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樂園

“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
正文

终极版:“知心姐姐”和头啖“心灵鸡汤”

(2018-07-24 13:42:17) 下一个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步,各行各业日新月异,处处生机,带动了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又延伸到各种各样的才子佳人纷纷登场:武侠小说的,言情系列的,长篇连续的,名笔专栏的,一时成为世界华文中心,风头无两,史上无双。

“知心姐姐”在报章专栏上连篇累牍,成了家庭主妇,职业丽人,青年女学生,至毛头小伙子,每日需知的话题:职业,家庭,爱情,婚姻乃至闺蜜友谊。赞美信,求助信,交流信,甚至求爱信,纷至沓来。

“知心姐姐”会归类,再分別在报章专栏上细细回答读者问题或专题另议;甚至用娟秀字体,逐一回覆。读者群,笔友群,日渐扩大,社会影响空前。

“知心姐姐”每天依时上下班,依时回家吃饭,依旧聆听家人议论当日“知心姐姐”最新,最快,最可信的消息 一一 文笔的风彩,话题的暖心,再到对“知心姐姐”本人的推测,坊间不可信的绯闻。。。“知心姐姐”从不打断话题。

那时候港岛有句行内话:你想一个人破产跳楼大出血,叫佢去办集志,出报纸。

一个香港岛,那区区五百万人口小地方,竟然养着全球百分之九十,即有百十来个调米师 一一 专门靠吃米饭,再调剂各类大米,混合成一个商业品牌的职业。就这么个小港小岛,它的米店旌旗招展,星罗棋布,生意兴隆;它“出产”的品牌大米,几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一个香港岛,大街小巷,卖报纸杂志的摊档,比米舖还要多;报章,杂志,声色犬马,货品齐全,包装精美,价钱实惠。师奶,太太,大小姐,小同学,写字楼 Miss 或 Madame 依时依候而来,夹着一份“知心姐姐”,心满意足地离去。

竞争,饱和,合并,收购,倒闭,跑路,跳楼。。。经济大循环,个人大悲欢,人间大离合,社会大进步。香港成了“四小龙”!

“知心姐姐”应运而来且一笔独秀,读者乐于受用更如痴如醉。月亮依偎狮子山头,情侣流涟维港岸边 一一 风景如画,只因“姐姐”添色彩!

盛名之下,“知心姐姐”不改容装清雅,上班下班,风雨无阻。

报纸销量大增而供不应求,生产和需求脱节,设备和技术脱节,成本和利润脱节,于是人去人留。。。正值时势造化,名星露点爱绯闻,狗仔无忌穷追踪。全民热议,一幢幢高楼大厦成了一座座“沸腾的群山”。

终于到了这一天,“知心姐姐”要下岗了。读者群当然不允许,但纵使一千个抗议,一万份《请愿》,行吗?

这是一个欢送会,又是一个见面会,更是一个追思会。。。

拥挤的巴士上走下来一位市民:身穿短衭及膝,蒸烫工整;一双洁白如雪的纯羊毛长袜子套在一对 Clarks 内,显得高雅,迷人。一把黑色长伞,伞头露出六英吋枣红木质柄尖,一的一的地走进会场,走上讲台。没有人在意这个人,没有人把目光停留在那双英国名鞋,那把意大利洋伞上。

“大家好,”这人说话了。于是,百十来人的会场稍稍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聚集在这个人的身上 一一 中年,微胖,小秃顶,一副圆圆金丝眼镜掛在扁扁鼻梁上,上衣左口袋别着一支 PARKER,左手上戴着一只“梅花牌”手表。大家正要欢叫“知心姐姐快出来”的时候,这人清了清喉咙,对着咪头,右手轻掩樱桃小嘴上的标致八字胡,迟疑了一下,腼腆地说:

“我就是‘知心姐姐’。”

 

后记:

作为一个非港岛人,老燕写这篇博文,凭借记忆把八十年代末多伦多中文报章专栏上的一篇香港怀旧趣事其中一小段传说作素材写成;又因偶尔读到当下“心灵鸡汤”而回想起“知心姐姐”趣事,有感而发。

老广爱喝汤。煲好汤后,品尝第一口,或喝头一碗,叫“头啖汤”,意即最鲜美,最能留下记忆的汤。“知心姐姐”的“心灵鸡汤”,尽管从此不再,但那一代读者或经历者,留下了回忆。一个都市,有这种温馨回忆,这样的人文价值,是日久弥新(鲜)的“心灵鸡汤”。

老燕谨向过去,现在,将来“知心姐姐”致敬;心灵鸡汤,请勿加水,更勿加税!

Enjoy!

 

附故事原素材:

“知心姐姐”,大肚腩肥佬,秃顶,四眼,妻女毫不知情,被一痴男跟踪发现其真面目,从此辍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