锅的老汤中,加入十几种香料同煮。等肉煮到六、七成熟时,在同一口锅中加上木架子,肉离汤置于其上,改文火,盖上锅盖蒸一夜,第二天早上蒸好的肉就可拿去做泡馍了。煮肉蒸肉的汁水,勾兑之后,就是煮馍时用的汤底。这样作出的肉,怎会不酥烂鲜香?
煮好的馍端上桌,看不到热气,但碗却摸着烫手。用筷子在一角拨开,热气才携着香气扑面而来。碗的上面浮着一层油,封住了热气香气,这是西安人发明的保温妙法。吃泡馍时不能搅动,要一直沿着碗边用筷子慢慢拨到嘴里,不然汤会泄、热气会跑。真正的吃客,一碗馍吃到最后还是烫嘴的。
肉夹馍可以随时随地买,拿着边走边吃,浓郁的肉香和香甜的面馍一起咀嚼,味蕾的最满足享受。
六,千种美食
西安坊上人擅长小吃制作,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凉皮、米皮、擀面皮、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镜糕、甑糕、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
我试吃了几个甜品
西安镜糕:陕西的传统小吃,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经营镜糕者多系摊担叫卖。清朝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的诗句。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
我看这个好玩,买了一个尝尝,十元一只,两口咽下,一般般了。
酸梅汤:这个说成是西安的小吃应该是有点牵强,不过在回民街里面很多家都有卖的,而且多为店主自己买的梅子直接熬制的。
喝了不同地方的,有的好喝有的难喝,五元一杯,还有甘蔗汁,石榴汁二十元一杯,解渴。
甑糕:又名水晶龙凤糕,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用大、小火蒸熟。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粘甜味美。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这个糕因为一部电视剧而成为“食红”。
桂花糕:那个艳黄色调足了我的胃口,已经吃不下了,但还是买了一块,有点戚风蛋糕的口感,淡淡的香味,其它没什么特别的。
甜品是我的最爱,我差不多试了这条街上的所有“糕”类,如桂花糕5元一小块,甑糕5元一小盒,可能吃的花样太多了,我忘了它们都是什么味了。
七,万种风情
在这条街上,你会遇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美食让人类有了共同的语言,我们走在一个干果店的门前,一台不停转动的机器里翻滚着核桃,滩主介绍说这是椒盐核桃非常好吃,我偿了一个,眼前一亮,就它了,买了一斤。又看到旁边的诱人的柿饼子,来一盒。旁边的小店里还有玫瑰酱桂花酱等,上好的葡萄干等等。
有些店铺卖小布艺,草鞋,手工烟,小玩意儿,工艺品,日常用品,等等,到这里觉得眼睛不够用,怪自己胃口太小。
总结
回民街里的各种招牌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第一次去是晚上,白天去华清池和兵马俑一整天,晚上到了回民街,直接走进最近的一家饭店叫老孙家泡馍,要了羊肉泡馍,肉夹馍和烤羊肉串。吃饱了有劲儿了又往街里走,结果发现到处是老孙家泡馍的招牌,我问一门口的小伙子:这么多老孙家泡馍,哪家是正宗的?,小伙斜眼看看我:都是正宗的。我无语,安静离开。然后想到这个民族的优秀品德:不互相拆台。
其实,回民街内的小吃在西安任何地方都可以品尝到,我住的宾馆,中歺厅的早餐全部是西安小吃。然而,你如果想去体验一下西安的特有的一道网红风景,那千万别错过了回民街,那里真是:千种美食,万种风情。还有,要练会写这个字哟。
(买的核桃和柿饼吃了好长时间,回民街的味道被带回了家)。
两次回民街游拍了短视频和照片做了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