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2 (1)
2018 (47)
2019 (87)
2020 (82)
2021 (120)
2022 (144)
2023 (114)
这几天大家蠢蠢欲动,想来个R2R,或者R3。我想就我的唯一一次穿越和大家切磋一下。
不容易!简单说,最好是有一定跑步,跑山,爬山的经历和能力。然后训练一段时间,做好准备。大峡谷北缘叫North Kaibab (NK),南缘有两个点,光明天使,Bright Angel(BA)靠近公园西侧,而东面的South Kaibab是我的起点和终点。到South Kaibab(SK)要坐巴士去。早上4点开始,每30分钟一班。七七八八,大约5点前就可以出发了。
大峡谷穿越,有Hiking 和 Running 两种。Hiking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按走的。所以背包很大,负担重。如果是Running ,比较“节省”时间,也不必带很多东西,轻装上阵。就是要训练,有比较强的跑山越野基础,没有充分的准备一般不建议。
北缘高,荒凉,到那儿车要开很远。南缘低,是大本营,很多公园。但南缘有两条线。长边在西侧爬升低,平缓,到公园里,一路有水。短边(South Kaibab)稍高一些,比较短,没水。从平面是看,路线是个“倒Y形”。所以,R2R有好几种。
1A. 最轻松的,是从高的北缘(North Kaibab)出发,下坡,然后从有水的长坡上去(Bright Angel),爬升少。
1B. 北缘(North Kaibab)出发,下坡,往SK爬,路程短些,但爬升略高。
(以上两种,要从北缘出发,所以怎么去,住哪儿,那就比较费周折)
2A. 和1A相反,BA下去,爬到NK。
2B,和1B相反,SK下去,爬到NK。
3A. BA出发,下到科罗拉多河,不爬北缘,就直接爬回SK。
3B。 SK出发,下到科罗拉多河,不爬北缘,就直接爬回BA。阿唐刚刚玩过,花了9小时。
R2R最大的问题,是交通。除了3A,3B这两种不到北缘的(不算真正穿越),都要想办法去北缘。于是,比较方便的,就是从南缘出发再回到南缘。那么,一个往返(南-北-南),或者一个来回(北-南-北),也就是R2R2R,或者写作R3,那就最方便了。问题是,R3至少要42英里(68公里),那是妥妥的一个超马。别忘了,这不是平路,爬升要10500尺。沿途很险峻,难过一般的越野超马。
而大峡谷穿越,最难的地方,不是酷热,不是悬崖,不是响尾蛇,而是“反向爬山”。普通爬山越野超马,虽然是奔跑,但前半部分是爬山,比如Pikes Peak Marathon,到达山顶后,你就一直下山,总能完成。大峡谷本身就是先下去,似乎轻松。等到你差不多耗竭之后,下面不是轻松了,而是你要往上爬。于是,一个最小的同侧下上,也是18英里,而穿越是21英里。看着比马拉松的26.22英里少,但这么大的爬升,这算成GAP,大约要加倍。那同侧就相当于36英里,超过一个马拉松);穿越是42英里,超过一个31英里的超马。而R3的42英里变成了84英里。好么,你要是没训练到位,那还是Hiking吧。慢慢来。
我自认为是有训练的,所以跑了一个R3,从SK下山,到NK,再原路返回到SK。我做好了跑不了就走的思想准备。但装备上,基本还是超马,轻装上阵,带了食物,水,和过滤器。因为为了简单,当天来回,属于Unsupported。时间是前年的10月下旬,避免了最炎热的季节。最后时间是12小时52分钟。这个结果摆不上台面,和那些大神有很大的距离。但我自己很满意,因为属于Running,不是Hiking。这个路线是最短的R3,记录是 Jim Walmsley,5小时55分20秒,他属于有协助。无协助的Lars记录是6:38:42。女子的记录分别是7:25:58 和8:06:41 。顺便说一下,大峡谷“双对穿”R5的自助记录是猛子哥,赵猛,21小时34分钟39秒。
因为出发前不知道到底会经历什么,会有什么意外和结果,我采用了最早第一时间出发。坐的是第一班巴士到South Kaibab,不到5点就出发了。于是头灯和反光背心装备齐全。虽然最早,但还是非常拥挤。好在,大部分人是嗨客。跑步的几乎看不到。我也是规划了很久,到最后全部落空,没有人和我一起跑。我是独行侠。在深不可测的大峡谷,我是捏着胆子下山的。我采用了轻松跑,因为我知道这会是一个漫长的一天,也许两天?
