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廣東人都知道,以廣東新會所產為佳。
許是加工程序皆在鄉間完成之故,長在城市的我,幼時竟不識陳皮何物。90年代初在香港,見生果檔老人家處理一大筐青綠顔色嬰兒拳頭大小的柑橘,在橘子表面用刀片輕輕割開三道,便將薄薄的橘皮剝開,取出果肉。果肉很便宜,十元八塊便得一大包,我說,酸酸的,有什麽好吃?!
隔不多時,街市裏幾乎每一果檔都高高掛起阿婆阿伯剝下來的橘子皮,一串一串,層層叠叠,密密麻麻。遇有幾個檔口相連的,橘皮陣更蔚爲壯觀,像是他們的天花板了。想來每天在這天花板下工作也不錯,看著橘皮從青綠到萎黃,從萎黃到深褐,從深褐到黑亮,當那些原本清新帶點甜酸的味道漸漸變得醇厚幽香,回頭望,日子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喜歡以陳皮入饌,貪其一道幽香,令湯水平添順喉,尤其是鮮陳腎南北杏西洋菜湯,少了這一角陳皮,硬就是失魂落魄,而酒樓宴後的一道陳皮紅豆沙,也是我的首選。
多年前食家唯靈於其專欄中,曾教授一味“十香醬”蒸排骨(“十香醬”是我自己改的名)。醬料的材料有陳皮(熱水泡軟),豆豉,蒜頭,指天椒,削片糖,料酒,生粉,麻油,生油…還有一種是什麽,打死也想不起來了(好像是胡椒粉,不確定)。將所有材料剁碎混合,熱鍋生油將之爆香,然後用來蒸排骨。試過,味道悠遠醇香,層次豐滿得難以形容。這個十香醬,莫說蒸排骨,相信蒸白鱔蒸雞什麽的也萬用百搭,會出彩。
陳皮是恩物,年久價高,傳説中的天價綠豆沙,要命的就是那一角咸豐年的陳皮。近日小群送我媽媽93年陳皮一包,我一再囑咐媽媽將它們供奉起來,每日洗手參拜,說不好哪天一不小心,發達就靠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