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主要讲述了当悲剧发生后,学校是如何应对的。不少朋友看后发表了感想,也提出了问题。在这里我想分享一点个人的想法。
首先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的越来越多?
晓青问是不是我们现在的食物有问题。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跟社会发展有关。信息交流的畅通,使我们更容易知道这类事情的发生。而医学的发展,使得抑郁症更容易被诊断。就像过去有人因为癌症去世,但因为医学不够发达,被当成别的疾病。抑郁症其实也一样。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使得现在青少年在感情,心理和思维上远比我们当初复杂,对个人的认知也更重视更深刻。试想我们当初,谁有这么大的升学就业压力?哪个父母对孩子有这样大的期望值?虽然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我们放学后跳绳打沙包,过着单纯快乐的生活。我中学的一个学霸,北大的子弟,后来自己也上了北大,最近才听他说起,那时他一考不好,回家就挨打,当时也没觉得多悲惨,好像天经地义。要换到现在,孩子绝对受不了。
孩子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他们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和朋友交流的,以及个人经历有关。我注意到一些西方读物,有些甚至作为孩子的中学读本,过分描写心理纠结变态,我个人认为有时对孩子可能有不好影响。对于天真单纯的孩子,理解不了倒也罢了;对于那些本来就迷惘纠结的孩子,可能更容易误入歧途。有些东西本来是潜意识,如果不刺激,就不会显现;或者待孩子过了青春期,心智更加成熟稳定后,再接触这些读物,会更好些。
当然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专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
怎样才能帮助避免或减少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和父母的沟通。
第一,一定要保持交流顺畅。有的朋友跟我说,青春期的孩子真难管。我想说,等孩子到青春期再管,就太晚了。我一直以为,孩子应该在小学四年级前后教导好,最晚六年级。那个时候他们的价值观还在逐步形成,没有强烈的个人意志,接受能力很强。父母应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人生经验,良好的生活习惯,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这里的中学生讲究独立思考,个人意志,但你会发现,如果有了小时候的引导,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和父母的非常接近,这样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的摩擦就会减少很多。孩子升入中学后,父母的主要责任是“Listen”,倾听和理解,而不是管教。青春期的孩子只有觉得自己被尊重了,才会愿意和你说话。当孩子的想法和苦恼可以倾诉时,他的感情和压力就会有渠道释放。
第二,了解你的孩子。其实这是基于第一点的。什么是他最喜欢做的?什么最让他苦恼?他有哪几个好朋友?在儿子学校的家长会上,当校长说到让每一个孩子写下紧急情况时,除了父母,希望联系的人名时,有家长问,这个名字可不可以和父母分享。校长说,你应该去问你的孩子。如果父母连这个名字都想不到,只能说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充分。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发现和援手,而不会留下遗憾。
第三,降低期望值。当遗憾发生后,每个人都意识到,和孩子的健康快乐相比,其他的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但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为什么悲剧往往发生在一些看起来表现出色的孩子身上?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太懂事,他们知道父母的期望,也许他们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要求,但他们太累太辛苦了,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说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在金字塔顶尖的人没有几个,但每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都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分享一下我和孩子们的谈话。
家长会上,有家长提醒,青春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很独立能干,不愿意显示软弱的一面,所以当悲剧发生后,父母和他们谈话时,他们总说,“No Worry”。但父母心里应该明白, 这段时间还是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变化,多和他们交流,特别是那些和出事孩子关系密切的。
心理辅导员说,在某一阶段,要有个“Closure”。但有时“Closure”不能太早,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在心理上过度。
因为老公在家长联谊会工作,我们在春假期间就得知了此事,所以儿子上学后听到通知并没有特别地震惊。由于儿子并不认识这个孩子,所以情感上的冲击也相应小很多。后来我们去开家长会,回来后也和孩子们有所沟通。
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找一个机会和孩子们好好谈谈,作为一个“Closure”。所以一天晚饭后,我们全家坐在了一起。
首先我问孩子们在学校是不是很开心,有没有朋友。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其实这些我也了解。
然后我告诉他们,爸爸和妈妈非常爱他们。(有些话要直说出来,不要以为孩子都知道,就不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他们最坚定的支持者。不管做了怎样的错事,受了怎样的委屈,我们都愿意倾听,会尽力帮助他们。他们的健康和快乐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告诉他们,人生总是有高峰和低谷,人的情绪也会有高涨和低落,都是自然现象,自己要意识到这些,并且相信任何的低潮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过去了,就是另一重天地。孩子们渐渐大了,对这些有一定的了解应该是有益的。曾经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自己意识到得了抑郁症,及时告诉家长,请心理专家治疗,使得病况得以控制。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能够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