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的嗥叫

土狼游走四方,现今在美国乡村自我放逐。喜欢边走边写边拍。 爱美人爱山爱水爱人间情愁最爱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川东一年

(2015-02-12 02:30:09) 下一个
    去年的二月我回国来到川东小镇工作,转眼一年时光过去了。 总觉得该写几句什么的。

    对我而言,能够有机会回到自己生长的中国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去做一些事儿,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很多年的梦想。 而在2014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我历尽周折到这个项目上报到,那份快乐是可想而知的。

    自2001年开始,我算是很频繁回国探亲或是出差。仅仅飞美联航已经累计100万英里了,薪水一大部分都赞助航空公司! 但每次都蜻蜓点水如雾里看花,我身在其中,又不在画里。很快我意识到,住在星级酒店看中国的视角是有偏差的。我希望能够近距离生活在人群中间,和他们一样挤地铁,买菜,听他们谈论的日常话题,网络流行语。但这是一个梦想,不难实现但又不现实(因为职业,生活,家庭)。事实上,我除了在一家美国小公司任职, 于2005年至2006年回来北京八个月以外,回国生活一段时间的梦想一直求之不得。

    踏上这次轮班外派的首次行程,我的心绪荡漾不息。来川东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

    位于大巴山区延绵几百里山丘之中的项目,是要过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村又一村,飞机换火车,火车转汽车才能到达之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到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慵懒婉约的四川蜀地。无论从民风习俗方言文化哪个角度,都更是自己的巴国风,实在要比较的话,和重庆更接近一些吧。在历史上,剽悍的民风和贫瘠的生存条件让这里走出了许多将军,从汉代的樊哙,到近代的刘伯承,张爱萍。。。自古都是穷则思变,官逼民反。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这话太准了,我思量的我所求的,上帝真的给了我,一下子把我投射到这个新的环境。不仅出入成都可以假道探望父母,而且让我生活在这个小镇上,工作在这个小镇上。的确,28/28的轮班让我一半时间远离妻子孩子,但比起项目上其他承包商动辄做八周休两周甚至更差的安排,我还有什么可以不满足的?

    比起我去过近三年的哈萨克斯坦Tengiz项目,这里就是天堂。气候,饮食,语言,文化,一切的一切,中国是这么的吸引人。听着熟悉的方言,而且对于我这个几乎懂的全部方言的人而已,是那样的打开宝库般异样狂喜。

    巴国之地的文化还算保留的相当完整,拜交通不便所赐。但这片没有被现代文明开垦的处女地已经松动了,被无情地剥去裹在身上的红线衣。这里的儿童在会说好普通话前都主动热情地用英语对外来者招呼着:“Hello”小镇上洋面孔已经被当地人接受。小镇中心有一条步行街,也就100米长吧,总是充满着叫卖声,音乐声,和广场舞的中年女人。不少外国同事看着这一幕也常常反思:我们物质上拥有很多,但失去了这样的欢乐和家庭的氛围。
    这里的人是自信的,文化是包容的,百姓是善良的。他们接触着欢迎着镇上外来的人群,巴国文化不怕被同化。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筑构高墙,阻隔交流。
    
    平时镇上年轻人明显少于老人和孩子,因为不少人去大城市打工,为了赚钱养家和更好的机会。听说有些人一年就春节回家,由此也带来许多社会和家庭问题, 这在今天的社会里相当普遍。 

    小镇上婚丧嫁娶都是隆重的仪式,很快习惯了当地居民沿街摆的流水席和凌晨出殡的鞭炮声。不少人觉得凌晨的鞭炮是陋习,但我想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吧。 毕竟这一切习俗比我们任何一个外来人久远得多。

    讨厌虚的东西,在这里做事,能够做一点技术上的事,哪怕再小,也认真地做好。 能够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做一点实事,心里多一些平安。 事总需要人来做的,话由别人去说吧。

    在一年的时间,有幸认识许多新的同事,操着各国语言,各地方言,在工作之余可以爬山,外出就餐,摄影,健身,打球。。。也许我还可以收获一份珍贵友情。

    短短的一年过去了,我也不知道还能够在这个项目上停留多久。就像我写过的现代的麦客文章里说的,我知道,我像麦客一样,会去寻找下一片成熟的麦地,在金色海岸那边。

 

 

土狼 2015-02-10 写于Virginia, US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