天气非常寒冷,大约是25度,一直到我下到大峡谷的底部,全程黑夜。等过了科罗拉多河,开始往北缓慢爬升时,才看到了壮丽的日出。那种感受,是终生难忘的,大峡谷的日出,有几个人能享受。心里想起了格罗菲的交响组曲。但是,我不能停留,我有很长的路要跑,下面要爬一个14英里长的大山,接近6000尺。
一开始,还是慢慢跑的,坡度不算大,我知道,我要节省体力。这个时候,到北缘,虽然偶尔遇到人,路程并不拥挤。前面的5英里,一直可以慢跑上山。但后来来了感觉,我开始大步地走了。这时,人还很有精神,遇到陡的走,平缓的地方,就慢慢跑。可以说,北缘的景色和南缘不同,更多是树林,我心里盘算着,我需要留足最后爬回SK的力气。目标是天黑之前。上北缘的坡度,是反复迂回,越来越陡,走不完的“之”字。这个力度安排,是争取3个半小时到顶。但我有点偏乐观了。到达山顶时已经过了10点半。
我在山顶停留了不到5分钟。我知道我的时间来得及,但没有一分钟的奢华。我必须下去。接下来的14英里,是最舒服的巡航。长达14英里的下山,又是刚刚跑过的路线,我要做的,是以轻松的姿势,快速下山,绝不努力。越往下跑,也越来越热,越来越渴。幸亏是10月,不然这个峡谷会很严苛。不到下午1点,我凯旋似的看到了大桥。现在离开日落还有4个多小时。我只有7英里。我很喜悦,天黑之前搞定了。虽然还有接近5000尺的爬升,那有怎样?7英里,平时只要跑1小时,爬升大,就算2小时?就算3小时吧,耶。。。。
可是,在短暂停留之后,开始往上跑的时候,我突然崩了。长距离的下山奔跑,大腿小腿,哪儿都不听使唤了。我只好走。行,那我就走。但一旦垮下来,就再也动弹不得。兵败如山倒,就是说这个的。我找个路边,坐了一会儿,喘气,突然有呕吐的感觉。想知道到底是哪个部位受伤了?想想也不是。我知道,是体力不够了。我不敢多停留,要是倒下就很难再起来。从背上拉出了手杖,我前面一直没有用。真正的考验开始了。这时路上一直有人,我倒不怎么害怕。7英里,得上去。我再也没有能力奔跑,改成Hiking。我不愿意,也没办法。我可以说,最后的7英里的难度,和前面的35英里的距离是一样的。就这么走一段,歇息一段,盘算着日落的时间。最后未能达到目标,无奈地又拿出头灯,穿上我的鸟家薄夹克。我唯一的期望,是安全到顶。
看着太阳落下山去了。。。。
要是下次再去,我想第一前面还要再慢一些。最后的7英里,花了我接近5个小时。有点后悔,也没怎么想到这个速度。要不是心中一直期望在日落前结束,我也许会更慢。日落,给我下了死命令,也是我求生的希望。或许,我还要再多练习。我曾经对落花和b姐说,有个迷信峰,上山3英里,爬升2200尺左右。现在想起来,那是很不错的R2,R3训练。爬一次叫1达,那R3差不多是迷信峰6达。我们不需要练6达,但是多练几个4达还是要的。第二就是气候。R2,R3,无论是Hiking 还是Running,是可以模拟的。但是训练靠市区近,不行随时下来。到了大峡谷,就是真上战场了。我也是初生牛牝,想想后怕,以后决不敢再独行。
自己喜欢逛mall.