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樂一樂,笑一笑:
這是 My Master 喜愛的圖。 說:“搬泥不用力,澆水不濕腳”。哈!
楊之光 中國畫 《好玩》
===============================================
本篇是節瓜故事的第三篇,圖文分享盤栽節瓜的樂趣。至於地栽或盤栽,如何因地制宜,及各自利弊,不在本篇議題。
圖16: 5月底(加拿大維多利亞節,長周末)或6月初無霜期後,秧苗下地下盤,攝於6月底。
圖17: 圖16盤泥面部,早晚澆水後,可因應天氣及生長狀態,把小盤灌滿肥泥水,漫漫下滲。
圖17a: 圖16盤栽毛瓜,23及12磅毛瓜共兩個,攝於8月中旬,成園中一道亮麗風景。
圖17b: 另一盤長出來的,同圖01母瓜:我不醜,因為我的媽媽很美!
圖18-20: 羊混合泥。
圖21: 雞糞粒。
圖22: 圖17,秋後清理盤栽毛瓜,可見其根部生長情形 --
泥上枝節有多長,泥下根莖就有多長。
圖23: 適時剪去部分枝葉。
圖24: 漚肥: 剪掉瓜,豆,茄等枝葉。
草碎等不可用。圖左下角小瓶積肥水。套上黑色膠袋,熱殺飛蟲。
圖25: 調肥: 圖左到右 -- 雞糞粒,勺,桶,圖24小瓶。
圖26: 追加肥視乎植物生長期和天氣。盆中央是稀釋了的雞糞。
圖27: 2011年用在圖01毛瓜生長地裏,泥直接追加地面 -- 這是最好的混合泥: 1.7, 1, 1。
圖28: 另類盆,
請讀讀 “Customer reviews”,見: http://www.walmart.com/ip/Homz-17-Gallon-Rope-Handled-Tub-Set-of-12/21690863
圖29: 網絡圖片: 豐子愷畫筆下的人間情味。
圖30: 3,6,9盤栽擺成一“景”。
圖31: 盤栽成“景”。
圖32: 盤栽成“景”。
圖33: “小路” --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向迷霧的遠方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啊跟著我的愛人上戰場。。。“
圖34: 預留空位。
圖35: 圖34長豆角,
絲網防田鼠。
盤栽的要點如下,供參考。
一: 3,6,9盤栽擺成一“景”(見圖30-32),使每盆植物在生長開花結果過程中,彼此相互襯托,相互保護,並相映成趣。數字與“風水”,美觀有關嗎?
二: 每一“景”邊,要留有走道,即如靠近木柵,至少留24英寸寬為“小路”,便於對植物的管理,同時還利於通風透氣(見圖33)。另外,哪種植物放前,哪盤放後(或左右),視乎陽光走向,風向,植物成熟後的高度(爬藤豆對比甜椒),葉片的密度和寬度(茄子葉肥大對比辣椒小而密),觀賞與偏愛(毛瓜和天鵝葫蘆瓜),該類植物是否需要較多照顧(帶刺兒黃瓜綁枝,毛瓜因果實少而需剪枝節等),以及同類瓜/豆是否放一起,或某個“主題”突出某類植物,苦瓜盡量離大夥兒遠點,辣椒放在各“景”角驅蟲,四季豆多窩甲殼蟲,豆類喜雞糞而引蒼蠅。。。林總說了,“都得考慮進去”。
三: 盤栽的重點是調泥,難點是澆水施追加肥。澆水切記不要澆到葉片或花蕾上。
每盤的泥可調成3-4層,即上,底兩層(第1和第4層)用 Top Soil ,或去年地或盤裏的泥(帶有去年植物未腐爛掉的碎根,或秋冬積累的茶葉渣,雞蛋殼等),第2層是 Top Soil 混合約1勺(勺見圖24)雞糞粒,第3層是羊糞合成肥泥。簡單的作法也可以把 Top Soil 混和合成肥泥裝一盤,兩者的比例大約是4:1。
合成肥泥的3個比例指數多是0.5,0.5,0.5,也有0.3,0.3,0.3;最好的是1,1,1.7,但生產商不再出這比例的產品了。有趣的是,打開泥袋時,會發現有幾顆小草芽芽在0.3,0.3,0.3比例的合成肥泥裏,卻從未有出現過在同一品牌的0.5,0.5,0.5袋中。能否說明幼苗能在0.3,0.3,0.3泥中生長,而可能被0.5,0.5,0.5的泥燒芽燒根?
在植物下盤時,每盤泥應留有2寸以上的空間以便日後不斷地添加合成肥泥,並在中間留空位(見圖34和圖35種了3棵長豆角)。有可能的話,應保留泥土上3到10寸間小葉數片,以便觀察肥水是否過量,即葉子變黃,卷縮等,同時葉片還能隔擋日曬表層泥土至加速幹裂。每盤植1棵(18寸大盤可植2-3棵豆)時,比較地種,如肥水過多,更容易出現葉黃,花蕾掉落。。。。為防止植物根部延伸到草地泥土裏,盤要用磚/木墊高,或用空泥袋墊底。
盤的大小高矮,不好用定時控制噴灑器。太陽直射管子,剛噴出來的水能把秧苗燙傷。早晚澆水量以盤底見到有水滲出為準。
如圖17所示,6寸小盤裝肥泥水,慢慢滲。每2-3天挪位,換肥泥。留意不讓小根鉆到小盤裏。
謝謝!
待續,請看下一篇《四: 剪枝,節,葉和人工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